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杨氏父子:一弓一箭总关情(民间艺术传人)(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09日04:34 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杨氏父子:一弓一箭总关情(民间艺术传人)(图)
杨氏父子素描。

  罗雪村画

  这是北京团结湖居民区内的一间平房:10平方米见方的小屋里,堆放着各种制作弓箭的原材料、工具,一块写着“聚元号老弓箭铺”的牌匾悬挂在小屋的东墙上。沿袭了上千年的中国民族弓箭制作工艺和历经300多年沧桑的老北京弓箭铺“聚元号”,在75岁的杨文通老人和儿子杨福喜之间悄然传承。

  来到杨文通老人的住处,不大的两居室内,几乎满眼都是弓和盛满油漆、猪皮鳔的盆碗。老人气色红润,头发和眉毛都已银白,提起眼下的“聚元号”和它的过去,目光淡定温和。

  在清朝,弓箭铺是皇家御用兵工厂。杨文通的父亲杨瑞林是一位痴迷民间弓箭制作的手艺人。当“聚元号”的第七代传人因吸食毒品而变卖祖产时,杨瑞林四处凑齐了银两,将“聚元号”买到门下,成为它的第八代传人。

  杨文通6岁随父学艺,做了“聚元号”第九代传人。“在东四十字路口的西南角有个弓箭大院儿,当年是皇家御地。大院儿分设南、北两个大门,这南大门的第一家就是‘聚元号’。”杨文通回忆道,“鼎盛时,院儿内有40来家弓箭铺。”

  1962年,杨文通所在的体育用品厂关门,他被调到北京市水利局做木工,一做就是30年。1998年,听说北京八大处举行射箭比赛,不知道比赛只用国际弓的杨文通带着自己做的民族弓就去了,这才被国家体委射箭队总教练徐开才发现。

  打那以后,杨文通省吃俭用买来弓箭材料,利用业余时间重新捡起了弓箭手艺,还时常鼓励喜爱这一行的儿子承继祖业。

  今年48岁的杨福喜下决心承袭父业时,已年过四十了。他本在北京化工二厂当工人,眼见父亲年事已高而一把好手艺后继无人,便萌生了学做民族弓的愿望。他先是辞掉工作,开了4年出租,再用这期间攒的钱置备了制作材料。从1998年开始,他全身心投入了这一行。

  做民族弓,每道环节都是手工劳动,所用的桦树皮、牛筋等20多种天然材料也都是如今难找难买的。选材全靠艺人用眼看、用手摸。制作过程既要会木工、漆工,还要懂画工、皮具制造甚至针线活儿,样样讲究。别小看一张弓,全部完成得历时3到5个月。尝足了个中滋味的杨福喜说:“学习弓箭制作后,我精神上的变化太大了,生活因此而改变。”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05年08月09日 第一版)

  作者:本报记者 赖仁琼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爱问 iAsk.com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