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网友:假如季羡林先生今天上大学……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15日13:13 人民网

  7月20日至8月1日,中国扶贫基金会从社会各界招募的36名志愿者,组成12支分队,奔赴12个县市,对优秀特困高考生家庭进行入户调查。第一手的资料和数据表明,如果按照每名贫困大学生每年平均支出7000元计算(含学费、生活费和住宿费),一个人本科4年最少花费2.8万元,相当于贫困县一个农民35年的纯收入,这还没有考虑吃饭、穿衣、医疗、养老等费用。

  国内大学学费过高,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问题。但是,中国扶贫基金会提供的这一组仍然让我们感到触目惊心,供养一个大学生,竟然需要贫困县一个农民35年的纯收入!

  吉林省政府研究中心对该省某镇高中进行的调查显示,竟有28.7%的学生“害怕升入大学”,原因是“家庭负担不起上大学的费用”。长期以来,通过考大学走出去,是农村孩子改变命运的唯一方式。然而,现在竟然有那么多的农村家庭负担不起孩子的教育费用,竟有那么多的农村学生“害怕升入大学”。如果这条路不畅通,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今社会舞台上,农村孩子还有什么希望?

  日前,著名的学术大师季羡林先生刚刚度过94岁的生日。笔者禁不住设想:假如季羡林先生今天上大学,又会怎样?

  1911年,季羡林出生在山东临清农村一个贫穷的农民家庭。当时,他家穷得连饭都吃不饱,自然也读不起书。只是因为一个较富裕的叔父的支持,他才得以上私塾念书,并且最终考上清华大学。可是,上大学期间,季羡林叔父家境每况愈下。当时,清华是国立大学,花费不多,每学期学费四十元。但这只是形式,毕业时学校还要把收的学费如数退还给学生,供毕业旅行之用。学校不收宿费,膳费自理,每月六块大洋,顿顿有肉。即使这样,季羡林的家庭也负担不起。每年寒暑假回家、返校时筹集学费和膳费,便成了一件困难的事。除了借钱,季羡林还能写文章得点稿费,就这样他在经济十分拮据的状况中,顺利度过了四年大学生活,并且最终成长为一代学术大师。

  假如季羡林先生今天上大学,他的家庭是无论如何是供养不起的。如果不是出现非常的机遇,他只能望大学之门而兴叹,在村里当个羊倌或者猪倌,了此一生。中国学术界就少了一个大师!

  如果说,出生在九十多年前的贫寒农村家庭的季羡林也能够顺利度过了四年大学生活,那么,那些家境贫寒但是好学上进的农民子弟,更应该能够顺利地度过大学生活,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可是,从1994年至今,10年间国内大学学费猛涨20倍,而此期间国民人均收入增长不到4倍。从支付比例看,中国现阶段大学生的学费已经超过世界上学费最高的日本,名列世界第一。如果高校的收费仍然高居不下,甚至继续上涨,只能使得普及大学教育将成为一个“美丽的梦想”。

  教育的不平等是最大的不平等,大学教育的公平,是未来社会公平的基础。一个大学生出生在一个贫寒的农民家庭,是他无法改变的命运,那么接受教育就成为他改变命运的最重要的方式,也是他的权利。什么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我想,让每一个考上大学的农民子弟都能够顺利度过大学生活,应该是对和谐社会的一种具体诠释!

  作者:马国川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