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四位设计师讲述昆明百货大楼的故事(上)(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29日16:19 滇池晨报
四位设计师讲述昆明百货大楼的故事(上)(组图)
1959年的昆明百货大楼 配图

四位设计师讲述昆明百货大楼的故事(上)(组图)
王翠兰

四位设计师讲述昆明百货大楼的故事(上)(组图)
李跃华

  他们,有的已经离我们而去,有的已至耄耋,有的至今还行走在建筑设计的路上。他们都是云南省建筑设计界响当当的设计师,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作品--昆明百货大楼(老)。历史永远铭记着这幢给昆明人带来骄傲的楼房,人们也会永远记住这群为这幢楼洒下汗水的设计师。

  位于昆明市中心的昆明百货大楼老楼,建成之时,曾是西南最大的百货公司,也曾是昆明最大的百货商场,曾经是昆明的标志性建筑。走过近50年历史,太多的人与它结下了不解之缘。如今,当它即将拆除的消息传出,又勾起了太多人关于它的回忆。

  然而,是谁设计了它?当年曾发生过什么样的感人故事?这对更多的人来说,依然像一个谜。日前,记者辗转找寻到了当年设计昆明百货大楼的几位设计师,听他们讲述那些记忆中的故事。

  王翠兰 难忘那段历史

  王翠兰1948年毕业于南京中央大学建筑系。是云南省设计院原副总建筑师、教授级高级建筑师,中国建筑学会史学分会民居专业学术委员会委员。曾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和全国离休干部先进个人奖。虽然40多年来都从事建筑设计工作,完成过大大小小的许多项目,但今年已经80岁的王翠兰老师说起设计昆明百货大楼的事,依然感慨颇多。“昆明百货大楼是当年国庆10周年献礼昆明十大建筑之一。当时设计的总负责人是邹惠生,他现在已经去世了。我是建筑设计负责人,结构设计负责人是李尚升,他也去世了。具体下来,主要建筑设计规划是李跃华工程师负责,结构设计有雷猛、饶国强等人。负责水、电的设计是谁我已经记不清楚了。”王翠兰回忆说,“百货大楼的建设单位是当时的云南省商业局,后来这栋楼改了几次,才成了现在的样子。”

  由于是“国庆10周年献礼工程”,省里很重视,所以当时的设计重任就落到了当时云南省唯一的设计部门——云南省城市建设局勘察设计处(云南省设计院的前身)身上。设计时间也很紧,按照省里的要求,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交出图纸,工程必须在1957年初动工,1959年国庆前完工。对于当时的设计处来说,这是一个比较大的工程,大家都决定全力以赴。从1956年到1957年,短短的设计时间,大家都把这个紧迫的任务当作了“政治任务”。王翠兰老师说,解放后,云南经济困难,比较落后。一公斤的钢筋都不能浪费,水泥也很金贵,同时交通不便,这些现实,对昆明百货大楼这么一个庞大的工程来说都显得困难重重。因此,当时的设计理念首先要求安全第一,其次是必须要实用、经济。

  百货大楼建好之后,大家感觉很美观。王翠兰老师回忆说,当时的审美风格考虑是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百货大楼同时也适合了昆明本地冬暖夏凉的气候,利用自然通风。百货大楼还彰显了当时的时代感,表现了实用经济下的美观,同时,也极大地影响了后来几年昆明的建筑风格。

  太多关于当时设计的故事,王翠兰老师的印象都不太深了。只记得当时一切都完全按照工程进度来做,精心设计,但工作很辛苦,大家毫无抱怨。一位搞预算的设计师,每天到深夜了,他的房间还是灯火通明,让大家很是感动。当时百货大楼建成后,成为西南最大的百货公司,几乎无人不知,是云南人的骄傲,同时也是王翠兰和其他设计师的骄傲。

  “这个工程从结构设计的角度上来看是非常牢靠的。当时大家的设计虽然没有什么可借鉴的,但在已故的李尚升总工程师的带领下,大家鼓足干劲,努力做到了最好。已故的李尚升总工程师等人,是抗战时期留在云南的著名建筑工程师,曾参加设计了中国第一个水电站——石龙坝水电站。”说到这些过去的“战友”,80岁的王翠兰老师很是感慨。

