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朱学恒:奇幻也要讲“文学”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08日09:43 新京报

  翻译《龙枪编年史》、《魔戒》成名,台湾“奇幻小说鼻祖”谈奇幻热

  朱学恒,1975年生人,因喜爱电玩、科幻而踏入奇幻文学殿堂的台湾“奇幻小说鼻祖”。他所译托尔金奇幻巨著《魔戒三部曲》曾在台湾畅销书排行榜上盘踞三个月之久,创下近60万册的销售纪录。后个人成立“奇幻文化艺术基金会”,一心致力于奇幻文化在华语地区的推广工作。近日,朱学恒就今年内地乃至世界的奇幻文学热现状,接受本报记者专访

  

朱学恒:奇幻也要讲“文学”

  朱学恒认为奇幻文学对文学性的要求要更高。本报记者郭延冰摄

  译“龙枪”开启华语奇幻文学

  新京报:1992年在台湾你最早为奇幻文学开设专栏,你所经历的奇幻文学的萌芽状态是怎样的?

  朱学恒:当时我在《软体世界》杂志上开设了专栏,名为“奇幻图书馆”,是台湾最早介绍游戏背后原创小说的专栏。显然,在以图片攻略为主的游戏杂志上介绍大段文字并不讨好读者,每次读者评选最想被淘汰的专栏,我都是状元。

  就这样苦撑了一年半,我翻译了“龙枪系列”、“基地系列”等科幻、奇幻作品,逐渐地培养了一定范围的读者群。

  新京报:有人说,由于你翻译了奇幻文学中的代表作“龙枪系列”,开启了台湾奇幻文学的风潮。

  朱学恒:1997年以前,在台湾奇幻文学的作品被归类于儿童文学,但游戏攻略书籍风靡一时,“第三波”出版社试水,找我翻译了《龙枪编年史》,但当时奇幻文学的固定读者还很少,因为无人高举奇幻文学的大旗。书一出版,我就跑去书店,伪装成读者,偷偷地把它从一堆电玩杂志中取出换到摆放文学书的专柜,或是趁人不注意再将它从底层移到与视线齐平的位置。事实上,因为翻译“龙枪”,我从台湾“中央大学”毕业却没有考上研究生。不过“龙枪”卖出2万套,成绩喜人。

  翻译《魔戒》赚750万元人民币

  新京报:1997年《魔戒》电影尚未开拍,你向出版社毛遂自荐,挺身翻译《魔戒》,为什么?

  朱学恒:在“水石”连锁书店读者票选的“20世纪最伟大的书”中,《魔戒》票数领先,而且在我心中它是奇幻文学的始祖。可是台湾市面上两个中译本的翻译水准都不高,明显看得出译者并不迷恋《魔戒》,我就想自己翻译。我先给“联经”出版社邮寄了一箱子我翻译过的奇幻文学,虽然我的专业是电机,但我是当时华语译者中翻译奇幻文学最多的人,我用实践经验说服他们。

  除此之外,我还策划了完整的营销方案,并承诺与《魔戒》同进同退,在销售出一万册之前,我一毛钱不收,卖出一万册,我再收版税。

  新京报:翻译《魔戒》不但使你一举成名,还为你带来750万元人民币的收入,使你提早13年完成了“40岁前成为千万富翁”的愿望,这个过程曲折吗?

  朱学恒:我承诺9个月翻译120万字,顺便瘦了40斤。那时每天6点起床,运动2小时后翻译到下午,睡完午觉,一路翻译到晚上,没有一天摸鱼打混。书首发是在2000年12月8日,“诚品”24小时连锁书店在午夜零点首发,比电影公映早一周。让我吃惊的是,我提早半小时去,买书的队伍排到一楼,零点5分时,200套已经卖完,其中很多都是当年读我专栏的读者。翻译《魔戒》使我一下赚到750万元人民币的版税,不过这是社会借给我的一笔钱,迟早要还给社会的。

  新京报:既然翻译是名利双收的事,为何要成立奇幻文化艺术基金会?

  朱学恒:要想推广一种新的文学种类,除了商业利益的驱使,还必须有一些非商业组织去扶持它。“诚邦”集团成立一个奇幻文学出版社,我担任策划,2002年,奇幻文学大肆流行,成为文坛不容忽视的文学流派。

  唐代传奇是东方奇幻文学鼻祖

  新京报:你认为东西方奇幻文学的差异在何处?

  朱学恒:西方奇幻文学的主角是在秩序中冒险,但东方奇幻文学的主角在对抗秩序。唐代传奇中的草莽英雄与富贾与贪官对抗都是最早的奇幻文学,甚至李白诗句中“一步杀十人,千里不流血”都带有奇幻色彩。

  新京报:你并不认为“西方只有魔幻,东方只有玄幻”,全球的奇幻文学各自特点是什么?

  朱学恒:美式奇幻以《魔戒》为代表,娱乐性强,游戏性强,也会增加历史感;德国延续童话色彩;法国的注重写实,爱情桥段丰富;日本的商业化程度高,注重视觉效果,作者和插画家捆绑在一起;韩国的受日式影响深,小说多无沉重的历史感。华语文坛的奇幻文学受制于网络的发展,要求一回回连载,流行口味重,忽略文学性。

  新京报:你认为2005年世界奇幻题材的作品为什么大热?

  朱学恒:奇幻文学的特点是门槛低,只要有想像力就好,就像读《魔戒》并不一定要了解英国骑士文化。近年,除了奇幻书热销,奇幻电影也卖座,像《魔戒》、《哈利·波特》、《蜘蛛侠》、《咒怨》的流行都是实证。

  为奇幻文学过度炒作现状进言

  新京报:有人说2005年是内地奇幻文学大热的一年,你看好什么作品?

  朱学恒:目前华语奇幻文学中值得注意的是《九把刀》,作者有说故事的天赋,感染力强。

  新京报:内地奇幻文学被出版社过度炒作,写手创作枯竭,存在河泽而渔的现状,你怎么看?

  朱学恒:出版社看中奇幻文学的市场潜力,签约写手写作,应注意从网络媒体到纸质媒体的转化,对文学性的要求要更高,可以加强读者的参与性,在包装插图上要更考究。另外,应出版一些魔怪辞典,西方神明这样的工具书,写手整日面对电脑,想像力是有限的,将从这些工具书中找到灵感。

  我希望奇幻文学的发展是高原不是高峰,有很大的成长空间。

  采写/本报记者 曹雪萍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