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十年,佛山成全省第二个教育强市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08日10:50 南方日报 |
奋斗十年,佛山成全省第二个教育强市 9月12日,佛山将举行省教育强市的挂牌仪式。这是佛山三届政府奋斗10年的结晶。 8月27日,省督导验收组正式宣布,佛山市创建教育强市的各项指标,均达到了我省教育强市的验收标准。9月2日,省人民政府正式批文,标志着我省第二个教育强市正式产生。 省督导验收组希望佛山发展教育的经验能在全省推广,加快我省创建教育强省的步伐。三届政府齐心 十年奋斗不已 “感触最深的是佛山市委、市政府对教育事业的重视。”在佛山迎评期间,广东省教育厅副厅长、省督导验收组副组长刘育民道出了对佛山教育的最深印象。 早在1996年,佛山市就提出了创建“省教育强市”的奋斗目标。经过三届党政领导和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佛山在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民办教育、高校教育和社区教育等各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效。 省督导验收组在《佛山市申报广东省教育强市督导验收反馈意见书》中提到:近几年,佛山的各级党委、政府切实承担发展教育的责任,把为教育办实事列为主要领导干部任期目标和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带动了全社会关心教育,支持教育,为教育创造了良好的舆论、体制和政策环境,形成了“党以重教为先,政以兴教为责,民以支教为荣,商以助教为德,师以从教为乐”的良好氛围。 教育机构齐全 布局结构合理 督导验收组认为,佛山各类的教育机构较齐全,教育结构较为合理,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普通高中教育、中等职业教育、成人教育、高等教育、特殊教育协调发展。 近年来,佛山坚持义务教育以政府办学为主,社会力量办学为补充,非义务教育实行更灵活、开放、多样的办学体制和运行机制,形成了政府办学为主,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共同发展的格局。目前,该市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594所,占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总数的93.8%;公办学校在校生占义务教育阶段在校学生总数的92.3%。 对民办教育机构,佛山市政府一直秉着积极鼓励、大力支持的态度。今年6月,出台了《佛山市促进民办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并联合财政、人事、国土、建设、供水供电等部门制定了《关于设立民办教育发展专项资金的意见》等六条政策性文件,对用地、税收、水电费等优惠作出了规定。 撤并麻雀学校 提高教学质量 从2002年起,佛山市进行了中小学布局调整,撤并小学规模不足500人、中学规模不足900人的学校。截至2005年3月,该市共撤并中小学259所,共投入资金11.3亿元。目前,31个有教育管理功能的镇(街)已有27个建成教育强镇,中小学等级学校比例为小学73.1%、初中91.4%、高中100%市一级以上。 通过改造薄弱学校,撤并规模小、办学条件较差的的学校后,农村学校办学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目前,绝大部分农村中小学校舍宽敞明亮、设备设施先进。 佛山还把教育信息化纳入《佛山信息化建设总体规划中》,加快推进教育新化化建设的步伐。从1999年至2004年,该市财政投入向社会筹资共8.6亿多元,使所有学校实现了“校校通网络”,全市学生用计算机总数达9.72万台,(学)生(计算)机比达7.7:1,远远超过我省的平均生机比(我省的(学)生(计算)机比是50:1)。 教师待遇提高 多方选拔人才 佛山市政府对教育的重视还体现在不断提高教师待遇。例如,在佛山的欠发达地区高明市,教师除了没有与公务员等同的车补、电话费补贴外,其他待遇跟公务员等同。来自高明二中的朱老师说,2002年,他们学校老师平均工资约2万元/年,今年,他们的平均工资达到了4.3万元/年。 据悉,其他地区教师收入也逐步提高。去年,顺德区教师收入提高了8%,南海区提高了10%禅城南庄镇的教师不仅有了房补,而且收入也提高了7000元/年。佛山城乡之间、校级之间教师收入差距正在逐步缩小。 