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只盼战事快快结束好抱女儿去大世界吃点心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15日12:23 新闻晚报

  近70年前的抗战初期,姚稚鲁辞别妻女,离开上海赴内地求职,不料途中竟身染重病,客死他乡。

  他在流亡途中陆续寄回的十几封家书,成了他留在世上的最后一点痕迹。昨晚,记者在临平北路姚稚鲁之女姚慰瑾的家中,见到了这些血泪家书。

  抛家别子流亡内地>>>

  1937年抗战爆发前,姚稚鲁是上海一所小学的教务主任,育有两个女儿,一个是四岁的姚慰瑾,一个是两岁的姚亚瑾。“八·一三”淞沪抗战爆发后,姚家所在的南市老城厢很快落入敌手,一家四口只能迁往法租界太平桥地区避难。当时,姚稚鲁的外甥马祥寿一家,也住在这条叫寿福里的弄堂里。马祥寿追忆:“当年我们逃难到太平桥,几家人家加起来,大人小孩有近30个人。”

  据马祥寿回忆,姑父姚稚鲁在淞沪抗战期间,还是保安队队员,曾抗击过日军。战事结束后,学校关闭了,姚稚鲁也失业了,一家人的生计成了最大的问题。姚慰瑾说:“父亲是一家之主,对家庭负有责任,不能尽责,他感到内心很痛苦”。

  由于担心遭到日本特务的追杀,1938年4月,姚稚鲁不得不抛家别子、流亡内地。离开上海后,姚稚鲁一路辗转温州、长沙、武汉、南昌等地,他原本想在内地求职,接济家里。但当时日军正步步向华中进逼,兵荒马乱中要想找份工作谈何容易。这在1937年10月的家信中可清晰反映:“现在我还有几块钱,本来预备找到了事情,放在身边作一个月零用的,或者遇到逃难的时候还可以防防,先寄给您再说,因为两个孩子太可怜了,要是人家吃东西难道叫他们白看着吗?”由于找不到固定工作,姚稚鲁只能断断续续打些短工,一有钱就寄回上海。

  颠沛流离中思乡情切>>>

  现在保存在姚慰瑾身边的家信,都是父亲写给母亲的。1938年8月姚稚鲁写信回家,当时饱受颠沛流离之苦的他,不时流露出对一双女儿的关心:“希望战事早些结束,积蓄了辛苦得来的代价回到上海,搀着慰瑾,抱了亚瑾,同到大世界吃点心,这快乐是无上的了。”

  “悲莫悲兮生别离,古人早有此言,我为什么要舍却你们,千里迢迢在外面奔走呢?但是,千不得已,万不得已,终究舍却你们。”姚稚鲁离开上海时,大女儿姚慰瑾只有4岁。在她脑海中,父亲的印象只是一个模糊的影子。“小时候,只要一听《天伦歌》,想到我的父亲那么早就过世,心里就很难过。

  1938年8月,最后一封家信寄出后不久,姚稚鲁就病倒了。“经过千辛万苦总算达到目的,哪知一到即病,一病旬日,致被遣送回省,至今困顿南昌旅邸。命运之坏,至此而极,尚复何说。”不久,姚家一位远方亲戚从南昌传来噩耗,年仅37岁的姚稚鲁,因病客死他乡。这位牵挂女儿的父亲,最终也没能回到他朝思暮想的上海,再无法听到女儿快乐的笑声了。

  现在,每次想到父亲,年近七十的姚慰瑾仍十分感伤:“父亲一直想什么时候能够回家,全家团聚。结果到了死,亲人都不在身边,连尸骨都不知在哪里。我经常会出现这样一种想法,就是觉得父亲大概没有死,这不是真的,他还会回来的。”作者:晚报冯兰蔺 东视记者 吕庆云摄影报道


  爱问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