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多么“合理”,歧视就是歧视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08日01:58 东方早报 |
在日前北京大学小语种招生过程中,该校外国语学院对男女生设置了不同的分数线。男生为:文科590分,理科619分;女生为:文科598分,理科636分;文理科女生分数线分别比男生高出8分和17分。这种做法引起家长的抗议和质疑,经媒体报道后更引起了很多的议论。 据《暸望东方周刊》报道,北大外国语学院副院长刘曙雄教授认为,北大这样招生 的初衷是,男少女多的学生比例显然违背男女协调的自然规律,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也非常不利。”而吉林大学外国语学院前院长于长敏教授提到,“许多老师都认为,总不能今后中国的对日外交都是女同志去干吧?”事实上,高校部分院系和专业学生性别比例失调的现象非自今日始。即便是在女生比例最高的上世纪70年代,北京大学和南京大学的物理专业本科女生比例,也只达到过42%和37%———而到了上世纪90年代,这两个数字下降到9%和8%。但我们从来没有听说任何工科院校降低女生进入这些专业的门槛来求得“男女比例协调”,更没有听到谁恐惧“将来是不是只能靠男人搞物理了”。 高校女生比例的大幅度提高,显然和中国从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实行独生子女政策有关。众所周知,当一个家庭有两个以上的孩子,男孩通常会优先得到教育深造机会;但如果独生子女家庭,那么在同样条件下女孩和男孩受教育机会应该是平等的。而现在正在高校就读、并受益于高校扩招的一代人,在我国日益对城镇户籍和沿海地区倾斜的招生模式下,独生子女应该占很大比重。因此高校女生增加,应该跟这一带学生的来源地结构和家庭结构有关,而不是高考的规则更加有利于女生了。 我同意刘曙雄教授关于“性别协调”的主张,但这个性别协调,应该涵盖一切专业、一切领域,最重要的是对两性一碗水端平。不能女生多了就是失调,男生多了就算正常,甚至女生超过1/5、1/3就天下大乱;更不能像杂文家鄢烈山先生日前说的“女生外交就只代表女儿国”,而我国从政府机构到企业,中高层管理者接近于全男班的结构,就理所当然能够充分代表一个女性比例48.4%的中国。 说到底,不愿意多招女生实质原因,应该是出于学生毕业后就业的考虑,接收单位普遍欢迎男生,女生就业相对困难。对于现在纷纷以学店自居的产业化高校,面对市场调整产品结构便成了题中之义。 有调查表明,来自农村的大学生就业率低于来自城镇的大学生,如果学校以这个为理由,提高农村学生的入学门槛,我相信像鄢先生这样有民权观念的论者肯定相信这是地域歧视。同理,因为女性(并非因为自身素质导致的)就业困难而提高女生入学门槛,这不仅是性别歧视,而且是性别歧视的马太效应。 不管出于什么理由,歧视就是歧视。对歧视的解释实在很简单———“不平等地对待”。公众其实很容易判断,北大招生事件中,有没有人被不平等地对待,而这个不平等,是否基于性别。 这么显而易见的歧视行为,当事人自我辩解尚可理解,社会舆论有多元的理解也属正常,但让人难以接受的是,《瞭望东方周刊》采访到国家教育部学生司司长林慧卿说,“男女平等、保护学生利益”是高考招生录取的基本原则。但各学校针对不同情况制定招生政策,并不需要经过教育部批准。“很多学校针对个别专业男女生比例失调的情况,将女生分数线提高,男生分数线降低录取,教育部对此并没作出统一的规定。” 这意味着,性别平等这个“基本原则”在我国并没有细则和程序上的足够保证,很可能在操作层面落空。面对或明目张胆或潜规则操作的招生录取中的性别歧视,至今仍只停留在媒体报道和公众讨论阶段,没有任何公权力准备对此有个说法或者实施管理行为。这才是北大招生事件最令人忧心的关键。 女性就业受歧视、男女生在专业兴趣和特长上有过大的分歧,这都是实际存在的问题。但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天天嚷着国际化的名校管理者或许应该真正扩展一点国际视野。据报道,30年来美国教育界一直在执行“女孩计划”,即针对女生的认知特点,采取适合她们的教学方式,弥补女孩在数理化等学科上的弱势,现在美国12年级女生的数学表现只较男生略逊1.33%。而美国《美国教育法修正案》、《性别平等法》,让女孩们在一开始受学校教育就能感受平等自由的性别氛围。在就业领域,越来越严格的反歧视和反骚扰的司法和舆论环境,让女性成为不可侵犯的群体。 那些担心男生在外语学习(或者其他方面)领域出局的教育者,如果他们真对教育本身有自信的话,那么就不要在孩子刚刚起步的时候一再唠叨女孩不适合数理化、男生语言能力不好,而是考虑如何因材施教,提高男生在语言学习上的兴趣和能力———而不是在起点上粗暴地破坏社会公平,进行名不正言不顺的“协调”。教育是激发人类潜能、开放未来、改变现实的动力,以教育者的方式解决教育本身的问题,或许来得更有建设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