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应该也是民族英雄:女律师为中国劳工慰安妇对日索赔奉献11年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15日15:58 公益时报 |
康健:中华全国律师协会民间对日索赔指导小组副主任,北京方元律师事务所主任。1995年开始帮助中国受害“慰安妇”向日本索赔。目前,日本受理的中国受害“慰安妇”索赔案有4件,她参与了其中3件。另外,她还参与了十几件中国劳工对日诉讼案。) 8月12日中午1时,康健还在忙,我的采访时间一再延后。她说,几个老大爷(曾经的中国劳工)第二天要去日本开庭,她得安排好。下午3时许,老大爷还没有走,但康健已经不好 意思再让我等了。11年前,一日本律师改变了她的路 1995年前,康健曾多次萌发过代理劳工和慰安妇对日索赔案。1995年,她参加联合国第四届妇女大会,在和日本女律师代表的座谈会上,日方代表大森典子提出议题单子上没有的内容,就是要给中国海南“慰安妇”诉讼提供法律援助,希望得到中国律师帮忙。 日本律师为什么要为中国受害者提供免费的法律帮助呢?后来,康健看到他们已经拟好的起诉书,又对情况做仔细考察后,才消除了疑心。“人家日本的律师竟有如此之举,我们中国的律师更应该这样做。”此后,这件事成了她律师生涯中的大事,她登记查实了1000多名劳工,参与了十几件中国劳工对日诉讼案。 对日索赔,败诉也是成果 说起60年前的事情,在世的中国劳工大多很平静,毕竟已经60年了,时间一直在冲刷他们的记忆和愤怒。他们现在的最大愿望是:“哪怕给我们赔一毛钱,证明他们错了、他们向我们道歉了。” 实现这个愿望谈何容易,康健参与的十几件对日索赔案全都没有结案。据相关资料介绍,世界各国民众在日本起诉的战争索赔案已达60余起,其中中国受害者起诉的有25起,至今无一胜诉。 2004年3月26日,日本新泻地方法院一审宣布中国二战劳工索赔案胜诉,这是日本法院首次明确判定日本政府与日本企业共同对在二战期间绑架中国劳工服苦役负有责任。目前,此案仍在二审中。康健说:“从法律和事实方面来说,我们应该能赢,但日本政府的态度很恶劣,有些日本法官有勇气和良心,有些却没有,所以这件案子的结果不好说。” 但是,康健认为,这些案件不能仅用输赢来衡量,“日本法院认定事实本身就是成果,败诉也是成果”。日本法院的判决书对日本人民来说,就是日本侵华的明证。 就像上海师范大学历史系主任苏智良教授所说:“我们重视结果,更重视过程,我们希望的是事实真相的揭露和正义声音的传播。我们对索赔前景不做过于乐观的估计,但是我们可以通过诉讼让法庭见证战争的罪恶,让日本正视其犯罪的事实。” 苏智良从1992年起研究慰安妇问题,他牵头成立的中国慰安妇研究中心,是中国目前仅有的一家慰安妇专门研究机构。 最大的困难是资金 两年前,康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人力和物力是对日索赔时他们遇到的最大困难。现在怎么样了?提到这个问题,她说,这些是老问题了,现在也好不到哪里去,“就这么挺着吧,也只能这么挺着。慢慢往前推吧,再难也走了十一年嘛。” 在日本打官司的开支挺大,中国受害者是不掏一分钱的,他们的花费主要在日本募捐。中国受害者的悲惨遭遇受到有正义感的日本人民的同情,300多名日本律师自愿结成阵容强大的“中国人战争受害者索赔律师团”,免费为中国受害者对日索赔做代理。日本一些著名学者组织“中国人战争受害者索赔支援会”,开展市民集会、报告会、签名活动等声援活动,都收到了不错的效果。 但打官司的资金仍是个问题。中国也有捐款,但是很少。“十年中只收到几千块钱,还是几笔再起来的。你想想……”说到这里,康健无奈地笑了起来。 中国劳工和慰安妇对日索赔牵动了她的大量精力,不仅每次开庭都要去几天日本,而且去之前还要做许多准备,“不是拔腿就走”。 “做这种事情不好用经济来衡量,付出的时间办没有办法计算。”目前,康健的工作要靠从事其他工作维持,接一般民事案件、做法律顾问,通过有偿服务来支持对日本诉讼。 希望在中国打官司 康健说,在日本打官司是一种无奈,但中国的法院不受理。“为何不受理?你得问法院。”她个人认为法院应该行使司法管辖权,没有理由不受理。 与日本律师相比,中国律师对战争索赔案的参与还远远不够。康健所在的对日本索赔的律师团只有十几名律师。不过,北京等地律师开始陆续参与这项公益事业。 康健能做的只是让自己尽一个律师的社会责任。我不知道什么让她如此谨慎,她说:“我没有必要评价我不能左右的事情,只在我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去努力。” 记者手记:民间对日索赔期待支持 1972年9月22日,中日两国签署了中日邦交正常化的联合声明,中国政府宣布“放弃对日本国的战争赔偿要求”。 但是,我们从未放弃对日本民间索赔。中国领导人曾多次在公开场合指出:放弃战争赔款的求偿权指的是政府权利,而非民间权利。 许多人关注康健,但她面前的困难仍然存在。也许人们在意的是她的精神,对日本的赔索并无信心,但康健并非精神斗士。 希望中国法律和法院能够支持对日索赔。尽管中国法律界人士曾分析诉讼时效、适用法律等,曾剖析国际法和国内法等,来证明中国二战受害者在本国可以起诉日本企业。但此事一直没有质的进展。 希望有爱心的人能够用资金或知识支持对日索赔。受害的是我们中国人,如果我们的热情连一些日本友人都不如,那倒真是让人痛心。(编辑:高力齐凯) 作者:路治欧 (来源:东方今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