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英雄回归到全民族的记忆中来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15日00:09 红网 | |
红网『字体: 大 中小』杨养正老人曾被认为是抗日战争时上海四行仓库保卫战“八百壮士”中惟一健在老兵,但在抗战胜利60周年之际,媒体在寻访老兵过程中发现,杨养正当年的战友郭兴发、周福其仍健在于世。郭兴发老人还向媒体提供了一份1987年参加凇沪抗战胜利50周年纪念活动的28名“八百壮士”名单。(《东方早报》8月11日) 随着抗战胜利纪念日一天天地到来,国人对过往那段血与火的岁月越来越关注,媒体 我们总是在遇到重大纪念日时不由自主地想起这些英雄,想起英雄们的豪情壮志和出生入死,想起是他们用鲜血和生命为后人打拼出一个和平江山,想起我们后人应该感激他们的牺牲,报答他们的恩情,继承他们的精神。 我们又总是在平日里不由自主地淡忘了这些英雄,淡忘他们曾经为国家和民族作出的莫大牺牲和贡献,淡忘他们那种英勇无畏的斗志和精神,淡忘他们正以残疾之躯承受着晚年的艰辛与无助,淡忘我们后人理应肩负的回报英雄、呵护英雄的责任。 这是一种集体的遗忘,也是一种民族的健忘。或许,这是现代社会市场经济飞速发展必然伴随的现象。投身于现代化建设的中国人,已经不再留恋过去,眼睛只看着未来;已经放弃静思默想咀嚼反刍,整日里应接不暇的是纷繁的社会信息;已经不再信奉恩情道义之价,默守的是市场经济的等价交换;已经不再崇敬奉献与牺牲的英雄,追捧的是豪富、明星一类时尚英雄、时代偶像。而这些垂暮英雄则恰恰代表着过去,代表着另一种价值观,代表着另一种生活方式,与现代社会格格不入,因此,他们顺理成章地成为被现代社会所遗忘的角落人。 然而,一个健忘历史的民族,一个把英雄当成“纪念日道具”的民族,绝不可能是一个理性的民族,一个深刻的民族,一个健康向上的民族。中华民族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要成就伟大的复兴,必须摈弃浮躁、片面、唯利的倾向,必须弘扬民族精神中的深邃因子。 几个月前,媒体报道杨养正老人可能是“八百壮士”中目前唯一健在者后,有网友怀着崇敬之情登门看望老人,老人在他面前唱起那首《八百壮士歌》:“中国不会亡,中国不会亡……”让这位网友听得泪流满面,而老人家徒四壁的生活更是让他辛酸不已。有网友激愤地说:“100个、1000个所谓的球星、明星都代替不了我们的英雄,是他们挽救了中华民族!” 诚哉斯言!100个、1000个球星、歌星都替代不了这些民族的英雄。当此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之际,让我们饱含感恩的良知和景仰的情感,向我们的英雄们致敬吧!让我们在金粉社会的迷雾中回转身来,从英雄那里汲取一些向前的动力吧!让我们拨开障眼塞目的纷扰,让英雄回到我们全民族的记忆中来吧!(稿源:红网)(作者:蒹葭)(编辑:杨国炜)(2005-8-1422:58:37)(2005-8-1420:26:46)(2005-8-14 18:44:08)(2005-8-1416:00:52)(2005-8-1411:49:29)(2005-8-14 11:46:05)(2005-8-1411:26:44)(2005-8-1221:32:33)(2005-8-12 21:20:17)(2005-8-128:38:2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