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惊暴》:带给人的不仅是震撼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15日06:22 人民网-江南时报

  “随着大量事件亲历者的离去,这个空白谁来填补?《惊暴———日军虐杀中国战俘罪行录》就填补了这个反映抗战史题材的一个空白。如果再过10年,画面上的亲历者还会有多少人健在呢?”一专家在《惊暴》的审片会上说。在8月15日全国抗战胜利60周年纪念日到来之际,记者获悉,江苏省和有关方面刚制作完成的10集文献纪录片《惊暴———日军虐杀中国战俘罪行录》经过三场审片之后即将在本月播出。审片会上,所有的领导和专家在凝重的氛围下一气呵成地看完了4个多小时的全片,他们的第一感觉就是震惊和震撼!不少领导、

专家深深为纪录片打动,甚至流下了热泪……他们的一致评价是,该片题材独特,表现手法讲究,给人以极强的感染力和震撼力,为抗战胜利60周年纪念活动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控诉14年泣血历史和万恶集中营

  10集文献电视专题片《惊暴——日军虐杀中国战俘罪行录》今年4月份开机后,分成3个外景摄制组,北至中苏边界的乌苏里江,南达海南的天涯海角;东抵黄海海面的刘公岛,西临昆明、重庆的嘉陵江,凡日军铁蹄践踏之处,大家都不辞辛劳,克服困难,探寻历史真相,终于以第一手资料,翔实而准确地揭露出日军当年所犯的累累罪恶。该片由中央对外宣传办公室、江苏省委宣传部、江苏省广电总台、常州市委宣传部联合摄制,是一部真实纪录抗战期间日寇在中国境内建立集中营,残酷迫害、虐待我抗日将士的纪录片。片中用大量翔实的史料、亲历者的口述、众多专家学者的评论以及对当年集中营场景的实地拍摄,集中揭露了14年间日寇在中国屠杀、虐待战俘,强迫战俘劳动和对战俘进行细菌实验等一系列残害中国战俘的历史事实;控诉了在日寇统治下建立的万恶集中营制度以及人们对那段14年泣血历史的艰难回顾与深刻反思。

  突破此类抗战题材影视片禁区

  “这是一部视角非常独特、题材十分重要的片子,从‘战俘’这一角度揭露日军的滔天罪恶,突破了禁区,填补了空白,控诉日本侵略者对中国的侵害,定位非常明确,有震撼力,也符合中央的宣传要求,将来播出时一定能产生重大的国际影响。”国家广电总局总编室主任金德龙评价说。此外,该片力求站在中华民族的高度,对中国抗日正面战场、敌后战场以及沦陷区人民的斗争进行了介绍;同时,对一些在抗战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战斗、战役、会战也都给予了较翔实地披露。正是由于该片选题独特,视角新颖,填补了抗战题材影视片的一个空白。该片早在去年6月23日上报国家广电总局总编室后,作为重大题材立项,并被列为国家广电总局组织的抗战题材重点作品之一。该片的筹备以及摄制都得到了省委宣传部及总台领导的关心和支持。孙志军部长在百忙之中对本片的拍摄作出重要指示;国家广电总局金德龙主任一直对该片寄寓厚望,他多次过问该片的创作情况,指示一定要将其拍成精品,并热情中肯地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四项工程性意义”使该片填补空白

  7月21日在南京举行的审片会上,省委宣传部文艺处处长徐东海,总台总编室、办公室领导等首轮观看了该片,并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这部纪录片除了其震撼、感染力之外,还具有工程性的意义,这表现在四个方面:首先是“历史性工程意义”。时隔60多年,该片用独特的视角、大量翔实的史料来揭露日本军国主义恶行,很有意义。其次是“抢救性工程意义”。随着大量事件亲历者的离去,这个空白谁来填补?本片就填补了这个反映抗战史题材的一个空白。如果再过10年,画面上的亲历者还会有多少人健在呢?第三是“教育性工程意义”。教育后一代,对人们深刻认识抗战,深刻认识那段历史具有教育意义,可以说是一种新的教育方式。第四是“国际性工程意义”。中国抗战伤亡总人数超过3500万人,在整个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做出了巨大牺牲。该片也是对今天日本右翼否认侵华战争,否认侵略历史的一个最有力的揭露。

  中央重审委多位专家、领导三审《惊暴》

  在江苏电视总台副台长徐敢峰,南影厂厂长邵文林、副厂长郭晓伟的带领下,剧组主创人员连夜坐火车来到北京,在7月22日、23日分别为合作方中国人权发展基金会领导和国家广电总局“中央重大题材审查委员会”举行了第二次、第三次审片会。中央文献研究室副主任杨胜群、国家档案馆副馆长冯鹤旺、国家广电总局总编室主任金德龙、理论文献电视专题片创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张振东等10多位专家领导出席了审片仪式。审片过程中,各位领导和专家的一致看法是,该片全面系统地揭示了抗战时期中国战俘的命运和他们的这段历史,不仅是揭露,也是控诉,是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对人民进行这段历史再教育的一个好的重要教材。当然,领导专家们也坦言了该片中的一些不足之处,如其他纪录片中惯常使用的“情景再现”在这部文献纪录片中使用就不够恰当,部分史实还需核实,每集小标题还需更准确等等。对于这些不足,摄制组都做了认真修改。

  《江南时报》 (2005年08月15日 第四版)

  作者:本报记者 李晓静 通讯员 闻路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爱问 iAsk.com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