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霞寺1937》,再现日军屠城铁证(图)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14日02:47 现代快报 | ||
《栖霞寺1937》,再现日军屠城铁证 新闻索引 1937年,日军疯狂屠戮整个南京城。三九严冬,流离失所的百姓四处逃命。在南京城郊的栖霞寺,成为24000多名难民的庇护所。栖霞寺当家和尚寂然法师带领寺庙僧人,不顾个人安危,以过人的胆识和智慧,与残暴的日本侵略者展开斗争,不但保护了难民的生命安全,还为他们提供了生活保障…… 这,既是昨日在南京公映的影片《栖霞寺1937》的主要剧情,更是68年前发生在南京栖霞寺的真真切切的历史事实。当这段国难史、抗争史通过影视艺术手段得以再现,给人带来的震撼简直难以言表!同时,因为这部影片,长期鲜为人知的栖霞寺难民营,也前所未有地展现在了公众面前。【史学家孙宅巍】栖霞寺难民营是屠城铁证 枪声、炮声、惨叫声……1937年冬,南京城在日军的屠戮中骤成“人间地狱”。城郊栖霞古寺的石阶前,一名僧人正在扫地,他一抬眼,发现山脚下黑压压一片人群正向寺庙涌来…… 当家和尚寂然法师二话没说,打开寺门,将难民全部迎入寺中。此后,还有一批一批的难民源源不断地上山入寺躲避,最多时达24000多人。 昨天,江苏省社科院研究员、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史研究会副会长孙宅巍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以前,史学界对南京郊区情况的注视不够,实际上,南京大屠杀时在城郊有两个很大的难民营,一个就是栖霞古寺,另一个是江南水泥厂。这两个难民营的存在,是侵华日军在南京实施屠城的铁证中至关重要的部分。 孙宅巍说,当时南京城区的难民主要集中在国际组织的“安全区”,城郊难民营主要保护了栖霞、江宁一带的百姓,也包括一些被日军追杀的抗日官兵。栖霞寺、江南水泥厂两个难民营之间的难民也有所流动。栖霞寺难民营在寂然法师的领导下,依靠佛教教义,对难民们起到了重要的保护作用;江南水泥厂的领导主要是德国人京特、丹麦人辛德贝格,依靠国际友人的力量,也对难民们起到了重要的保护作用。 不过,危险还是时刻存在着。“当时,没有任何一个‘安全区’或‘难民营’是真正安全的。”孙宅巍说。人们在《栖霞寺1937》这部影片中,可以看到日军对难民营的残害暴行。这在寂然法师撰写的《公开信》中,也有非常具体的揭露。 孙宅巍教授说,2002年以前,栖霞寺难民营的情况还基本上没有被披露过,这段历史史实的挖掘,填补了南京大屠杀研究史上的又一项空白。【89岁幸存者】“我们一家7口避难栖霞寺” 在昨天下午的首映式上,一位精神矍铄的老人走上主席台,一字一顿地说,“我今年89岁了,是1937年南京大屠杀的幸存者,也是栖霞寺1937的见证人”,霎时,台下响起了长久的掌声。 这位老人名叫纪耀发,1937年的时候,他只有21岁,当时日本军占领了南京,到处烧杀掳掠。纪耀发一家那时就住在栖霞街,在无路可逃的情况下,纪耀发父母和弟兄姐妹一家7口人一起跑到了栖霞寺避难。 说起为什么要到栖霞寺避难,纪耀发老先生说当时就觉得那儿是唯一“安全的地方”,而且,纪老还提到他跟寂然法师早就认识,小时候他经常到栖霞寺玩,大家的感情很深,说着说着纪老忍不住感慨,“要是能活到现在,寂然法师也该有一百多岁啦!” 纪老说,一开始去栖霞寺避难的人还不多,但后来一传十十传百,大家都蜂拥上山企求庇护,“外面有追兵,日本兵时不时地来寺里搜查,难民越来越多,寺里的生活也越来越困难!” 纪老说,面对这么多的难民,寂然法师没有一句怨言,依然一个个地收留下来,而且把寺里所有的粮食都拿出来给难民吃,他记得难民最多的时候,连千佛岩上的石窟、佛龛里也都住满了人,大家都是一人一个铺盖卷,最多时足有2万多人。【编剧传真法师】影片是对历史的真实再现 传真法师是《栖霞寺1937》的编剧,现任南京栖霞古寺监院兼知客,玄奘寺、溧水无想寺监院。昨天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人物、事件都是真实的,栖霞寺难民营救助了24000多难民这一核心内容更是真实的,可以说就是对那段历史的还原。 作为影片编剧,传真法师进行了大量的历史考证工作。出家十八年来,他不但在寺院中请教老师父的“口述历史”,也反复考证寺中文件,并与多位史学专家进行了沟通、交流,历时2年多才完成编剧。