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油价推动汽车产业变局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08日10:10 每日新报 |
“节能”“微型”改唱主角整车企业即将重新洗牌门莉娜王健 8月下旬,全国各地加油站内的汽油柴油价格一起换了标签。“油价怎么又涨了?真还不如把车卖了呢!”这些是消息公布初始时各界的反应。但从这两个星期汽车市场的情况来看,国内汽车业界对于国内油价受国际市场影响上涨似乎早有心理准备,各方对此并没有产生太大反响———“该加的油还是要加的,该买车的也不会因为油价涨了钱就不买了”。 纵观这几年国际原油的价格,上涨的趋势仍很明显。作为高油价震荡波的一个首当其冲的受震体,中国的汽车界正在催化中悄然生变。“微型车”、“新能源”、“限小”等关键词,开始接踵登上中国的汽车舞台,唱起了车时代主角。 开车的有心理负担了 买车改选排量小的了 今年国际原油价格频繁上涨,在市中心上班的孙小姐天天盼望着地铁赶快建好,“这样的话,每天上下班就不再开车了,既省油钱还节省时间。”对于全世界的汽车消费者来说,高油价正在改变他们的生活方式,也在改变他们的购车观念。 记者从本市汽车经销商那里了解到,多数消费者并不太在意油价的上涨。但不容忽视的是,以往中国消费者把汽车看成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越是宽敞、排量越大的轿车越好销。随着油价的上涨,小排量和低油耗车型越来越受到关注。 夏利五站的销售人员表示,去年以来油价调整频频,市场已基本适应了油价的这种变动,尤其是经济型轿车,由于油耗本身并不大,油价小幅上涨,不会给车主造成太大负担。从今年年初开始,由于油价持续走高,国内轿车市场升温首先从节油的经济型轿车开始。夏利、吉利、奥拓等因为用油省,这几天看车询价的明显增多。8月份吉利销量10318台,再次创造销量过万台。骐达自上市以来,销售势头火爆,在多数专营店还没有样车的情况下,上市十天内就取得了订单1500份的好成绩。 与此同时,大排量的 SUV也面临严峻的考验。刘先生本打算买一辆 3.0排量的SUV,但油价不断上涨让他改变了初衷,购买了2.5L的奇骏。刘先生认为,“油价涨了,买车肯定要认真考虑。”观念的改变,为节能的SUV提供了更多的市场机会。 然而,对于30万元以下的中低档车消费者来说,购车时更关注汽车的油耗指标等行车成本了。一位销售人员告诉记者,一位客户看上了一款2.4排量的车,第二天改买了1.8排量的。车友表示,油价上涨让他们更关注各车型的油耗指标了。 高油价催生新能源 柴油车节能拔头筹 虽然,油价的上涨并没有给市场带来更多的不良反应,但从长远角度来看不可能没有后遗症。业内人士分析,全球石油资源供需矛盾将日益增加,多数国内厂家未雨绸缪,开发节能车型。 提到节能汽车,柴油车则首当其冲。目前,国内已经有华泰、一汽-大众等众多厂家推出柴油发动机的产品。柴油发动机以其传统的高可靠性、优越的动力性能、低油耗、低二氧化碳排放,在与汽油轿车同台竞技中处于领先的地位。做装饰生意的王先生帮记者算了一笔账,他开的是排量为2.9升的华泰现代特拉卡2.9CRDI。由于业务的需要,他每天都要开车在外跑 60公里左右,柴油车的百公里油耗在 8.5升左右,按照0号柴油每升4.11元计算,每天的油费大概为 21元左右,一个月( 30天)就是 630元;而同排量的汽油车,平均百公里油耗为11升,按93号汽油每升 4.28元计算,每天的油费要花掉 28元左右,一个月(30天)下来就是840元。这样算下来,同排量的柴油车比汽油车每月( 30天)可节省大约 210元左右,一年就是 2520元。 另外,“高油价时代”值得消费者关注的还有混合动力轿车。例如,一汽丰田将在年底推出的混合动力轿车“先驱”。这款车同时装有汽油发动机和电动机两套系统。平稳行驶时,由蓄电池驱使电动机单独出力,不再烧油。可节省更多汽油,并减少汽车尾气排放造成的污染。在当前油价飙升和空气质量日趋恶化的背景下,具有推广价值。 高油价“哄抬”成本 整车厂家利润下滑 与油价走势形成强烈反差的是,在近日陆续公布的汽车生产企业半年报中,汽车整车厂家净利润几乎都出现了大幅下挫。 记者从已公布的半年报中了解到,一汽、上汽、长安汽车等三家目前国内的重头汽车生产企业上半年净利润同比下降60%左右,昌河、金杯、一汽夏利等二线汽车生产企业业绩也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导致汽车生产企业利润下滑的原因除了汽车价格持续走低之外,更重要的是原材料价格的上涨。按照国家信息中心的统计,去年全球钢材价格上涨64%,原油价格上涨44%。 各汽车生产企业在半年报中也并不讳言这一点。汽车生产企业纷纷指出,由于面对市场竞争加剧和原材料、能源涨价等因素,企业将着力加强市场开发、成本管理等方面的工作。但整车厂和零部件企业应该是一个利益共同体,所以成本压力也需要双方共同来消化。某汽车生产厂的工作人员强调:“最近配套厂商没因油价上涨而提高供应价格,因为我们跟配套厂商签署了全年协议,因此油价上涨所带来的影响可能要明年才能显现出来。” 不过,汽车业界人士指出:“汽车生产厂成本上涨,企业利润随之下降,汽车企业比拼内力的同时,汽车业将难免陷入新一轮优胜劣汰的周期。” 本版撰文新报记者门莉娜本版摄影新报记者王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