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云树扶风妙入神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09日05:45 人民网-人民日报

  本报记者 高保生

  千嶂叠翠,万壑葱茏,秀木参天,奇兽出没。这是大自然赋予神农架的神奇而壮美的景色。

  神农架,因神农氏搭架采药而得名,因有奇兽隐现而令世人神往,因独特的自然风光

被称为地球上针尖大小的一块最珍贵的土地。这一切,皆源于茂密的林、无边的绿。

  日前,记者沿着蜿蜒的山区小路,走访了这里的山山水水。偌大的林区,已听不到隆隆的伐木声和野兽被猎枪击中的哀鸣,只有静谧的夜晚,祥和的人家,陶醉的游客和日夜守护着这片森林的人们,展现着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画卷。

  从伐木工到护林人

  走进神农架林区西北部,就到了红花朵林场。

  上世纪70年代,伐木工人打着红旗,扛着油锯,唱着战歌,开进莽莽林海。“油锯一响,黄金万两。大片的树木倒下,到处堆积着比山还高的成方的木材。”红花朵林场的李述恒这样形容当时伐木的“壮观”景象。

  从60年代开始,国家就加大对神农架的开发力度,成千上万的人开进这个过去人迹罕至的深山老林区,目标是建成湖北省最大的木材加工基地。边修路,边砍树,路修到哪里,树就砍到哪里。据统计,从60年代中期到80年代,每年砍伐树木10万立方米,共为国家提供调拨材180万立方米。过去安静的神农架成了人声鼎沸的大工地。

  说实话,神农架为国家建设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也付出了生态被破坏的巨大代价。森林覆盖率下降了10多个百分点,水土流失加剧,严重威胁着长江中上游及三峡的生态安全。

  2000年3月,根据中央领导同志的批示,国家林业局将神农架纳入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范围,全面停止砍伐树木,对木材加工和运输企业进行关闭,对25度坡地全部实行退耕还林,坚决禁止并从重打击乱砍滥伐、乱捕乱猎。“天保工程”的实施,给这块神奇的土地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给这个世界级物种基因库带来了勃勃生机,也给我们的子孙后代带来了祥和的希望。

  神农架人壮士断腕,今后该如何生存与发展?他们按照“保护第一,科学规划,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的方针,开始了把神农架建成“生态和谐、环境优美、经济繁荣、人民富裕、社会进步”的生态经济示范区的努力。从那时起,神农架林区没再砍伐一棵树,截至去年,封山育林40.2万亩,人工造林1.9万亩。森林面积由1193平方公里增加到2618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由73%上升到88%。

  昔日引以自豪的全民所有制砍树人,如今变成了护林人,李述恒也成了红花朵林场的场长。他现在的工作再也不是砍树,而是把林场所辖的62万亩山林看好、管护好。他每天带着护林员,足迹遍及林区的沟沟坎坎,不让一棵树被偷砍,严防各种火灾隐患。现在这个林场下辖6个管理所、20个护林站,160名职工中有120名专职森林管护员。为了提高职工收入,林场发挥资源优势,发展家庭养殖和种植业,培育高山反季节蔬菜等经济作物,年综合产值达到65万元,人均增收1500元。过去“候鸟式”的生活方式和“迁徙式”的工作形式,如今已被林场、管理所、护林站代之,职工有了固定的家,生存环境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如今在神农架,森林资源的保护是工作的重中之重,一切都要为此让路。全区6个大型国有林场的职工,如今全部变成了护林人。

  从“山林居士”到生态移民

  神农架林区是全国第一个以林区命名的一级地方政府。这里是长江三峡的第一道绿色屏障、南水北调工程中线的水源涵养重地,蕴藏着丰富的自然资源,被列为国家一、二级保护的树种有39种,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有50种。神农架作为同纬度地区唯一的绿色奇迹而备受关注,被全球基金组织列入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永久性示范地。

  但是这些珍贵的资源随时面临被破坏的危险。因为神农架山大人稀,自然条件恶劣,散落居住在各个山头的农民,世代以伐木和打猎为生,给生态环境带来巨大隐患。“天保工程”实施后,区政府果断实施了生态移民工程。按照生态移民与扶贫开发、生态保护、绿色产业、小城镇建设相结合的原则,在山下集中修建生态村,无偿提供宅基地,修通道路和水电设施,划出自有山林和农田,让这些“山林居士”们搬下山来。