  李跃华 “太多想不到”

  李跃华1931年生,1953年毕业于重庆建筑工程学院建筑专业,毕业后直接分配到了云南省城市建设局勘察设计处。曾参与翠湖宾馆(老)、艺术剧院、百货大楼、东风体育馆、(老)民航候机楼等设计规划,1992退休后一直从事建筑设计工作,曾任深圳海外工程总公司的总工程师,负责国内在东南亚的建筑设计。李跃华一家人都是搞设计工作的,现在退休在家的他,主要负责给家人“掌舵”。有时还有人找上门来,要求他做设计工作。

  虽然百货大楼的设计只是他无数设计作品中的一个,但说到当年设计百货大楼的事,李跃华老师最大的情绪还是激动。“设计处接到设计昆明百货大楼的任务后,我也参加了设计。王翠兰总工程师当时是我们的‘小头目’,我负责的是建筑设计。”李跃华介绍说,“对于昆明百货大楼,省里给的设计要求是‘八面风’,四周都不能是直角,也不能建成很复杂的圆弧型。按照这样的要求,建成后基本上就是现在这个样子。建筑地点就定在市中心的近日公园旁边。一边的护城河上填上土,就是现在的东风路。当时周围都是民房,没有其他大的建筑,好一点的建筑就在抗战时建成的南屏街,而且房屋结构都是砖混结构的。”李跃华回忆说。

  说到参与设计的昆明百货大楼,李跃华用了几个“想不到”来形容。

  首先一个“想不到”是这么大的一个建筑,在那么艰难的条件下建设好,是很多人都想不到的。“当时昆明还没有大一点的百货公司,百货大楼首先是面积比较大,10000平方米的面积,在当时是罕见的。同时,楼房的跨度比较大,柱子与柱子之间跨度在以往的建筑中也没出现过,建设施工的难度和技术难度都比较大。昆明百货大楼是50年代昆明第一栋钢筋水泥的框架结构房子,要在规定的时间里建好,很多人都觉得不可能。”李跃华说,按质按时建好后,效果很好。不光是城里人,包括许多专州县上的人,大家买东西都到百货大楼,百货大楼成了昆明商业中心的标志了。

  在设计上,同样也有“想不到”。那么短的设计时间,不仅要画出图纸,还包括工程预算等。当时没有电脑等先进工具,大家都是人工算,用铅笔一笔笔地画,框架完全是用计算尺拉着算出来的,但很准确,至少都算到了小数点后面两位数,一平米框架的工作量达到了一个月。“这样大的工程量,必须是所有设计人员日夜加班才能够完成。当时既无奖金又没别的报酬,但大家没人计较,连上厕所都是跑步。”李跃华笑着说,当时大家心里都急,什么时候出图纸,什么时候完工,造价是多少,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大家都当政治任务来完成。最后,图纸按时按质交出,很多人都说想不到--想不到效率那么高。

  还有一个想不到是昆明百货大楼的造价。“很惊人,全部竣工后没有超过人民币100万元,每平米的造价就是90多元,没有超过100元。这在当时那种材料金贵,交通不便的情况下,让人惊讶。”李跃华感慨道。

  很多细节也让人“想不到”。百货大楼的开间、进深、柱距等,在当时都是超大型的,这不仅体现了当时的时代感,同时也不落后于后来的建筑。层高近6米,楼梯很简洁,经得起时代和历史的考验。还有一个细节,百货大楼建成后,许多人都觉得奇怪,里面既无一个风扇,又没有一个风机,但空气流通很好。“这都是因为在设计中利用了穿堂风,自然解决了通风问题。”李跃华笑着透露了“秘诀”。

  还有,当年百货大楼里所有的柜台、货柜都是木工做的,用了10多年后都没有变形,这在当时那种技术条件下,也让许多人感到吃惊。李跃华记忆最深刻的事是,大家每天的工作就是计算、画图、计算、画图,画图最快的时候,完全可以跟现在的电脑画图相比。“这也算一个‘想不到’吧,现在这些事说给搞设计的后辈听,大家都佩服得五体投地。”李跃华的语气里,自然地流露出自豪。

  周海芬 文 田鸿 图(滇池晨报·都市名流)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