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晶:我的电影始终都有观众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08日09:33 新京报 | ||||||||
1989年王晶导演,周润发、刘德华主演《赌神》,开创港片票房新纪录 「王晶出道以来共执导了近百部电影,监制150余部,制造了一千多小时的电视剧,自上个世纪70年代末以来,香港几代的一线明星几乎都与他合作过。他是产量最高的香港导演,却始终与奖项无缘;他的电影被称为最庸俗的超级烂片,但是却一次次地制造着票房的神话。王晶的事业巅峰期是在上世纪90年代,1989年导演的《赌神》让王晶一炮而红,由此 引领港产赌片的风潮,而且在当年创下了4000万港元的票房成绩。本报记者采访到了王晶,近距离听他讲述对自己作品的理解。王晶说,“我的电影也许被称为烂片,但是不管我拍了多少部,我的电影始终都有观众。”」
王晶表示自己从没想要改变。
1989年王晶导演,周润发、刘德华主演的《赌神》在当年创下了4000万港元的票房成绩,由此引领港产赌片的风潮。 《赌神》开创了一个票房新纪录 拍《赌神》的整个过程很轻松,尽管有人说这部片子引领了港产赌片的风潮,但对我而言一点压力都没有,因为我从来不会在拍片之前去想这部电影要达到一个什么高度。其实我拍摄的第一部电影里面就有赌片的元素,有骗局还有功夫,当然还有搞笑。拍《赌神》取得了一点成功也是把一些元素扩展得更充分一些而已。而且,当时的周润发是最火的时候,刘德华也正处于上升期,他们已经度过了拼命想获得观众认可的奋斗期,所以我们当时都把在一起拍戏当成是一次放松的机会,整天有说有笑,这一放松的心态从他们的表演中都可以看得出。影片拍摄得非常顺利,只用了2个月的时间,当时共投资1000万港元,不过票房成绩却达到了4000万,为我的电影开创了一个票房新纪录。 周润发身上有一点乡土味的小聪明 现在回过头来看这部影片,我觉得它并不是一部经得起千锤百炼的作品,虽然在创作上和商业操作上都很成功,但是如果没有向华强的支持,没有周润发、刘德华这样的当红明星,也许不会受到那么大的关注。 在这之后我的影片都会起用一些大明星,我比较得意的一点就是我能发现一个演员身上的潜力,我不否认我的眼光有独到之处。 比如周润发身上有一点乡土味的小聪明,刘德华始终保持的一份童心,周星驰给人不安分的狡猾的感觉,他们身上的独特气质都会被我用到影片里去表现,所以演员在与我合作时,对他们喜剧天分的挖掘都会给予我充分的信任。 我的影片中希望总是大于失望 我的电影一直被定位为纯搞笑电影,其实我不太认同这一说法。用搞笑达到愉悦观众的效果只是我的作品里的一个外包装。就像《赌神》,其实仔细想想这是一部挺悲的戏,周润发最后虽然打败了所有的人,但是能失去的他都失去了,他只能重新开始另一种生活。我拍过的《黑白森林》、《至尊无上》等影片其实也是很黑色的,但是我的影片在结尾时总是会带给人们一些希望的。这与我的成长经历有关,我在一个充满亲情的家庭长大,一直都挺拒绝社会黑暗的东西,它们的存在总是让我感到不舒服,所以我的影片中希望总是大于失望,娱乐搞笑的外包装也是基于此。 从没想过改变就是我的风格 这种心态也会带到我的工作中来,对我来说拍电影只是在认真完成一份工作,我绝对不会让自己陷入神经质的创作状态。拍了片子赚到钱,就会有人继续给你投资,然后我就可以从中摸索出一套商业规律,无论电影还是电视剧,我都会按照这个规律去做,从来就不会被所谓的艺术创作牵绊。 我的电影也许被称为烂片,拍了这么多部电影始终与奖项无缘,但是不管怎样,我的电影始终都有观众。我从来没有想过去改变,这就是我的风格,不然也就连风格都没有了。 