  从区政府所在地的松柏镇出发,向东10多公里,就到了生态移民新村新坪村。一排尖顶的哥特式建筑十分惹眼,一家一座二层小楼,就像山村别墅,每家门口都挂着农家乐旅游的招牌。有“迁勤富饭店”、“农家特色饭店”、医疗点、小卖部等。这里的26户人家都是2003年以后从山里搬出来的,他们告别了过去的生产生活方式,通过发展旅游业和种植业过上了比过去美满得多的生活。

  走进移民陈明生的家,别致的小庭院,宽敞的大客厅,楼上楼下有十几间屋子,窗明几净,干净利落。他告诉记者,政府给他一家三口无偿提供宅基地、20亩山林、1亩多土地。他们全家办起了农家乐旅店,经常接待游客,一个星期能招揽游客10多桌,一桌就能赚50多块钱,日子过得很红火。隔壁的黄开选家是6口之家,有山场面积30多亩,每年光种植板栗的收入就达七八千元,他自己还买了“长城皮卡”客货两用车,既拉货也接送游人,收入也不薄。

  林区像新坪村这样的生态移民村目前共有4个,还有5600多人实行了零星搬迁,都实现了搬得走、稳得住、能致富的目标。

  从木材基地到旅游胜地

  “太阳出来红花花儿晒,石山红药红药对牡丹。”导游张云清脆的山歌引来游客阵阵掌声和欢笑。24岁的她经历了两代人的变迁。她的父亲就是当年随着砍伐大军进山来的,一辈子以砍伐为生。到了张云参加工作的时候,国家已经停止了神农架的木材生产,“利用生态资源发展生态旅游”成了神农架最响亮的口号。张云到大自然旅行社当了一名导游员,每天带着游客转了这山转那山,神农架的秀色尽收眼底,她也有了1000多元的月收入,比她父辈的生活可强多了。

  在红花朵林场辖地的密林深处,有一棵被称为千年杉后的高大杉树,挺拔耸立,直径1.2米,三四个人才能合抱。树上长树,奇异壮观,成为一处独特的风景。当年的伐木工人舍不得砍,把它保留下来,如今这棵杉树成了旅游景点,不少到神农架来的游客都要到这里来看看,每年能接待上万人次。

  区委书记谭徽在说,神农架林木的生态价值和旅游价值远大于它的木材价值。良好的自然植被使这里空气清新纯净,每立方米空气中含负氧离子达到几万个,甚至十几万个,是天然的特级氧吧。还有传说中的野人,欢蹦乱跳的金丝猴和华南虎、金猫等凶猛动物。区里提出旅游立市的决策后,本着在保护的基础上适度开发旅游资源的原则,不断完善基础设施,修平了道路,开发了多处景点,吸引来了全国各地络绎不绝的游人,林木的生态旅游价值凸显。区委副书记谢登峰兴致勃勃地告诉记者,8月1日这天仅旅游门票收入就接近70万元。

  目前,神农架已建成4A级景区3个,宾馆饭店84家,旅游农庄90多家,旅行社8家,旅游龙头企业3家,旅游艺术团体2个,旅游直接从业人员2800多人。食、住、行、游、购、娱相配套的具有一定规模的旅游综合产业体系初步形成。2004年旅游经济实现总收入15079万元,其增加值占全区GDP的51%。截至8月初,今年来此旅游的已达到25万多人次,收入达到7000万元。

  在神农人的精心呵护下,此地最珍贵的金丝猴从以前的不足800只,增加到目前的1200多只。过去已经绝迹的华南虎又重新来到这片密林深处。

  美哉,大森林;奇哉,神农架。这里没有受到现代工业的污染,是一方难得的净土,是现代社会令人向往的世外桃源。国家林业局局长周生贤说,神农架林区的良好发展态势,是全国“天保工程”的缩影。5年的实践,为林区的未来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人民日报》 (2005年08月09日 第一版)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爱问 iAsk.com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