教师待遇不断提高,各区也逐步建立起教育系统内部的激励、竞争、约束机制,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2003年,三水区白坭镇实行了中小学结构布局调整后,对200多位教师进行了全员竞聘上岗。 荣誉不是终点 不懈追求更好 省政府副秘书长、省教育强市督导组副组长江海燕在总结会上充分肯定了佛山创建省教育强市的成绩和经验。 江海燕表示,佛山积极创建教育强市,对教育提出了“六个优先”(教育发展优先规划、教育投入优先安排、学校用地优先保障、教育人才优先引进、教师待遇优先落实、教育问题优先解决),为广东省创建教育强省提供了宝贵经验。但创建教育强市不是目的,而是手段和过程。佛山教育要继续在全省教育中发挥排头兵的作用,为广东建设教育强省作出新的贡献。 针对省教育强市督导组提出的建议,省委常委、佛山市委书记黄龙云表示,教育强市是一份成果和光荣,是过程和阶段性目标,佛山的全体教育工作者应该将今天的成绩看作是新的起点,看到佛山与全省、全国其他教育先进地区的差距,继续积极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而奋斗。 荣获省教育强市,佛山强在哪? 《自评报告》12项一级指标11项优 佛山成为省教育强市,究竟凭的是什么?什么样的城市,可以称作教育强市?此次教育强市的主要验收依据由省教育厅教育督导室制定的《广东省教育强市督导验收标准(试行)》,包括12项一级指标和43项二级指标。佛山在12项一级指标中取得11项优秀。 一级指标 教育地位 评定等次:优秀 佛山市委、市政府大力实施“科教兴市”战略,提出了发展优质教育,建立终身教育体系,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目标。到目前为止,该市5个区中有4个是省教育强区,31个有教育管理功能的镇(街道)中有27个是省教育强镇。 一级指标 教育财政投入 评定等次:优秀 近年来,佛山各级政府都实现了教育投入的“三个增长”。2002年,全市教育总投入33.42亿元,其中财政投入20.62亿元;2003年,教育总投入40.34亿元,其中财政性教育投入24.90亿元;2004年,教育总投入为46.55亿元,其中财政投入31.33亿元。三年累计教育总投入超过120亿元,其中财政投入占总投入64%。 一级指标 依法治教 评定等级:优秀 近年来,加大对民办学校的管理力度,建立规范的办学审批制度。实行教育收费“一费制”和“公示制”,多渠道、多形式让社会、家长知校情、参校事、议校政,监督学校依法治校。从2000年到2004年,连续5年内,佛山全市中小学犯罪率为零。目前,佛山市100%的中小学已经配备了法制副校长,102所中小学、幼儿园成为安全文明校园。 一级指标 师资队伍建设 评定等次:优秀 目前佛山市有广东省“千百万人才培养工程”专家培养对象3名、校长培养对象40名、教师培养对象293名。市、区两级分别评出市级骨干教师300名和学科带头人100名,以及一批区级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近三年,该市共引进地市级以上名校长5人、名教师69人,中小学共聘用外籍教师175人次。教师待遇不断提高,城乡之间、校级之间教师收入差距正在逐步缩小。 一级指标 结构规模评定 等次:优秀 从2002年起,佛山在全市范围内进行中小学布局调整,撤并规模不足学校及整合普通高中资源。截至2004年,全市撤并中小学222所,新建、扩建学校115所,全市中小学生人均校舍占地面积26.2平方米,建筑面积11.5平方米,中小学教育仪器设备总值11.3亿元。据统计,全市中小学有省一级学校135所,市一级237所,小学、初中优质学位分别达到62.9%和81.2%。全市所有的普通高中均已成为市一级以上学校,优质学位100%。全市的两所特殊教育学校均是广东省特殊教育试验学校。 一级指标 教育体制 评定等次:优秀 实行“区级规划,区镇(街)共管”的机制,明确区、镇两级政府的职责。从根本上解决区域分散,办学水平不高的问题,优化了教育资源配置,同时调动了各级办学的积极性,发挥政府办教育的最大效能。佛山市政府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民办教育的发展,加强对民办教育的宏观管理。 一级指标 科研课改 评定等次:优秀 目前,佛山市立项和参与的国家级、省级科研课题分别有199项和220项;批准立项的市级教育科研课题有437项,涵盖高教、普教、幼教、职教、成教等各个教育领域;区级教育科研课题有583项。据统计,“十五”期间该市获广东普教教学成果奖、教育创新奖、教育科研成果奖、教育管理科研成果奖等省级科研成果奖共81项。 