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餐饮名牌该让谁蒙羞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08日13:34 信息时报 |
近日,有人盗用中国消费者协会、中国商业联合会、中国烹饪协会、中国商报社四家单位名义,在社会上开展“放心消费餐饮名牌”优秀企业评选活动。而中消协有关人士称,从未开展过此项活动,也从未授权任何单位和个人开展此类活动(9月6日《信息时报》A16版)。种种信息表明,这又是一起盗用有关部门名义行骗的不法活动。 如此假冒有关部门或者行业协会的名义,搞假评比、假评优、假认证的行骗行为不断 发生。前不久,在某省会城市,骗子打着省质检协会的招牌,向一大型商场颁发“质量合格单位”铜牌,并索要3000元评比费。但是,该商场从未参与这一虚无的评比。结果,漏洞百出的骗子在媒体曝光下原形毕露。此类现象之所以频发,当然有多重原因。譬如,行骗者的明目张胆,行业协会与商家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一些商家投机取巧为这种假象提供了生存空间等等。但是,所谓苍蝇不叮无缝的蛋。从根本上看,为如此行骗提供生存空间的,当是时下几近泛滥成灾的各种评比、评优和认证。 君不见,大凡商业场所,多挂有若干这样那样的铜牌,什么“质量信得过”、“优质单位”、“诚信单位”、“经营先进”等等。在这些铜牌的背后,是不同的主管部门、不同的行业协会、甚至主管部门下属单位成立的协会等,不同级别、不同方面、不同范围、不同性质、不同阶段的评比、评优和认证。在这种情况下,商业企业和消费者已经搞不清楚哪个评选更重要、哪家的认定更权威,甚至搞不清楚到底谁有权进行评比和评优了。于是,一些骗子混水摸鱼也就成为了可能。 所以,在对行骗者依法打击的同时,我们名目繁多的商业评比、评选,也要进行深刻反思。其实,对于一个大众行业,按照行业标准进行一个系统的认证基本就足够了,没必要公公婆婆都站出来指手画脚。如此,一方面可以提高认证的公信力,树立公众的消费信心;另一方面,使行业经营更具可比性和可查性。只是,一些热中参与其中的部门或者协会,要放弃一些参与利益。这对那些边缘、无益的评比评优,以及对骗子的不法行径是一个难堪的反讽。(来源:信息时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