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南地北山东人) 根在日照--丁肇中携妇将子故里行(组图)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21日14:46 水母网 | ||||
· 我经历的实验物理丁肇中山大威海分校精彩演讲 · 大师的风范近距离接触著名物理学大师丁肇中印象 · 丁肇中岛城当教授 将接受中国海洋大学客座教授称号 · 夏耕会见丁肇中一行 并邀请他届时到青岛观看奥运会 · 丁肇中山大分校演讲 为让学生看清幻灯开罪众记者 · 大师丁肇中今日抵达岛城 将在中国海洋大学发表演讲 · 让儿知道根在中国 丁肇中携妻儿回海阳省亲 · 让儿子知道他的根在中国丁肇中携妻儿回海阳省亲 · [人物] 丁肇中先生受聘为山东曲阜师范大学名誉校长 · [天南地北山东人] 物理学家丁肇中夜游趵突泉听乡音 · 著名物理学家丁肇中鼓励青年学子:对自己要有信心 · [山东人] 丁肇中的家国情怀:树高千丈 落叶归根 · [天南地北山东人]奇怪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得者丁肇中 · 丁肇中教授用中文发言了 ·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丁肇中与烟台二中的一段佳话 2005年6月18日上午8点50分。 “行行循归路,计日望旧居”。随着大门的缓缓开启,也开始了这位69岁的中华赤子多年未果的携妇将子的寻根之旅。 在种德堂的西厢房,也就是自己的公公丁观海和婆婆王隽英曾经住过的屋子里,苏姗深情地写道:“今天对丁氏家族来说,是一个特殊的日子:树高千尺,叶落归根” 丁氏祖居一直是丁肇中心灵的圣地。 始建于光绪24年的丁氏祖居,迄今已逾百年的历史,是当时丁氏家族的一大宅院,名为“五宅”,分别由种德堂、古梅轩、花山天井等五个庭院组成,占地15亩。 丁肇中祖父居住的庭院为种德堂,分东、西厢房、正厅、柴草房、厨房,东、西学堂,房屋斗拱翘檐,设计精巧,是清代北方具有代表性的建筑群落。几经风雨,到改革开放之初,整个故居仅有三处房屋保存尚好。故居的修复工作启动于3年前,也就是丁肇中第三次探访故居之后,目前种德堂、茶楼等均已恢复旧貌,初露昔日容颜。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这熟悉而陌生的庭院,该激起丁肇中多么温馨的童梦!抗战初期,幼小的丁肇中曾在这里度过无邪的童年,此后的60多个春秋里,1985年,2002年,牵着绵绵的乡思,循着父亲谙熟的讲述,少小离家的丁肇中曾两度又来到这里,来到这无数次潜入他梦境的故园。 “洛阳城里春光好,洛阳才子他乡老”。青春老去,乡思永驻,在丁肇中的精神世界里亲切而遥远的一砖一石、一草一木,都是自己异国人生的牵挂。他一边用手触摸着眼前的一切,一边不停地向夫人苏姗和儿子克里斯托弗·丁作着介绍,惬意的脸上透着老房东才有的欢欣。参观完西厢房,当大家邀请丁肇中题字留念时,丁肇中用眼睛深情地示意自己的夫人苏姗,请她先题,“她写的比我的好”。 苏姗会意地一笑,坐到古色古香的八仙桌前,在白板纸上用英语写道—— 今天对丁氏家族来说,是一个特殊的日子。树高千尺,叶落归根。苏姗。2005年6月18日。是的,对于和丁肇中相濡以沫度过了几十个春秋的苏姗来说,他知道,这院落就是丁肇中精神的家园,就是心灵的栖息之所,她深深地理解丁肇中,理解眼前的一切对夫君、对自己的意味。很显然,丁肇中被夫人的题字感动了,他从苏姗手里接过笔,让儿子也签上自己的名字,最后,在题字下面,一笔一划地写下了三个汉字:丁肇中。 