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泉与武士道(百姓观点)(图)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15日08:29 环球时报 | ||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武士的历史使命。当时,武士的任务是“尊王攘夷,推动维新”。这句话似乎也是小泉的政治目标。天皇虽然成了虚位元首,但可以尊崇日本的主体价值观。国内虽然只剩下了美国军队,但可以攘四海之夷,实现强国之梦。至于“维新”和“改革”,既是小泉的执政基础,也是日本人的最大愿望。从这一点上来说,日本人希望小泉像武士一样强悍。其次,异化前的武士道推崇忠诚、洁白、牺牲、信义、名誉等精神,这些正是日本社会极力挖掘的民族精神。小泉上台以来之所以保持着较高的民意支持率,一方面是其以改革者形象示人;另一方面就是其清苦的生活和工作方式。小泉没有妻室,很少有绯闻,对政客印象不佳的日本人希望小泉像武士一样简单、硬朗。第三,武士道追求精神上的忠勇境界。在战争年代,“勇”的终极手段是死,因此,当时日本流传着“死的美学”。现在,外界的压力越大,越会激发“新武士”们的“战斗本能”,越会成为他们“光荣自虐”的动力。这在外人看来是自虐、自残,但在他们看来,是自己“勇武”的标签,自身价值的体现。因此,在这种武士道精神的长期浸润下,一些日本政治家会把一切事务推向极至,以彰显自己的“勇毅之心”。 现在,我们只希望武士道不要像新渡户稻造预言的那样———“越过废墟永世长存”。 《环球时报》 (2005年08月12日 第十八版) 作者:北京读者李翔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