他说,栖霞寺至今还存有与难民营有关的记载、字画,影片中,国民党高级将领廖耀湘(片中名廖文湘)与部下曾在栖霞寺躲避,后在寂然法师和僧人们的帮助下成功过江。1945年,廖将军重回栖霞寺,还写下了“凯旋还京,与旧友重临栖霞”等字样,以感激当年的救命之恩。他所写下的字至今还保留在栖霞寺藏经楼内。 影片中,美国人马丁用16毫米摄影机拍摄下了日军在南京大屠杀的罪行。在栖霞寺僧人的帮助下,胶片被成功送到上海租界,使得日军的暴行被揭露。而“马丁”的原型,是当时的国际红十字会南京委员会主席、美国牧师约翰·马吉。【外籍演员】让更多外国人了解南京大屠杀 高高帅帅的加拿大小伙子“微笑”,是电影中美国摄影师马丁的扮演者,提到“微笑”的名字,他说是因为自己的原名就叫ISMEAL,读起来就像SMILE(微笑)一样,所以他把微笑作为自己的中文名字。说着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微笑说他来中国已经7年,在南京也已经居住了4年,目前还在南京大学新闻专业学习,对于南京的抗战历史,微笑说自己也读过一些书,比如像张纯茹《被遗忘的大屠杀》,他就曾经看过,但是对于南京大屠杀期间诸如栖霞寺这类的抗战历史,他也是通过拍电影才得以知晓,因此他也希望能有更多的类似历史史料能公布于众。 而影片中扮演拉贝的美国人李法德则告诉记者,在拍摄这部影片之前,他从来没听说过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更没听说过栖霞寺难民营。他同样认为,应该让全世界更多的人来了解这段历史。【观众】人性的力量永远是不可战胜的 影片放映完毕,灯光亮起,省老干部活动中心的退休人员,64岁的林克眼角还闪着泪光。“这部影片太感人了。”他说,看了这部影片,更让人觉得和平的可贵,也更觉得中国军民的伟大。 上海埃菲时装设计学院的学生施蒙回宁过暑假,昨天看完影片后也久久难以平静。她印象最深的是寂然法师与日军山田队长最后的那段对手戏,让她感受到了“人性”的力量,这也是影片的意义所在,即在恐怖的军事背景下,人性的力量永远是不可战胜的。 南师附小六年级的韩友健和林辉远是结伴而来的,两人一看完电影就说要回家打电话给同学让他们都来看。他们说,以前也接触过关于南京大屠杀的一些历史,学校还组织去过江东门纪念馆,但是对于栖霞寺的这段历史,以前都没有听说过。至于电影中他们印象最深的场景,两人异口同声地说是寂然法师在三九天被日本军扒光了衣服用冷水浇淋的那一段,“很难想象在南京的冬天用冷水浇会是怎样的感觉!”两人都表示,回去要写一篇日记,不是老师要求的,而是自己想写,另外,两人都有一个愿望,就是去南京的栖霞寺现场看看。快报记者都怡文郑春平幕后花絮 一部被誉为“中国版《辛德勒名单》”的影片《栖霞寺1937》,在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纪念日来临之际“震颤”公映。 昨天,片中主演张新华等来到南京,也讲述了他们在演戏时鲜为人知的故事,原来是“戏苦人也苦啊!”经常没有水洗脸 由于已经装修过的栖霞寺已不能体现出1937年时古朴风貌的寺庙,《栖霞寺1937》剧组“移师”镇江宝华山的龙昌寺取景拍摄。“可是宝华山很高而且很崎岖,水一直供应不了,”扮演寂然法师的张新华说:“我们一到山上,剧组就给每个人发了个红桶用来接水。男同志三五天不洗脸是很正常的事情,因为水只能保证用来解渴和刷牙。”除了用水问题,每餐斋饭也着实让不少演员“清淡寡油”了好一阵子。因为遵从宗教习俗,演员和寺院僧人同样吃素。提前开机一个月就在庙中体验生活的张新华说:“我一开始觉得那不搁醋、酱油、葱花的斋饭很好吃,可是一个星期之后,我再去打饭的时候身体都直打晃!”扮演本昌法师的宋军笑着对记者说:“在山上我感觉肚子里什么都没有了,所以只要下山我最大的愿望就是‘喝油’。”三九天被浇冷水 影片中有一幕戏———寂然法师为保守胶片机密,被日本兵在三九天赤裸着从头泼凉水,引得不少观众落泪。提起这场戏,张新华直叹“大师”不好当,“当时正是大冬天,宝华山上只有零下10摄氏度。开始导演想用温水浇我,可天太冷温水一浇就冒热气,所以就直接浇冷水。于是我喝了点二锅头就赤身‘上阵’了,本以为浇一次就行了,谁知道由于有些群众演员没有配合好,我被凉水浇了不下三次。”虽然在肉体上,张新华受了不少苦,但在精神上,他说:“对我做人、演戏都是一种鞭策和鼓舞。现在我每次看到自己演的‘寂然法师’都还十分感动。”实习记者史丽君快报记者胡玉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