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我们还能经得起几次失败(名笔)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08日02:59 人民网-江南时报

  不是我不明白,是这世界太奇怪!这边厢刚说了医改不成功,涉及到亿万人生命与健康的事,也没有人出来道个歉,承担一下责任,不过事情既然已经过去了,也就罢了。那边厢忽闻新的医改方案“已经上交国务院,等待最后批准”了(据9月7日《东方早报》报道),但到目前为止,仍未对社会公众公开。我就不明白了:北京市能不能放鞭炮都要在全体市民中征求意见,圆明园的湖底要不要铺塑料布都要听证,还得现场直播什么的,医改这样比天还大的事,怎么就这么放心地让“相关部门、专家学者”暗箱操作,一手包办了呢?

  虽然没有对社会公众公开,但还是有风声透出来。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医疗保险司副司长熊先军日前透露:“未来几年里,我国的医疗保险改革将按照先城镇后农村、先经济发达地区后经济落后地区、先正规就业人群后非正规就业人群,再次非就业人群的梯次方式推进。”目标是“到2010年,我国所有城镇居民将全部享有基本医疗保障”。至于农民的医保问题,则极其幸运地“已经成为政府医保改革的远期目标”(据9月7日《第一财经日报》报道)。

  看了熊副司长透露的新医改方案的原则和目标,笔者疑窦丛生。国家统计局刚刚公布“全国农村合作医疗的覆盖率只有10%左右,90%以上的农民属于自费医疗群体,而城市合作医疗的覆盖率则为42%”(据新华社北京9月6日专电)。面对这样的情况,新的医改方案究竟应该是突出雪中送炭还是强调锦上添花?一个国家的医疗保障制度如果不能覆盖她的大多数国民,能不能叫成功?我相信这都是些连小学生都知道答案的问题,但偏偏我们负责设计方案的“相关部门、专家学者”不知道,我觉得这件事实在是有趣的紧!

  在新的医改方案中,农民的“梯次”被排在最后。这样一个“梯次”,和农民在中国的人口比例不相称,和农民对中国经济发展的贡献也不相称,而仅仅和他们对决策的影响能力是相称的。中国的微妙之处也就在这里:由于农民人口众多且处于社会金字塔的底部,任何问题,只要在农民那里没有解决,就等于在中国没有解决。

  因此我坚决主张:医改新方案首先应该考虑农民。一个不首先考虑农民的医改方案,结果肯定还将是“不成功”。别跟我说国家没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报告说,计划经济时代90%以上的农民都可以享受医保。那时候比现在穷得多,而且“国民经济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那时候能做到,现在比那时候富裕多了,拔根汗毛也比那时候的腰粗,怎么反而做不到了呢?可见这种事情是非不能也,是不为也。

  我们的医改究竟要失败几次才能真正接受教训呢?我们还能经得起几次失败呢?

  郭松民,青年杂文家。

  《江南时报》 (2005年09月08日 第三版)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