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三晋“零突破”的人——记山西师大教授、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胡卫平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10日03:47 山西日报 |
8月中旬,记者拨通了胡卫平的电话,约定了第二次采访时间,这是相隔一个多月后记者再一次联系上他。他,实在是太忙了。 他就是山西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所长、教育与心理科学学院院长、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胡卫平教授。他还是山西省高等学校青年学术带头人,山西省重点建设学科“课程与教学论”学术带头人,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博士生导师……比他的职务更耀眼的是他 的学术成就,尤其是他在教育思维和创新能力方面的研究实践和论文,被收录到享誉国际的SSCI源刊物,实现了我省在此领域“零”的突破。起跑:向着世界目标 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与进步的永恒主题,更是21世纪国际间竞争的核心。如何培养思维活跃、创造力强和敢于求真的人才,是我国教育界面临的全新课题。有着多年教学经验和深入思考的胡卫平,在“起跑”时就将学生创造能力的研究和培养作为自己的主攻方向。自1998年始,他就不遗余力地潜心于中小学生思维、创造力发展与培养研究。目前,他已出版专著四部、教材四部、在英国《国际科学教育》、澳大利亚《科学教育研究》及国内《教育研究》《中国教育学刊》《心理科学》《心理发展与教育》《中国教育报》等国内外著名刊物上发表论文50余篇。 胡卫平在科学思维及创造力的研究方面,已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在国际上有较大影响,他自行研究设计的创造力测量表,已被诸多研究者采用。他更是我省第一位在SSCI源刊物上发表论文的学者(已发表2篇)。国内教育界专家林崇德、冯忠良、阎金铎教授和英国创造力学会主席安娜·克拉夫特教授、著名教育家菲利普·阿迪教授对他的研究均给予了高度评价。 更为难能可贵的是,他始终坚持将自己的研究成果转化为教学实践,在课堂教学中尝试推广运用。他带领研究生们共同研究开发出了供小学、初中、高中使用的旨在培养学生思维与创造力的活动课程。该课程在不增加学生学习负担,不占用学生业余时间的前提下,已在临汾九中、师大实验小学试行近两年,受到了师生的普遍好评,老师反映学习这门课的学生学习成绩有明显提高。新加坡的创造性思维研究专家张淑长,更是对此课程赞不绝口,并希望能在新加坡推广。 胡卫平取得如此丰硕的研究成果的秘密是什么呢?他的恩师、影响胡卫平人生道路的田世昆教授给我们解了谜。他说“胡卫平能有今天,就在于他特勤奋,善思考”,“他善于选择和抓住时机”,“能够在教学中积极思考,而不是盲目实践”。 加速:凭借勤奋执着 在采访过程中,胡卫平的勤奋执着,几乎是所有被访者共同的话题: 因为勤奋执着,他赢得了学生的广泛好评; 因为勤奋执着,他白天上班,晚上坚持学习、写作到深夜; 因为勤奋执着,他在不到2年的时间内,完成了硕士课程的学习和毕业论文,还通过了国家出国留学考试; 因为勤奋执着,他在自己没有教育学、心理学基础的情况下,在不到3平方米、没有窗户、阴暗潮湿的地下室刻苦学习,跨专业考取了教育学硕士、心理学博士。 因为勤奋,他在两度出国进修学习时,从不出去旅游、打工,而是潜心学习。回国时,带回的几乎全部是书和复印的资料……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胡卫平对于教育教学事业的热情和不懈努力,很快得到了社会的认可。2001年,他被山西师大破格晋升为教授;2003年,获山西省高等学校师德师风先进个人,并获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今年,又荣获山西省五一劳动奖章。 现在,身为研究生导师,两个硕士点的学术带头人的他,更是忙忙碌碌,勤勤恳恳,没有节假日地工作着。每次出差回来,一下火车就风尘仆仆地走进教室给研究生上课。师大的教师们对记者说,胡卫平办公室的灯光,经常晚上11点多还亮着…… 在他的影响和感召下,他带的研究生及课程与教学研究所的年轻教师,纷纷以胡卫平为榜样,刻苦努力,积极拼搏,两年内有4名教师考取博士,而且所有人员都致力于教学科研工作,基本上每个教师都有研究课题和公开发表的论文。 胡卫平以他特有的人格魅力、优秀的个性品格,有力地影响和带动着师大年轻学者的成长和发展。 终点:永远向前奔跑 如今,胡卫平已是师大最年轻的教授之一,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博士生导师,师大两个处级单位的负责人。这一切,在普通人看来可谓功成名就,该是歇歇脚的时候了,可胡卫平反而像拧紧了的发条,毫不松懈,更为努力地工作着。 在科研方面,他频频发表高质量的研究论文,科研考核总分一年比一年高。据记者了解,学校对教授的科研工作量要求为每年40分,而胡卫平在2002年的科研工作量为512分,2003年为786分,去年则高达1153分。在搞好科研的同时,胡卫平还积极参与各项社会事务,服务社会,回报人民。他既是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又是山西省人民政府督学,山西省基础教育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山西省普通高中示范学校建设工作专家组成员。他为省教育厅承担了大量的咨询和研究工作,对全省县级教育资源的整合、中学学校评价体系的建构、教材的评价以及全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等问题,出谋划策,提供了诸多的思路和构想。 胡卫平还是各高等院校和10多所中小学校的“高参”和顾问。每年,他都会安排一定的时间到各个学校进行咨询和指导,为各学校的发展、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师素质的提升提供帮助与指导。如此的忙碌劳累,只因为他觉得“社会需要我”,他说:“基础教育阶段是最关键的时期,每个学生,每个家长都十分关心这一问题,我希望尽自己的努力能为他们做点事情。” 如今,胡卫平又在雄心勃勃地为下一步的发展远景做规划,他希望能把研究再做得深入细致些,能更具有操作性和实践性,同时借助一些心理诊断和治疗的方法,能够大面积地有效地帮助那些学习不良儿童,促进其创造力的发展,培养提升其学习效果和质量。 本报记者杨木林 张隽波(来源:山西新闻网 山西日报网络编辑:徐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