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与“形象”(华东时评)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15日02:26 人民网-华东新闻 |
受高考指挥棒的“指挥”,现在连幼儿园里的小朋友也随着高考指挥棒的起落开始了“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人生竞争 从教育的过度竞争可见,在教育目的和育人标准、用人标准等方面还要有比较科学的认识 总以为高考结果的牵动只是考生和家长的喜怒哀乐,没想到竟然牵扯着当政“形象”等问题。上周有消息说,因今年全县高考成绩不理想,陕西华县人大常委会专题审议此事,迫使该县教育局长辞职;山西榆社县县委常委会则通过电视公开向全县人民道歉,并对榆社中学领导班子全员停职待岗。这样的新闻,让人再次感受到高考指挥棒无以复加的威力。 无独有偶。在赣南老家侄子今年中考成绩不错,680分的总分他得了655分,被当地一所省重点高中录取。可最近侄子来电话说,他要到200多公里外的地方去读书,原因是当地高中今年上重点线的考生少,而主动录取他的外地高中,今年上清华北大的就有十六七个。老家630分以上的“尖子生”,无一例外都舍近求远去了今年高考成绩特别好的外地高中,据说当地高中以拒不移交学籍档案相威胁,也无济于事。 高考指挥棒的威力不仅涉及“官运”,还如此深刻地影响着一个十三四岁的孩子,这是笔者未曾料想到的。单凭笔者的经验,十几年前把高考视为“千军万马挤独木桥”尚有道理,因为那时候高校少,高考录取率低,而且就业渠道单一。但是,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高校扩招规模的一次次扩大,大学路通畅多了。记得笔者参加高考那年,江西省高考升学率不到30%,这几年则是百分之八九十的升学率。 社会经济天翻地覆般的变化,公众对高考的态度和围着高考指挥棒转的应试教育应当逐步淡化才对。可实际情况是,高考仍然牵扯着社会的每根神经。受高考指挥棒的“指挥”,应试教育在一些地方越演越烈,学生课业负担越来越重。在上世纪80年代,学业负担过重还主要表现在高中阶段,后来小学生的负担也重了起来,现在连幼儿园里的小朋友也随着高考指挥棒的起落开始了“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人生竞争。 当然,时代的发展也赋予高考指挥棒新的内容。十几年前,能上大学、能“跳农门”,大多数家长就心满意足。而如今,能引起家长旺盛“斗志”的孩子“成才之路”,是在全国叫得响、就业机会好的名牌重点大学。也就是说,通往大学的路虽然开阔了,但相对于大家心仪的重点名校而言,高考永远是千军万马挤过独木桥般的局面。 不可能指望清华北大复旦这样的名校“敞开校门统统笑纳”,也很难让家长在孩子“成材”上“降格以求”。在日益激烈的就业市场和越来越苛刻的人才认定标准上,没有人敢拿自己孩子冒险。现实永远冷酷而简单。比如在大学生就业、在大城市落户等环节,社会对待名牌大学与非名牌大学毕业生,持有的就是截然不同的喜好目光甚至是不可逾越的政策界限———像北京、上海这些高校云集的大都市,若不是毕业于重点大学,外地毕业生甚至连基本的落户资格都没有。 最近,反思医疗、教育改革成为一时热点。仅从近30年来高考指挥棒保持无以复加的威力看,基础教育改革任重而道远。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教育改革的得失不能只拉家长打板子,而要多从教育目的和习以为常的育人标准、用人标准等方面找根源。 《华东新闻》 (2005年08月15日 第二版) 作者:邓建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