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移山填海 战火纷飞中修筑海堤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4月28日03:19 东南早报

  早报记者林泽贵实习记者丰晓飞文/图(翻拍)

  这是一条已经逐渐淡出人们视线的花岗岩石砌海堤。每天从海堤旁经过的人很多,却少有人会注意到它的存在,谈论它的人就更少了。

  然而,这不是一条普通的海堤。

  它的修建在当年是一项牵动中南海的工程,凝聚着陈嘉庚、陈毅、叶飞等领导人及许多建设者的心血。

  它是我国第一条跨海长堤,是我国人民移山填海、改造自然伟大力量的象征。它的建成,在厦门建设史上树起了一座巍巍丰碑,也创造了世界海堤建设的历史奇迹。

  它就是厦门海堤,全长2212米。因为连接着高崎和集美,多数厦门人习惯称之为“高集海堤”。

  厦门海堤工程建设从1953年6月一直准备到年底,直到1954年1月才开始全面施工,工人一下增至1万人。海堤施工还采纳了总参谋长粟裕和陈嘉庚的主张,在海堤的深水处留一条航道,解决了建堤后船只通航问题。

  厦门海堤可以说是在战火中移山填海筑成的。当时,厦门前线和国民党军占据的大、小金门一直处于对峙状态。金门蒋军炮火占优势,厦门全岛包括鼓浪屿完全在其炮火控制之下。国民党还不断以海军袭扰福建前线沿海地区,封锁厦门港、福州马尾港,以空军空袭厦门、福州。

  1950年至1954年间,厦门军民经常遭受蒋军炮击和飞机轰炸,有时一个白天空袭高达100多架次,一个夜里空袭最多20次。

  在国民党飞机、大炮的轮番袭扰下,海堤工地经常硝烟弥漫。装载条石的船只不时中弹起火,建堤干部和工人常有伤亡。“当时,龙溪地区的一只援建船只,在海面上被敌机炸沉,一次伤亡就有76人之多!”刘维灿对当时的情形还记忆犹新。

  身处险境,但工地人员丝毫没有畏缩。在军民的配合下,厦门海堤的建设者抢时间建设,为提前通车开展突击竞赛运动。1955年10月1日,厦门海堤工程全面完工,全长2212米,高约20米,顶宽19米,动用花岗岩石料约75万立方米。从正式动工兴建到基本建成,厦门海堤前后仅花了2年又3个月的时间。当天,朱德委员长为厦门海堤工程的建成题写“移山填海”四个大字。为了纪念厦门海堤建设和朱德委员长题词,福建省委、省政府当年又修建了海堤纪念碑。1955年10月,为了备战需要,确保鹰厦铁路早日通车,经铁道部批准,集美海堤(杏林—集美)正式开工,并于1957年2月全面竣工。集美海堤全长2820米,与厦门海堤合在一起,被称为“十里长堤”。两条海堤的工程建设,最终节约了400多万元。这笔款项后来被用于发展厦门工业建设,新建和扩建了8家国有企业,为厦门腾飞奠定了基础。

  厦门海堤是中国跨海修堤的首创之举,也是福建人民移山填海、改造自然伟大力量的象征!它的建成,不仅从根本上改变了厦门孤岛交通阻隔的状况,适应了海防斗争的需要,而且大大促进了厦门经济的发展。数千群众的失业问题,也因海堤的修建而得到缓解。

  镜头一土办法破解技术难题

  修建厦门海堤时,遇到了两大技术难题。第一是海堤护坡的承受力问题。厦门海峡风大浪急,遇上台风季节,海潮的冲击力就更大了。

  据国外资料记载,堤基两边的护坡用两立方米大的石块来砌,才能抗击强大的海潮冲力。可是两立方米的石头有几吨重,当时没有起重机、大卡车等大型设备,单靠手工搬动完全是不可能的。当时的省水利局副总工程师、海堤工程指挥部总工程师殷孝友,同技术人员、民工们一起研究,创造出一种“条石砌坡”的方法。“条石砌坡”,就是把一定规格的条石,像一束筷子一样插在一起,增加它的承受力。用这个方法,只要让打石工人把石料打成条石,重量不超过半吨就可以。这样,在没有大型机械设备的条件下,不仅砌出了高质量的海堤,还节约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为以后类似的工程创造了先例。

  第二个技术难题是堵口问题。海堤施工到堵口段,堤身两边出现较大的水位差,水流速度高达每秒七八米,再用停船抛石的办法来堵口就行不通了。专家和工人们开动脑筋,想出一个“行船抛笼”法。他们用竹笼装上石头,然后把竹笼捆起来,吊在船舷两边的小木柱上。船驶到堵口处,拉开绳子的活结,竹笼脱离小木柱滚入海里。这个方法果然非常成功。

