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英雄小八路”如何走向屏幕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5月26日04:18 东南早报

  一部家喻户晓的电影一段鲜为人知的史事

  “英雄小八路”原型在厦门

  选题/执行/图片早报记者卢古质

  电影《英雄小八路》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可是,许多人并不清楚,这部影片是以厦门的13个“英雄小八路”为原型的;很多人都是唱着《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长大的,可是,或许很多人都不清楚,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的发源地就在厦门的何厝小学。

  厦门的13个英雄小八路当年到底“英雄”在哪里?“英雄小八路”这样的称号是怎么来的?电影《英雄小八路》是怎么出炉的?当年的“英雄小八路”后来以及如今的工作生活情况如何?

  在六一儿童节到来之际,记者连日走访,对“英雄小八路”的一系列幕后故事作了一番比较详尽的了解。

  “英雄小八路”是怎么来的

  “英雄小八路”这一光荣称号是如何来的?曾于1958年任共青团厦门市委副书记(主持日常工作)的王绥,为我们介绍了“英雄小八路”的来龙去脉。

  王绥说,当时禾山第四中心小学的这些学生的事迹被媒体报道后,共青团厦门市委高度重视这些学生,特地开会研究如何给予表彰。“当然,当时的表彰更多的是精神上的。”王绥补充说。

  会议研究认为,这13个学生的这种精神值得发扬,决定送一面锦旗给13个学生。锦旗上要写什么呢?当时的共青团厦门市委又讨论开了。王绥说,考虑到这些学生的年纪还小但身上又具有“老八路”的精神,又联想到之前的《鸡毛信》、《小兵张嘎》等与厦门这13个学生的事迹类似的儿童题材影片,最后一致认为,锦旗上就写“英雄的小八路”,因为“这样的称号既生动又形象”。

  王绥说,当时最主要是要通过这样的表彰肯定这13位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以及艰苦奋斗的精神。王绥进一步解释说,这些学生的爱国主义已经很明显,集体主义最主要是体现在这些学生组织在了一起,如果一个人是无法完成任务的。艰苦奋斗则体现在为完成任务,克服了很多困难,而且还要边活动边学习。

  做好锦旗后,就要到前线去慰问这13位学生。王绥说,当时的禾山区委考虑到安全问题,建议他暂不要到前线,但他认为孩子们还坚持在前线活动和学习,他不应该考虑到安全而不到前线进行慰问。

  于是,当年的9月10日,他和另一个同事就到了前线,赠送锦旗并与13个学生合影留念。

  至此,“英雄小八路”的称号开始流传开来。

  “英雄小八路”如何走向屏幕

  电影《英雄小八路》可以说家喻户晓,但可能很少人知道,这部影片是以厦门的13位“英雄小八路”为原型的,更鲜有人知的是这部影片走向屏幕的过程。

  13位“英雄小八路”小学毕业后,就到厦门三中读初中。当时,王添成是厦门三中的总辅导员,同时是这些学生的语文老师。“我从禾山区第四中心小学接过了这一棒,继续带领13位学生支前。”王添成说。

  除了亲眼目睹13位英雄小八路的支前事迹外,王添成还利用教学的机会,让这些学生以作文的形式将他们在小学时的之前经历写下来。对“英雄小八路”的事迹有了充分的了解后,王添成开始着手写《英雄小八路》话剧。

  半个月后,剧本完成,他找到学校团委的有关负责人,希望能支持进行公演,但这一负责人不予以支持,公演只好作罢。

  1960年5月,上海戏剧学院陈耘老师带领几个学生到厦门慰问采访“英雄小八路”,看到了王添成的剧本,对王添成的剧本表示了肯定,并表示很感兴趣,并从王添成老师处要走了《英雄小八路》的剧本。

  6月1日,上海戏剧学院在福州公演话剧《英雄小八路》,“公演引起轰动”。回上海后,上海天马电影制片厂办公室主任周郁辉找到陈耘,拿到剧本,并将其改编成了电影剧本。

  10月,上海天马电影制片厂来到厦门,找到王添成,告知要在厦门拍电影《英雄小八路》。1961年1月,电影拍摄完成。

  1962年,电影《英雄小八路》正式上演,并在全国各地热播。

  “英雄小八路”少先队队歌

  “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继承革命先辈的光荣传统……”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的发源地是厦门何厝小学,那么这首歌是如何确定下来的?

