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李瑛:用真情歌颂时代最强音(名人专访)(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21日04:17 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李瑛:用真情歌颂时代最强音(名人专访)(图)
李瑛在黄河采风

  “长诗热”已经构成了诗坛的一道风景,书市上笔者就发现有《共和国第一旗》(5000余行)、《邓小平》(6000余行)等好几部。在生活节奏日渐加快、人们生活更加忙碌的今天,诗人们为何选择了长诗的创作?

  或许这些诗作者正在探索一条新的诗创作之路,或许漫于诗坛的某些诗风已经让人产生了厌倦,长诗热正好是对这种不良诗风的纠正。对于长诗,如今的青年人想必并不陌生,中学课本上便有老诗人李瑛的一首《一月的哀思》,成为人们百读不厌的精品。晚年,他又写下了3600余行的长篇精品《我的中国》。

  学习给诗人以钙

  李瑛出生在一个铁路职工家庭,兄弟姐妹9个。童年和青年时代家境贫苦,作为4个男孩中的老大,他未及高中毕业便被迫流浪。还在读中学时,18岁的他与同窗好友就联合出版了第一部诗集《石城的青苗》。

  “我小时候十分喜欢读书,养成了总想争分秒读书的习惯,但家境贫寒,没钱买书。”1945年,李瑛有幸考进了北京大学文学院中国语文系。当时,文学大师沈从文在北大教“创作实习”课程,李瑛至今还清楚记得,大二开学不久,沈先生在课堂上讲解了一些写作体验后便在黑板上写了“钟声”二字,要求学生按命题作文。由于沈从文当时在3家报纸的文艺副刊兼任编辑,因而学生们都很想把文章写好,希望能被他拿去发表。“我写的这篇短文《钟声》,不久便被沈先生拿走,第一次在报纸上的文艺副刊上发表了,还得了点稿费补助伙食,心中十分高兴,更激发了我创作的热情与信心。”此后,李瑛时常去沈从文家请教于他,每次沈先生总是十分热情地沏上一杯茶,或冲上一杯牛奶,之后给他讲做人的道理、写作的心得,还不时送李瑛几本自己的著作。“他对我的扶助与教导,我铭记在心,难以忘怀。”

  生活是诗歌的生命摇篮

  谈起创作长诗《我的中国》的缘由,李瑛感叹:“50多年来,我们的国家经历了多少风风雨雨。作为诗人,我觉得,在世纪轮回转折这个值得纪念的日子里,应该以我最简单、最纯真的方式表达我对祖国的爱。”然而,诗人关注国家,关注时代,热爱自己的国家,并不是浅薄、表面的美化,而是把一个普通人的情感、真实的内心感受写到这部长诗里。“我把所有的感情都融入了这首长诗:我爱我的祖国,尽管它现在还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它却是大有希望的。”

  从参军到1988年离开部队,李瑛度过了40年的军旅生涯。许多年里,作为一名战士和诗人,他奔赴过抗美援朝战场,曾亲眼目睹自己亲密的战友倒在弹雨之中;他曾去过北疆的吴八老岛、珍宝岛,南疆的西沙群岛;他也曾去过风雪迷漫的乃堆拉山口哨所,和战士们一起巡逻;去过茫茫东海中荒芜人烟的小岛;他也曾沿着当年红军长征的足迹做了一次长途寻根旅行;曾随同解放军歌舞团出访东欧……

  在革命军队的大熔炉中锻炼成长的优秀诗人李瑛,其诗作大凡是“时代的纪事”、“进军的号角”。他用战士的眼光观察世界,观察人;作战士的心胸感受、思考现实生活中许多动人的事物。因此,抒写战士生活的诗最能代表他抒情诗创作的特点。记得笔者一次在贵阳绥阳诗歌艺术节上采访他:“在您众多的诗歌专集中,您最喜欢的是什么时候的诗?”“是我那本《战士们万岁》。部队生活是我诗歌的生命摇篮,是他们———我的战友们用汗、用眼泪,甚至用鲜血,灌溉了我诗的土壤。”他的回答是那么爽快,可以说用不着思考与迟疑。这部诗集是1985年解放军文艺出版社从他30多年发表的1700多首诗中精选出来的军旅诗集,共有256首。因为他热爱军营这片绿洲,热爱战士,便把这部诗集取名为《战士们万岁》。

  诗人应该时刻关心时代变化

  李瑛的诗以精细、清丽为其艺术特色,以精当、生动的语言传导出诗人独特的感受。他的诗作语言质朴无华而不失自然美,干净得像筛子筛过一般。在诗《花》中,他写花“红得像血/红得像我喷火的枪口/亮得像孩子发光的眼睛/美得像一颗深情的星斗。”这是经历过血火飞迸的战斗的战士特有的联想,让我们想象到战士与作者合一的抒情主人公在驻守边疆时仰望星空、寄情星斗的情景。李瑛便是如此在生活中捕捉富有特征意义的形象,通过大胆想象和精细的艺术想象,创造出朴实而不失优美的意境。

  一辈子都在业余写诗的李瑛,自1988年底从军队离休后,终于成了“专业”诗人,成为中国当代享有盛名的抒情诗人。而后,当选为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团委员。在离开工作岗位后,他有了更多的时间读书、写作和思考。

  言及当今诗坛,李瑛认为,当前诗坛的确是新人辈出,佳作连连。但当代诗歌中谱写时代强音、大题材大主旨的诗作太少。“一个作家应该怀有崇高的理想,一个诗人,应该时刻关心时代的变化。”这句肺腑之言,道出了李瑛一生诗歌创作的艺术精髓。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05年07月21日 第二版)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