多少年来,对于丁肇中19岁的儿子克里斯托弗·丁来说,故乡也许仅仅就是一个陌生的符号,而短暂的故乡之旅,让这位正在读大二的小伙子感慨:“这将是我一生中最难忘的经历” 丁氏是日照的名门望族,历史上曾屡出举人、进士,书香浓郁。 丁肇中的父亲丁观海早年就读于山东大学中文系,是一位著名的教育家。博学的老人为丁肇中的三个孩子都起了一个中文名字,两个孙女分别叫丁明美、丁明隽,这次回乡的克里斯托弗·丁是丁肇中惟一的男孩子,爷爷为他这个心爱的孙子起了一个斯文的名字:丁明童。丁肇中向记者解释说:“明”是他的辈份,“童”是个名,儿童的童。 身材高大的丁明童今年19岁,正在父亲的母校密西根大学念二年级。虽然更多地遗传了金发碧眼的美国母亲的血统,但丁明童黄黄的头发和皮肤依稀有着其父的影子。 回到父亲的家乡,丁明童对一切都充满了好奇。事实上,每到一处,丁肇中都不厌其烦地用英语为儿子当起了解说员。“科学是没有国界的,而科学家总属于他自己的祖国”。是的,在丁肇中的心里,他是多么渴盼着儿子和他一样了解和热爱这个伟大的国家和这个国家的历史与文化!在种德堂充作粮仓的屋子里,丁明童踮起脚和高高的粮墩一比高低;在牲口棚,他把手伸向食槽摸摸深浅;在厨房的灶台前,他试探地拉起了那古老的风箱;在曾祖父母曾经居住过的正厢房,他干脆调皮地一下仰面躺在了那张宽大的床上,冲着父母满足地微笑,似乎在渲泄内心对祖先莫名的思念和想像。 面对大家题字的邀请,丁明童顺从地拿起了笔:“我从小就希望到父亲的家里来。今天有这么多的人来欢迎,使我深感荣幸”。翻译完儿子的题字,丁肇中伸出大拇指,对着儿子用英语说“很好”。 在下榻的酒店,当记者问丁明童“一生中最难忘、最感动的事情是什么”时,他几乎不假思索地说:“这一次我回到了父亲和爷爷的家乡,参观了故居,了解了几代人在这儿生活的情景,这将是我一生中最难忘的经历。”话刚说完,丁肇中就用手抚摸着儿子的肩膀,目光澄澈而慈爱。 芳草萋萋,山花烂漫。在祖父的墓地前,面对高高的墓冢,丁肇中缓缓地对儿子说:“你的根在这儿” 1976年,倔强的丁肇中使自己的母语在斯德哥尔摩的诺贝尔颁奖大厅第一次响起,洪亮的中华之声成为华夏儿女久久的骄傲!多少年来,丁肇中的家国情怀、科学精神,一直是世人的景仰。丁肇中又是温情的。他眷恋着自己的故乡、自己的家族,热爱着自己的父母之邦。每一次的故乡之旅,祖父的墓地都是他必去凭吊的地方。 丁肇中的祖父丁履巽先生,早年肄业于复旦大学,37岁时因医牙感染离世。丁家官庄东侧一座芳草萋萋的墓冢便是丁肇中祖父的长眠之所。 2002年6月14日,丁肇中在第二次回乡祭扫了祖墓后曾坚定地说:下次带儿子回来,让他看看,让他知道他的根在这里。 “旧路青山在,余生白首归”。今天,鬓毛已衰的丁肇中终于带着儿子回来了。 克里斯托弗·丁还以曾孙的名义向曾祖父敬献了花圈。 黑色的墓碑上镌刻着中、英文碑文:怀念我的祖父,一位鼓励家人为世界作贡献的人。 丁肇中亲拟的碑文蓄满了对祖父深挚的感激与怀念。 伫立墓前,丁肇中表情沉重的脸上有了一丝丝的轻松。是的,这次,他把自己飘泊海外近20年的儿子、祖父的曾孙、有着一个传统的中国名字的丁明童带回来了,带到了他至亲至敬的祖父的墓前。 整理了一下花圈上的挽联,丁肇中牵着夫人苏姗的手,凝视着儿子,缓缓地用英语说:“Your rootishere”(你的根在这儿)。 阡陌无语,芳草连天。文化背景迥然相异的一对父子在这片灿然的黄土地上深情对视。 “你的根在这儿”! 这是一位在欧美大陆漂泊了近半个世纪的老人对人生的深切感怀,在这位去国怀乡的一代科学巨匠的心里,对于让自己的儿子对乡土故园的认同该充满了一种怎样的期待! 是的,人生若树,亲情如根,无论树有多高、有多大,这根,一定是长在故乡的土地上。 美籍华裔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得者丁肇中 责任编辑:刘家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