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超女,“复制”也是生产力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08日19:18 现代快报

  “超级女声”这个热门词语牵动了众多商家敏感的神经。武汉一商人一口气在服装、玩具、体育用品、装饰品、糕点食品等多个类别商品上申请注册“超女”商标。据说南京的商人在注册了“小李宇春”商标后,其他的超女名字“笔畅”、“靓颖”、“何洁”等一系列商标被一些企业和个人火热追捧着,甚至“柯楠”居然也要成为床上用品了。

  上海天娱传媒董事长王鹏前段时间接受采访时表示,“我们是超级女声这个品牌的所

有者。”由电视产生的收益并不是天娱传媒的着眼点,其重点操作的领域在于“超级女声”品牌延伸的产业链。今天这么多搭乘超女快车的企业和个人,将来会不会成为王鹏的被告?但愿是我个人杞人忧天。

  超女现象及其带来的社会影响和产生的附加值,让很多人瞠目结舌。其实从本质上来讲,超女就是一个精心策划、多方打造的娱乐产品。执着可爱的选手、忽而言辞刻薄忽而温情脉脉的评委以及狂热的观众,都是参与和制造者。主持人巧妙地推波助澜,无情的PK加上短信决胜负,吸引了巨大的电视消费者群体参与到产品制作过程中。这种互动营销的特点,有力地煽动了电视消费者的消费欲望,这才是超女节目成功和轰动的本源。

  我们知道,“超级女声”源自英国的“流行偶像”和美国的“美国偶像”,作为全球电视选秀类节目的鼻祖,“流行偶像”捧红了一批英国乐坛新人。依靠“流行偶像”发家致富的这家英国公司,从2001年开始已经在全球30多个国家制作了本土化的同类型节目。其中,光是凭借“美国偶像”节目一项,就已经从福克斯娱乐集团的口袋里掏走了超过7500万美元的授权费用。

  超级女声这档节目虽然已尘埃落定,但是节目带来的影响还在延续。无论是节目还是产品,无论是商标还是唱片,复制无处不在,“复制”也是生产力。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