一级指标 教育强区强镇强校 评定等次:优秀 把创建教育强区强镇作为建设教育强市的基础性工程,落实“以县为主”,“区镇共管”的管理体制。该市五区中,禅城、南海、顺德3个区100%的镇已建成省教育强镇,三水区80%的镇已建成省教育强镇,高明区25%的镇已建成省教育强镇。教育强镇总数占全市总镇(街)数的87%。 一级指标 普及程度 评定等次:优秀 3-6岁幼儿入园率:城区95%、农村80%以上;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达95%;初中阶段入学率达99.9%,小学毕业生升学率100%;高中阶段入学率:城区95%、农村90%以上;普通高中升学率达90%以上;基本解决了流动人口子女的就学问题,保障了流动人口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一级指标 一机两语 评定等次:优秀 1999年至2004年,佛山市财政投入和社会筹资共8.6亿多元。100%学校实现了“校校通”,中小学(含民办)100%按规定配齐计算机教室;303所学校建成了校园网;431所学校建有自己的网站(页)。中小学拥有计算机9.72万台,生机比达7.7:1。 一级指标 设备设施 评定等次:优秀 佛山市中小学图书馆藏书超过1937万册,中小学生均图书达25.9册。其中高中生均图书43.04册,初中生均图书25.7册,小学生均图书23.1册。音乐、体育、美术、卫生器材达到国家和省的要求,分别为97.4%、97.1%、96.4%和95.3%。 一级指标 社区教育 评定等次:良好 近年来,佛山市逐步形成了一个以职业学校和镇(街)成人文化技术学校为依托的大规模的教育培训网络。该市共有镇级成人文化技术学校39所,其中省级示范性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17所,市级18所,区级4所,100%成人文化技术学校上等级。禅城区、南海区、顺德区被确定为广东省省级社区教育实验区。 创新扶贫助学机制 促进教育公平 确保低保家庭子女顺利完成学业 又是一年开学时,佛山市9月1日起实施的扶贫助学新机制落实情况如何?近日,佛山市教育局局长冯彦荣点击扶贫助学保障体系的“三个落实”。 资金落实—— 4000万元确保低保家庭学生入学 按照去年预测,今年佛山市低保家庭学生有1万4千多人,比去年略有增加。对此,佛山市政府设立了扶贫助学专项资金,资金来源以政府财政为主体,并接受社会捐赠。今年对低保家庭学生的财政投入约4000万元,比去年增加200多万元。 对就读本市学校的低保家庭新生,铺设“入学绿色通道”,一律实行先入学后核实并及时采取助学措施的办法,切实做到不使一个学生因家庭贫困而辍学。对就读佛山市以外学校的低保家庭新生,保证开学前将助学金送到学生手里。目前,第一批600多名佛山市外就学学生已经领到助学资金。 体系落实—— 完善学业学费“两条龙”体系 新的扶贫助学保障体系,建立了从小学一年级直到大学毕业的学业“一条龙”,和从学杂费到生活费的费用“一条龙”保障体系,确保1万4千多名低保家庭学生顺利完成从小学到大学的学业。 根据新机制的具体实施意见及标准,低保家庭学生中,就读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和普通高中的,免收书杂费和学杂费,并补助生活费;就读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按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基本收费标准给予资助,并补助生活费;就读全日制普通或成人高校,给予第一学期学费及路费资助。此外,各区还根据各自的实际,制定其它扶贫助学措施。 公平落实—— 非户籍贫困学生入学得到保障 佛山市采取以公办学校为主、民办学校为辅两条腿走路的方式,基本解决了非户籍常住人口子女的就学问题,保障了非户籍常住人口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除此之外,工会、共青团、妇联等机构也根据实际情况提出资助办法,尽全力资助非本市户籍的贫困学生。 据统计,去年佛山市非户籍常住人口子女中,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在校人数为10.12万人,占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数的16.3%。其中7.53万人入读公办学校,2.59万人入读民办学校。 专题撰文 本报记者 姚艺曲 李晓玲(除署名外) 图: 佛山教育事业掀开新篇章。 资料图片 夯实教育基础,孩子将拥有更灿烂的未来。 郎树臣 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