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改革与恶性“路径依赖”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15日00:12 红网 |
红网『字体: 大 中小』最近,陕西省华县人大召开常委会,专题审议华县政府教育工作。委员们被告知:今年高考中,华县考生一本上线率在渭南11个县、市(县级市)、区中排名倒数第一。华县教育局局长冀怀庆提出辞职报告,很快得到批准。(《法制日报》8月10日报道) 表面看来,高考没有考好,教育质量严重滑坡,教育局长辞职,这体现了鲜明的问责 意识。但实际上,正如有人所说,抓好教育质量也不是教育局长一个人能搞定的事情,应该对高考不利负责任的,不应只是教育局长。而更值得注意的事情还在于,有关方面认定该县“教育质量严重滑坡”的主要标准,是因为该县“去年全县高考一本上线率全市排名倒数第二”。换言之,这仍然是在以高考升学率、以“应试教育”的标准来衡量这位教育局长的政绩。而众所周知,现在国家提倡的是素质教育,片面地追求升学率、搞“应试教育”等做法,是早就应该被抛弃了的。此前媒体曾经报道,山西省榆社县也曾经发生过类似的闹剧:因为该县今年的高考成绩在晋中11个县里排倒数第一,该县县委决定向全县人民道歉,同时决定对某中学领导班子实行全员停职待岗。这说明,尽管提倡素质教育已经有很多年,但许多地方仍然是在挂素质教育之名,行“应试教育”之实,升学率仍然是指挥中国教育的魔杖。笔者和一些当教师的朋友接触,更了解到当前的中学教育,仍然与十几年前笔者读中学时并无二致,依旧是在以高考升学率衡量一切。教育改革口号未尝停过,但一些根本性的东西,并无触动。 其实何止是教育呢?不难看到,在当代中国,类似现象还有很多,例如:中央早就在大力提倡科学发展观,但许多地方官员依然在盲目追究经济指标,不惜继续牺牲环境来发展经济;国家早就在大力提倡要推行法治,但许多地方官员仍然热中于搞权大于法,抛开法制来发号施令;宪法早就明确规定要尊重和保护人权,但许多地方官员仍然打着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的旗号,来随意侵犯公民的权利,如违法强制拆迁等等。总之,在当前,许多方面的改革都流于了形式,停留在喊口号的阶段,实际上却往往阻力很大,难有进展。 事实上,这一切,与体制改革的滞后不无关系。虽然种种改革的理念已经提出来了,需要改革的方向已经很明显,但是,无论是教育体制、司法体制还是行政体制等等,都依然是老牛行路,举步惟艰。这就导致现实生活中,往往存在着一种理念与实际脱节甚至背道而弛的情况,即国家和社会舆论都已经在倡导一些好的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改革理念,但在实际工作中,许多地方仍然是在过去的体制下运转,以过去的标准来衡量官员,以过时的方式施政办事。 这不禁令人想起了美国经济史学家道格拉斯·诺思。诺思提出的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一说。诺思认为,制度变迁存在着报酬递增和自我强化的机制。这种机制使制度变迁一旦走上某一路径,就会在以后的发展中得到不断的自我强化。已建立的制度会千方百计地维护自身的存在,要放弃它非常困难。路径依赖有不同的方向。一种情况是某种初始制度选定以后,具有报酬递增的效果,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其他相关制度安排向同样方向配合,导致有利于经济增长的进一步的制度变迁。这是一种良性的路径依赖。另一个情况是某种制度演变的轨迹形成以后,初始制度的效率降低,甚至开始阻碍生产活动,那些与这种制度共荣的组织为了自己的既得利益而尽力维护它。此时这个社会陷入无效制度,进入了“锁定”状态。这是恶性的路径依赖。 显然,在当前,我国的一些体制的发展就是在陷入一种恶性的路径依赖,即:这种体制是脱胎于旧的时代,它已经被实践证明迫切需要改革,但是,路径依赖使得它会依然保持着沿老路走下去的惯性,难以容忍人们去真正彻底地改变它,即使先进的改革理念已经提出,它仍然会在守旧的道路上继续拖累着这个国家和社会。如果任其下去,那么,整个的改革最终将被它拖垮,为它陪葬。就以教育为例,不管提出多么先进的教育理念,如果脱胎于传统的现有教育体制未能够得到根本性的改革,依然保持其守旧的惯性,那么,“应试教育”将永远阴魂不散,中国的教育改革就永远只会是一种空话,科教兴国的战略也永远无法实现。所以,警惕制度变迁的这种恶性路径依赖,并设法去打破它,这是当前非常紧迫的事情。(稿源:红网)(作者:邓清波)(编辑:耿红仁)(2004-8-510:30:43)(2004-7-1223:10:55)(2004-6-22 0:09:32)(2004-6-120:15:32)(2004-5-58:56:17)(2004-5-4 9:23:19)(2004-2-20:16:20)(2004-1-79:06:40)(2003-12-10 1:45:12)(2003-12-8 2:26: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