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缘“飞天”靠创新——访国家一级演员袁慧琴(图)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08日06:51 河南报业网-河南日报 | ||
昨天,记者电话采访了袁慧琴。 记者:多年来,您一直在探索一条将戏曲与电视相结合的道路,所取得的成绩也有目共睹。不过也有人指责戏曲电视剧是在破坏京剧,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袁慧琴:新的艺术形式在产生发展的过程中有不同看法很正常。我认为京剧改革应该两条腿走路,继承传统这个基础打牢以后,就要推陈出新,这也是我们的责任。京剧已有200多年的历史了,没有探索没有创新就不会走到今天。 记者:舞台和戏曲电视中,演员的表演有什么不同? 袁慧琴:京剧唯美、写意,在舞台上表演高度夸张,一气呵成。影视写实,表演中更需要一些内在的东西。记得1999年,我第一次在戏曲电视剧《谢瑶环》中演武则天,刚开始一片茫然,心里没底儿,后来细心揣摩,在表演上既不完全戏曲化,也不完全影视化,风格介于两者之间,播出后反响不错。是一大批对艺术创新持宽容态度的观众鼓励着我走到了今天。 记者:这些尝试对您后来在舞台上的表演有影响吗? 袁慧琴:对我塑造人物形象很有帮助。演过电视剧再上舞台,我更加注重人物内心的刻画了。 记者:目前您在忙些什么? 袁慧琴:我正在向85岁高龄的李金泉老师学习全本的《金龟记》,这是一出很见功力、已经很久没人演过的全本老旦戏。老师生病已经说不出话了,只能用“啊啊”的声音和手势辅导我。我想把这出戏重新整理,去掉迷信的陈旧的东西,经过舞台的检验和锤炼后,把它拍成电视片。⑥2本报记者史晓琪 袁慧琴,40岁,曾获第21届中国戏剧梅花奖,擅演剧目有《杨门女将》、《红灯记》、《对花枪》、《李逵探母》、《岳母刺字》、《赤桑镇》等。 责任编辑:陈要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