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收入者何以缺乏“既得利益感”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08日11:23 中国宁波网-宁波晚报 |
曹林 最新一期《国际先驱导报》的一则调查很有意思:很少有人承认自己是中国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既得利益者,而且那些实际上的既得利益者也不快乐。他们甚至表现了集体性的郁闷,政治精英为人际焦虑症困扰,商界精英身心疲惫,文化精英累于喧哗(前日《国际先驱导报》)。 从总体性资本的流向看,把这些高收入者称作改革的既得利益者一点也不“栽赃”,可为什么他们不承认自己是既得利益者,又为何集体性地表现出了“不幸福感”? 对此,笔者首先想到的是“既得利益者”这个词在我们语境中的“道德审判”意味。应该说,在一个创富规则严密、从而贫富差距不是太大的社会中,“既得利益者”是一个值得自豪的身份。因为在共同的规则下,我能够获得更多的财富,汲取到更多的资源,成为“既得利益者”,这表明我捕捉机会和创造财富能力的超群,表明我付出了更多的努力。最关键的是,大多数人都能在规则下有机会成为“既得利益者”,身份的开放决定了符号所指的褒义。 而在我们语境中就不一样了,权力寻租和权贵掠夺的普遍存在,社会在追逐财富上缺少共同遵守的规则,所以贫富差距拉得很大,很小一部分人才能通过灰色途径(权力腐败、关系网、购买权力等等)成为“既得利益者”。这种“既得利益者”的身份是封闭的,少数人成为得益者,大多数人心中是“相对剥夺感”和“实在剥夺感”。这种环境必然造就了“既得利益者”这个词在我们语境中的“道德审判”意味:“既得利益者”不是通过合法的创富而获得资源,而是通过掠夺集聚了本应属于大多数人的资源,即“你所得乃我所失”。 这种对“既得利益者”带着强烈“道德审判”冲动的现实语境中,有几个人敢承认自己是既得利益者?最务实的态度就是“闷声大发财”。再看另一个问题,不承认既得利益者也就罢了,为何还集体性地表现出了不幸福感?笔者以为,问题还出在创富规则的不健全上。 一个基本的常识是,只有一个健全的规则,才能给人带来稳定的预期,而只有一个稳定的预期,才能给一个人带来恒久的幸福感。而就目前国内的“既得利益者”而言,他们中很多人的财富并非通过合法规则取得,未来是否能守住财富?预期的不稳定自然带来集体性的郁闷。而那些通过规则合法取得财富的既得利益者,也因为规则的不健全,对未来充满悲观,此所谓无恒产者无恒心也。 还有一类既得利益者,心中会存在一种“受迫害想象”———因为自己既有的财富是通过灰色手段获得,规则未健全之前,他会想象别人也会这么做,弱肉强食,大鱼吃小鱼,会有更厉害的人通过灰色手段掠走自己的既得利益———这种“受迫害想象”加剧了郁闷的蔓延。 写到这里,笔者突然明白了一个道理:中国的富人对慈善事务为何总是那么消极,跟这种对自身财富的悲观关系非常密切。自己的财富都那么不确定,哪会想到送给穷人?自己都不快乐,怎么会想到让别人快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