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老兵的故事(图)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15日06:06 人民网-华南新闻 | ||
《松花江上》很悲 冼麟是东莞人,普通话不流利,唱起60多年前的歌曲都是用白话唱普通话的曲调,听起来似乎很勉强,但就是这些听起来怪怪的歌曲鼓励着白话地区的人民奋起抗日救亡。冼麟正是当年下乡宣传的小歌手。“我的私塾老师叶丽钧是个地下党人,‘七七’事变后他就领着我们一群小家伙下乡向群众宣传抗日,我给你唱唱那时的宣传歌吧。”冼麟的父亲就是当地苏维埃大革命时期的执行委员会委员,非常支持独子参加这些活动。“‘九一八’,平地起风波,杀的杀,抢的抢,老百姓遭了殃”,“自从日本打进来……大户人家卖衣裳,小户人家卖儿郎,吾家没有儿郎卖,身背花鼓走四方。咚咚咚锵,咚咚咚锵。男人前线去打仗,女人做工在后方。咚咚咚锵,咚咚咚锵。”(《送郎出征》),冼麟唱起昔日的歌谣,开始沉醉在往昔的回忆中。 有一首歌是冼麟从来唱不完的,这就是悲怆的抗战名曲《松花江上》。冼麟是独子,当时他跟小姨的独子邬振祥一起参加游击队,表弟不幸在战斗中牺牲,年仅17岁。解放后他和战友何通去看望小姨,唱起《松花江上》,小姨忆起为国捐躯的儿子痛哭起来,两个铁汉子也随之哭起来。中央电视台的记者采访冼麟时要求爱唱歌的他唱《松花江上》,冼麟在镜头前唱了几句就哽咽不已,连记者也陪他一起哭。 自制定时炸弹炸碉堡 冼麟学过爆破,在抗战时期还有过制作定时炸弹的经历。“我们为战斗英雄黄友报仇而制作定时炸弹,炸碉堡。”他回忆道。 黄友及4名战友,在凤岗老虎山下为掩护大部队撤退,顽强抗击400多名日军的进攻,与日军对射一个多小时,最后壮烈牺牲。黄友牺牲后,何通和冼麟终日寻思着如何为黄友报仇。何通从《前进报》上一则希特勒遭定时炸弹袭击而受伤的新闻得到启发,“定时定时,肯定需要一块表”,何通说。炸弹做好后,冼麟决定自己亲自放炸弹。他伪装成民工,到碉堡那跟守堡日军套近乎。果然,一个日本兵很喜欢他送去的鸡蛋。放炸药那天下午,他把炸弹偷偷放好,拿着鸡蛋来找那个日本兵。日本兵看到鸡蛋就放松警惕。冼麟借机潜入碉堡内,把定时炸弹放在日军的床下面。他贴在地下仔细听了一下,确认炸弹里的定时器“嘀嗒嘀嗒”开始计时方脱身离去。 当天晚上11点多,设定6小时爆炸的定时炸弹准时炸响,守在半山的东江纵队随即冲下山去,为黄友复仇。 抗战军民鱼水情 游击队的生活非常艰苦,没鞋子穿,天天要走山路,“我们每天每人一斤米一斤菜两钱油”,要知道冼麟这些十多岁的孩子正是长身体的时候。游击队打个枪换个地儿,但每处都受到群众的欢迎,“群众帮我们买米,给我们通风报信。”冼麟到过惠东、东莞等地打游击,对老百姓的帮助铭记至今。 当然,游击队也解救了不少被日军抓住的老百姓。1944年1月,一个日军中队到东莞樟木头、凤岗虾公潭一带扫荡,抓妇女,抢东西,把男的关起来放毒气。一个老百姓侥幸逃出,报告游击队。何通、冼麟带领十几个兵前去解救群众。他们以少打多,终于把濒临死亡边缘的群众解救出来。当地群众用客家话激动地对他们说:“没有你们来,我们就死定了!” 《华南新闻》 (2005年08月15日 第三版) 作者:本报记者 李凤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