现在年轻人的幽默我已经搞不懂了 不过人的想法也会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而改变,年轻时我拍的喜剧是比较个人化的,现在我已经50岁了,在拍片时会不自觉地把更多表现亲情的东西带入到影片中来。近几年我突然感到了一种悲哀,因为我发现,现在年轻人的幽默我已经搞不懂了,我就在想如果现在我还继续拍喜剧片,这些电影观众的主体群是否还能读懂我的幽默。所以现在我已经着手准备几部严肃题材的电影,也许就是将以往创作中隐藏的那一点点黑色悲伤的元素放大而已。对我来说这并不是一种转变,只是到了一定阶段就说一定阶段的话而已。 口述/王晶(《赌神》、《鹿鼎记》等片导演) 采写/本报记者 孙琳琳 ■《赌神》三部曲 《赌神2》1994
《赌神》的成功意味着续集的必然产生。《赌神2》说的是一代赌神高进(周润发饰)在经历过重重风浪后,看透世情,无心恋战,遂决定退出赌坛与妻子温柔(张敏饰)隐居法国大园林区,过安稳宁静的生活。但其对头仇笑痴野心勃勃,蓄意消灭赌神。 《少年赌神》1997
《少年赌神》是王晶以“人物前传”的方式用黎明演出高进的年轻时代,并由陈小春演出龙五,同时一举解释了高进的失忆症和好吃巧克力糖等第一集即已出现的谜团,成功地完成了《赌神》的三部曲。《赌神》一片出现时,曾以片中多样的赌术令观众看得目瞪口呆,但是本片在多年后推出,各式各样的赌术已在银幕上泛滥成灾,观众亦见怪不怪。因此,王晶在这部作品中改以人物关系作为其刻画重点。 ■电影笔记 怀念从前那股血液里的自信 一想起港片的黄金时代就会令我热血沸腾,四散着整个时代的意气风发,怀抱着香港那个城市的无限希望,那是少年时代的我所能想像和向往的最绚烂的世界。发哥、华仔、LESLIE,《赌神》、《天若有情》、《纵横四海》,那些从最原始的信心里生发出来的最商业的电影,像血管里流淌的热血一样充满温度与激情,拍击着你最敏感的神经。 当王晶说,我今年已经50岁了,那一刻几乎比看到发哥蓄着斑白的胡须出现时更无法预料地产生伤感,在如今常常回顾的那些上世纪80年代的港片里,王晶还总是以一副色兮兮的“淫贼”模样出现,时不时地还标榜着纯真的爱情去追求他“热爱”的邱淑贞。记忆里他似乎就一直是那个没心没肺的胖子,在市场繁荣的时候拍一堆烂片,在市场寥落的时候转去拍电视剧。 但是他竟然会说,现在年轻人的幽默我已经搞不懂了。 这样的话从王晶嘴里吐露,不知道是否更深层地印证了港片的黄金时代早已彻底地留在了上个世纪。 其实烂片的盘子有多大,旁敲侧击能说明的是港片的市场有多大。从不同的角度而言,一百部烂片里能留下一两部经典,或者是三两部热片带动起数百部烂片,例如当年的鬼片、赌片、武侠片,整个市场需要并且消化的其实是数以千计的烂片,整个电影工业的主要构成其实也是中间部分质量水准都一般的影片,这个部分的作品才真正反映了电影工业的水平和繁荣与否。而如今,港片萎缩的正是这个部分。 王晶之所以“服老”是因为这两年他拍的《黑白森林》、《瘦身》等等,认真也好敷衍也好,一到市场一律不灵,再挖空心思地想桥段或是冷嘲热讽,都不管用了。大制作、大阵容是现在港片几乎惟一的信心,《无间道》、《头文字D》、《七剑》都如是,但对市场的信心已经不在香港本土,而在内地。小制作、小成本是稳中求胜,例如尔冬升的《早熟》和《千杯不醉》或是《龙咁威》这样少数仍着眼香港本地市场的作品。但基本上整体对于港片的信心已经丧失掉了,现在的港片失去的是从前那股血液里的自信,从从业者到观众都在一种观望和不耐的状态中持续走低。 王晶说他老了,发哥要和斯琴高娃谈起恋爱,劳模刘德华倒还奋战在第一线,似乎要站到最后证明香港的不败。只是我们怀念的,仍然是高进的笑容和刀仔的帅。 □表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