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故纸堆里救出巴金真迹 上海展出百位作家手稿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15日10:03 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8月14日电据新闻午报报道,在为期9天的上海书展上,上海展览中心二楼的《上海作家手稿作品世纪展》引来了众多读者的注目。这次展览总计展出了曾在或正在上海生活,或与上海有深厚渊源关系的138位五代作家的手稿。这些作家,最年长者为鲁迅,出生于1881年,最年少者为韩寒,出生于1982年。整个手稿展规模之大,内容之丰富,为建国以来上海所未见。

  昨晚9点,上海书展闭幕撤展,那些珍贵手稿撤下以后,读者就很难再见。所幸的是,十数年来立志收集现代作家手稿的冯沛龄先生,已将其中108家的真迹影像汇编成《世纪墨珍》,并配上作家真容,供读者欣赏珍藏。

  作家手稿独具个性

  收入《世纪墨珍:现代作家手稿集粹》的作家真迹,都有其独特的个性显现。王安忆与秦文君,同为女性作家,字体都极为纤小。但王安忆的字迹小如芝麻,很难辨识,字斟句酌,几乎行行都有修改的痕迹;秦文君则将作品写在信笺上,字体工整清秀每页都密密麻麻写得很满,最多一页的修改处达到了70余处。赵丽宏的手稿则是非常漂亮的毛笔字,录诗一首,极具风味。还有鲁迅、沈尹默、茅盾、郁达夫、沈从文等众大家的真迹,都可循着字迹体会到作家的内心活动和精神意境。

  不选韩寒出于谨慎考虑

  在书展的作家手稿展中,年纪最小的作家是1982年生的韩寒,而则仅收入到1959年出生的孙甘露为止。该书责编认为,“80后”作家韩寒,曾在1999年的“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中,以《杯中窥人》一文荣获一等奖,后来又曾出版《三重门》,引起极大的轰动,把他的手稿拿出来展览,是让对他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见识一下这个“80后”小作者的真迹,至于在书中收入他的手稿,可能还需要时间来验证一下。

  收集上海作家手稿始末

  据冯沛龄先生透露,早在1992年,上海市作协研究室就已经开始着手征集作家手稿,先后收到30余位作家捐赠的60余份手稿。后来,2002年1月,作协又进行了再度征集的工作,总计征集到131位作家的稿件。这些稿件有的用毛笔、铅笔、圆珠笔,更多的则是用钢笔,写在宣纸、毛边纸、稿纸上,一本本不起眼的笔记本上,一页页白纸上,有些密密麻麻,有些清清楚楚,有大字,也有小字。这些手稿留下了岁月的痕迹和时代的特征。像巴金的“文革”《日记》,赵清阁的自撰年谱茹志鹃《百合花》的创作经过,都记录了作家的文学人生。而作家处女作或代表作的手稿也比较多,像叶永烈的《红色的起点》,程乃珊的《望尽天涯路》和秦文君的《女生贾梅全传》等。

  故纸堆里觅出的宝

  冯沛龄告诉记者,他还曾从作协准备扔掉的故纸堆里抢救出不少好东西:“1997年,上海作协准备翻造新房,8间书库中不少旧资料准备处理掉。我当时心生疑虑,担心这些故纸堆里混着有价值的东西,所以带回去清理,从此开始了4年的觅宝经历。”

  1998年夏天,冯沛龄意外地在那堆资料当中找到了巴老在文革期间被迫写的几份交待材料,这是非常可贵的历史资料,险些被当作垃圾扔掉了。此后,冯先生又在资料堆中发现了上海市第一次文代会的全部原始档案主席会议的照片。在《世纪墨珍》当中,就有不少资料来源于这些故纸堆中的发现。

  冯先生说:“随着日新月异的信息时代的来临,很多作家已经直接在电脑上写作。书写的手稿日益稀缺,手稿的收藏价值则日益凸显。自己编这本书,就是为了与同好共赏。”(干琛艳)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爱问 iAsk.com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