  陈嘉庚远见被苏联专家否决25米堤宽被减少到19米

  根据初步方案,堤面宽度设计为21米。陈嘉庚看完图纸后提了两条意见:一是堤宽21米,实际使用宽度只有16.5米,太窄了,建议加宽至25米,因为将来铁路要从堤上经过,还要搞双轨的,铁路、公路应各拓宽2米;二是在厦门一侧,铁路与公路要搞立体交叉。厦门是个港口,将来的吞吐量必定很大,要从长远看厦门经济发展的形势。

  可是,陈嘉庚这两点极富远见的建议,却被当时中央请来常驻厦门指导海堤工作建设的苏联专家沙士可夫给否决了。他甚至还认为原先设计的21米已经太宽了,坚持改为19米,“去了胸墙和人行道,余下14.5米,公路、铁路各7米,按设计规模足够了”。至于“立交”设计,他认为只有每天通过2000辆车的地方才有必要搞“立交”,而当时厦门军民拥有各种车辆不过几百辆,为什么要搞“立交”呢?

  当时,张维兹带着这些意见,同海堤设计组的专家到福州向省委领导请示裁决。不巧,叶飞和梁灵光都到北京去了。在家主持工作的曾镜冰、刘培善考虑到省里财力不足,决定按苏联专家的意见办。由于陈嘉庚两条意见均未被采纳,张维兹也未再向他汇报。等海堤建成了,陈嘉庚知道堤宽是19米后十分生气,一再批评大家太没有远见。原海堤政治部保卫科干事吴嘉骅说,实际上整条海堤共花了940万元,如采纳陈嘉庚的意见,只需多开支250万元,中央拨的专款已经足够了,也不至于造成今天要再拓宽或架高一层公路桥都极为困难的局面。

  镜头二烽火中勇救战友

  1955年1月19日下午(农历十二月二十六日),100多名海堤男女民工登上“颖海轮”汽船,船后还拖带一只载有36人的帆船,准备回内陆家乡过年。

  当船航行到九龙江口时,先后有8架国民党飞机突然临空盘旋、俯冲、扫射,接着狂轰滥炸。顿时,汽船发动机被炸毁,轮机员牺牲了,鲜血染红了海面,死伤人员不断增多,气船倾斜,触礁半沉了。此时,“颖海轮”与后面用缆绳拖着的帆船相距仅十多米,随时有拖沉帆船的危险。敌机可能很快返回继续轰炸,帆船上几十人的生命也危在旦夕。

  这时,年仅21岁的水手曾亚碰坚决果断地抓起船上备用的斧头,奋力砍断缆绳。帆船像脱缰之马,摆脱即将沉没的“颖海轮”的拖累。亚碰用全身力气拉满帆,顺着潮流往附近陆地冲去。

  果然,敌机又飞回骚扰,独胆英雄曾亚碰掌稳舵与敌机周旋。敌机的扫射把帆船射穿一个个洞,曾亚碰镇定沉着地快速驶进,避过敌机一颗在逼近海面爆炸的炸弹,避过了敌机的疯狂扫射。半个多小时后,船凭借着破帆和风力,渐渐靠近海滩,36人毫无损伤地赶紧下船登陆向四处疏散躲避,曾亚碰英勇救了36条生命。敌机惨无人道的轰炸,杀害了手无寸铁的员工76人,其中还有一个未出世的胎儿。

  筑海堤:厦门海域缩水三分之一

  厦门海堤已经有五十年的历史了,也可以算个文物。在那个时期,它的确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厦门经济的发展,巩固了国防,目前也仍然发挥着很大作用。可以说,厦门海堤承载着一段历史,也承载着海堤建设者所付出的一切。透过海堤建设所体现出来的“海堤精神”,是我们所不能遗忘的。

  不过,原厦门博物馆馆长龚洁指出,海堤的建设也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泥沙淤积。据有关统计,厦门海域面积在这50年来已经减少了三分之一还多,这跟厦门海堤的建设应该说是有比较大的关系的。不过,龚洁认为,海堤不应拆掉,但可以改进,如已经有人提出的在海堤下多开几个“洞”,增加航道,增加海水回流的机会。

  此前,部分领导提出要建设一个“海堤纪念公园”,龚洁认为,高崎已经有一个包括海堤纪念碑和“观堤亭”在内的纪念公园了,再建一个类似的“海堤纪念公园”已没有多大意义。不过,他认为,如果在靠高崎的滩涂上建设一个海堤纪念馆,集中展示海堤的一些实物资料,并模拟当年建设海堤的情景,让后人了解“海堤精神”,那倒是一个不错的主意。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收藏】【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2005年上海国际车展
日本谋任常任理事国
圆明园工程风波
定远号舰重返威海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珠峰科考登顶复测
2005环球小姐赛
家装全流程30天攻略
中国特种部队生存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