  1958年底,即“8·23”炮战后的第三个月,全国各地各界人士组成的慰问团到达厦门前线,作为艺术家代表的电影《英雄小八路》词、曲作家周郁辉、寄明在炮兵阵地上找到了13名“英雄小八路”的部分成员。

  “当时作曲家寄明一手拉着我一手扶着何亚猪,听我俩讲述前线少年支前活动大队支前拥军的故事。真没想到,寄明老师在听完故事没多会儿,嘴里就哼唱出了一段曲调,就是现在的队歌旋律。”何佳汝回忆说。

  何佳汝说,寄明老师还不停地说,你们这些孩子太勇敢太动人了,我们一定把你们的事迹创作成歌曲唱给全国的小朋友听。他告诉我,回去后还要把刚才唱的曲调反复修改,再让周郁辉老师填词寄来。

  王添成如今也回忆说,上海天马电影制片厂于1960年10月到厦门开拍,于振寰等剧组演职员住进厦门三中。他们邀请“小八路”总辅导员王添成老师参观剧组,并赠送周郁辉作词、寄明作曲的电影主题歌———《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王老师哼唱了这支歌,被深深感染,便率先在“小八路”学生中教唱,并请小演员们在全校传教。

  一时,《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的歌声响彻校园上空。《厦门日报》对此作了报道,并刊登了这支歌曲。1960年12月29日,在慰问厦门前线三军的大会上,由王添成老师策划主持,《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这支歌第一次登台亮相。合唱团的成员有“英雄小八路”队员和电影剧组的小演员们,王老师担任指挥,手风琴伴奏是上海天马电影制片厂的冯笑和凤凰。从此,歌声响彻前沿,传遍厦门,飞向全国。

  1978年10月27日,共青团十届一中全会通过决议,将《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这支歌定为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

  “英雄小八路”的战后生活

  1958年“8·23”炮战至今已近半个世纪,当年的“英雄小八路”如今已是五六十岁的老人了。13位“英雄小八路”后来的工作生活道路如何?最新的情况又是怎样?

  何明全,当年“前线少年支前活动大队”队长。1959年从何厝小学毕业后,升入厦门三中,1962年应征到人民公安部队厦门支队任战士,后转入厦门市公安局何厝派出所当了一名民警。1969年到厦大中文系读书,毕业后历任郊区公安分局副局长、局长,海防工作部副部长,开元区海防办公室主任、开元区政法委调研员等职,如今已退休。何老开玩笑说,他这一辈子离不开厦门,“无论是学习、生活还是工作都在厦门”。

  黄水发,当年“前线少年支前活动大队”副队长。1960年参军,曾任团中央候补委员,转业后担任过前线公社团委书记,退休前在集美区集美镇土地管理所任所长。

  何佳汝,当年“前线少年支前活动大队”组织委员。曾作为共青团代表于1964年和1978年两次参加共青团代表大会,受过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中央领导的接见。1969年至1999年,她在何厝小学任教30年,退休后又被聘为设在何厝小学内的“英雄小八路”纪念馆管理员。

  何大年,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最后考上中国人民大学。大学毕业后,担任过厦门三中的政治老师、办公室主任等职,如今是一名经济师,在厦门一家房地产公司小下属公司任副总经理。

  何亚猪,如今在厦门何厝的一家石雕厂担任行政管理工作。由于家里是“富农”,在文革中被打击,但从不消沉,仍然以修车、修表为业。

  何锦治,高中毕业后,回乡务农。婚后迁居市区,曾担任湖光居委会副主任,如今在家安享晚年。

  郭胜源,初中毕业后回家务农。任过民兵指导员、副营长和村团总支副书记。如今在家安享晚年。

  黄友春,1961年参军,后被提为连指导员。1975年转业到地方一家工厂当木工后调任政工科长等职。1998年退休。

  何亚美,光荣退休安度晚年。1958年从何厝小学毕业并被保送到厦门三中,1961年从厦门三中参军后,保送福州军区卫校学习,1964年至1969年在福州军区总医院任职,此后在福州军区直属门诊部工作。1988年至1999年在南京军区驻福州总院任主管技师、护士长(正团级)。

  黄网友,中学毕业后在乡务农,担任过民兵班长、团总支副书记,村妇女委员。1976年至1999年在厦门郊区禾山镇政府机关工作,担任过计生办主任、妇联副主任、党委委员、副镇长。如今已退休。

  林淑月,初中毕业后考入集美轻工学校,曾担任过出纳、会计等工作,1988年至今在家务农。

  黄火旺,长期在家务农、捕鱼。

  何星赞,曾在福建农学院求学,一生务农从医。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戛纳电影节
《星战前战3》
2005中国珠峰科考
青海禽流感疫情
中超联赛第10轮
二战重大战役回顾
大城市停车的烦恼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性感天后林志玲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