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通城”后人珍藏67年三份冼星海手稿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15日10:35 武汉晚报 |
曾伏虎正在整理冼星海的手稿。(记者 胡伟鸣 摄)曾伏虎收藏的冼星海手稿原件。(记者胡伟鸣摄)曾伏虎的父亲李行夫与冼星海等人的合影。后排左一为冼星海,后排左二为李行夫,二排正中间为曾昭正。(翻拍于武汉图书馆藏书) “这是星海的字。”昨日上午,武汉市音乐协会名誉主席莎莱拿着几张照片仔细端详,手指微微颤抖。 这几张照片拍的是“冼星海手稿”,原稿珍藏于汉口居民曾伏虎先生家中。他是“老通城”的后人,他家与冼星海有一段特殊交往;在冼星海诞辰100周年、逝世60周年、同时也是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的特殊时刻,曾先生告知本报,他家67年来始终珍藏着3份“冼星海手稿”。 这3份手稿,包括一张冼星海从延安写往武汉的便笺和两首歌的曲谱草稿。昨日,本报记者将手稿拍成照片请莎莱过目,从十几岁起就师从冼星海的莎莱说:“老师的笔迹我很熟悉。”看到照片后,莎莱说:“这是他的签名,很有特点的。看到这个,我觉得很亲切。”支持子女投身救亡抗战期间接待名人 1929年,蔡甸人曾厚诚租下汉口大智路3号湖北省银行的一个门面,开办了“通城饮食店”。1935年,他以经营所得,在邻近开办了“大智旅社”。 曾先生很关心政治而且很爱国。1937年,抗日救亡运动在全国展开,他积极支持自己的子女投身救亡运动。他的店、社连同办公室,都成为抗日救亡活动场所乃至地下党的接头地点;当年的“老通城”里有几间起居室,他常在这里接待特殊客人。 这里的常客包括郭沫若、冼星海、田汉、金山等文化名人,以及地下党员潘珙(建国后曾任交通部副部长)、李锐(建国后曾任水利部副部长、毛主席的秘书)等众多爱国人士、青年学生。 曾老育有5个子女幼子成为空军中将 1938年武汉沦陷,曾先生走避重庆。1945年他回汉,将店子改名“老通城食品店”恢复营业,1947年在楼顶安装了“豆皮大王”霓虹灯广告。 武汉解放后,曾先生主动将“老通城”交由工人管理,1953年曾先生病故,其子女5人遵其遗嘱,把“老通城”交给国家。1955年5月,武汉市饮食公司正式接管“老通城”,它成为武汉第一家国营餐馆。 曾先生的5位子女中,有的就职高等学府,有的成为工程师;他最小的儿子曾幼诚,1939年参加新四军,后来成为空军中将、空军副参谋长。 冼星海一到武汉,就和曾家交上朋友 不过,这个故事的主角不是那位中将,而是他的哥哥姐姐和姐夫,当然还有著名的人民音乐家冼星海。 “10月4日:下午迁到瑞祥路住,3时赴茶话欢迎会,会后有警报,就在戏院二楼躲避!晚上与昭正到青年会指导民众歌咏。”这是冼星海1937年10月到武汉后写下的第一篇日记,这里提到的“昭正”,就是曾厚诚的第四子曾昭正,武大学生。 当时,曾昭正和他的好友李行夫,积极参与抗日救亡歌咏活动,他们编印的《抗战歌曲集》和《大家唱》,深受民众欢迎。 冼星海一到武汉,曾昭正、李行夫就成了他的新朋友。在那一段时间,冼星海的日记里常提到这二人;1938年1月17日的《武汉日报》上,冼星海发表《救亡歌咏运动和新音乐的前途》,其中称赞了“湖北武汉之曾昭正、李行夫”等人的成绩;他又为《大家唱》作序,称赞《大家唱》“实在是一件高兴的事”,号召把救亡音乐变成“锐利的武器”,并把自己的许多作品交给曾、李二人刊登在《大家唱》上。 《在太行山上》是在“老通城”谱曲 这一时期,冼星海创作精力旺盛。他在“老通城”遇到从山西打游击回来的武大学生先珂,先珂把自己创作的《游击军》词给冼星海看。“我马上用5分钟不到给他写成,晚上他乘车再去前线”,冼星海这样回忆。 著名的《在太行山上》,也是在“老通城”的后房里谱曲的。 1938年年底,冼星海离开武汉去延安,但他与“老通城”的缘分还在继续。他仍然关心着武汉的救亡音乐活动,托人从延安给武汉的朋友带来新的抗战歌曲。 冼星海去苏联后,李行夫与曾昭正的二姐结婚。冼星海得知此事,给在延安的妻子写信:“鲁艺有什么新的消息或新歌就给他们……他们两人思想还好,保持通信是可以的,但我不大方便写信……我的住址不能告诉人。” 3份发黄的手稿,被珍藏了68年 68年过去了,冼星海、曾昭正、李行夫这些人都已经离开了我们。但是,把他们那一代人维系在一起的文化血脉,却没有中断。告知本报,家中珍藏有三份冼星海手稿的人,就是李行夫的儿子、曾昭正的外甥曾伏虎。 在曾伏虎家中,记者看到了这三份手稿。其一,是冼星海从延安托人带来的《到敌人后方去》油印谱和指挥说明,冼星海在上面手写了两句话:“指挥讲座因不全未付上,鲁艺出版部将寄上其他歌曲给您。”其二,是冼星海作的《战时催眠曲》草稿;其三,在《战时催眠曲》草稿的反面,冼星海还写了一首《做棉衣》的曲子。 在冼星海的众多作品中,他本人对《战时催眠曲》和《做棉衣》是较为肯定的。在《冼星海全集》中,记者查到了他1939年入党后给党组织写的一份《履历》,其中写道:“《战时催眠曲》在社会一般的青年及群众都喜欢。”在他写的一篇《创作杂记》中,他把《做棉衣》列为自己作的“有历史意义的歌”之一。到了上世纪90年代,《做棉衣》还被选入《抗战名曲100首》。 年深日久,手稿的纸张都已发黄,曾伏虎先生小心翼翼地把手稿放回到文件袋里。他说:“我父亲李行夫一直把手稿很小心地收藏着,我从小就知道家里有这个,但父亲没有给我看过。直到父亲去世,我清理他的遗物时,才第一次见到这个文件袋,上面有父亲写的星海手稿四个字。” “您打算怎样处理这些手稿?” “我想,这是一笔宝贵的精神遗产,我愿意将它公诸于世人,让人们更好地纪念冼星海,记住那个轰轰烈烈的时代,记住那个时代的人。”“人民音乐家”冼星海 冼星海(1905-1945)中国近现代著名的音乐家,生于澳门贫苦船工家庭。1918年入岭南大学附中学小提琴。1929年去巴黎勤工俭学,从师于著名提琴家帕尼·奥别多菲尔和著名作曲家保罗·杜卡。 1935年回国后,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创作了大量战斗性的群众歌曲。抗战开始后参加上海救亡演剧二队,后去武汉负责开展救亡歌咏运动。1935年至1938年间,创作了《到敌人后方去》、《在太行山上》等声乐作品。 1938年任延安鲁迅艺术学院音乐系主任。教学之余,创作了不朽名作《黄河大合唱》和《生产大合唱》等作品。 1940年去苏联学习、工作,1945年病逝于莫斯科。 由于对发展我国革命音乐所作的巨大贡献,冼星海赢得了“人民音乐家”的称号。 (文/记者 李煦 实习生 宋正伟 吴戈)(来源:武汉晚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