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宛西制药的系列报道之五 宛西制药的“三农处方”——宛西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的富民之路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16日07:35 河南报业网-河南日报 |
我是在农村长大的,能为农民办点实事比吃山珍海味要受用得多。 ——宛西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孙耀志 “三农”在我心 有专家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典型的中国特色之一。‘三农’问题解决了,中国的问题就解决了一大半。” 同样,作为一个农业大省,我省9700万人口中,有7000多万人分布在农村,而富余劳动力就有2800万人。“三农”工作是全党、全局工作的重中之重。而三农问题中的核心问题是增加农民收入。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是农村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去年以来,省委、省政府采取多种措施,大力倡导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以缓解农村人多地少、收入增长缓慢的矛盾,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实现城乡统筹发展。但新的问题是,如何增加留守在农村的部分劳动力的收入? 知道宛西制药,很多人是从“月月舒”妇女用品开始的,而记者在西峡厂区采访孙耀志时,听他说得最多的一个字眼算是“农”字。 “我是在农村出生的,是农民的后代,我最关心的是“三农”问题。”孙耀志说。 早在2003年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期间,首次当选全国人大代表的孙耀志就在会上提出了《解决“三农”问题工业企业责无旁贷》。2004年,国家出台的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更给他带来了解决农业问题的信心和思路。他认为,解决“三农”问题表面上是政府的事,但要落到实处,工业企业却是要承担起责任的,尤其是和农业资源结合得比较紧密的企业,应该切实推进农业的产业化经营,为农民增收做出贡献。 孙耀志认为,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劳动力的就业格局正发生着重大变化,农民的收入增长来源也日趋多元化、多样化。丰富农村经济的内涵,要将企业发展和带动农民致富并举。“对我们宛西制药来说,就是将‘粮农’变‘药农’,把‘富余’劳动力变为‘富裕’。” 50万“粮农”变“药农” 西峡是河南南阳盆地西部的山区小县,农业人口40多万,过去的生产方式以粮食和水果等种植为主,尽管中药材是传统的资源优势产业,但由于农民不了解中药材的现代种植和管理技术,又缺乏产业经营的渠道,导致中药材质量低下,经营低效,很多农民不得不放弃药材种植,只能从事根本没有优势的粮食等作物种植,结果只能是“顾了肚子”,但不能“鼓了腰包”,有的甚至连温饱都成问题。 “农民守着金山吃不饱,而宛西制药要扩大规模却收购不到足够的优质药材,这种现象让人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啊。” 为了改变这种现状,孙耀志琢磨出了帮助农民从“粮农”变为“药农”的“良方”:从1998年开始,投资3000多万元,专门成立了张仲景中药材有限公司,在西峡的伏牛山腹地的5个乡镇建立了20万亩山茱萸生产基地,公司为农民无偿提供种子、原辅材料和技术员,对农民进行种植现代药材的培训和辅导。这样,农民种植的药材就可以由公司进行合同收购,建立起了相互合作的良好关系。 几年下来,西峡县为宛西制药从事药材种植的农民达到20多万人,超过了当地农业人口的一半。这些农户年收入少则几千元,多的一户超过20万元。这些药农不但实现了脱贫,而且有相当一部分已经过上了小康生活。据透露,仅2002年,宛西制药付给农民的药材款就达到1.5亿元。 西峡县寨根乡方庄村农民潘茂璋种药种出了名堂。几年前,他一家几口人还挤在两间破草房里,现在已经住进了两层小楼,家里的摆设也颇具现代气息——彩电、冰箱、洗衣机一应俱全。据潘茂璋介绍,自从与“宛西制药”山茱萸基地签订合同后,她种了1000多棵山茱萸,年收入四五万元。 “现在村里已没有人种粮了”。潘茂璋告诉记者,从种到管理全由宛药公司技术人员负责,她只负责看管和采收。“很省事,不用操心!” 也是在西峡,石界河乡通渠村张国根兄弟俩,一个74岁,一个72岁,体弱多病,不能干重活,一直是村里的五保户。他们自从选择种天麻这个项目后,一年一个台阶,一年一个变化,眼下种天麻收入达到五六千元,实现了脱贫致富,俩老汉主动向有关部门申请,不再当五保户了。 利用企业的先进技术和管理优势,加上中药材基地的资源优势及农民种植的成本优势,宛西制药推行的这种“公司+基地+农户”模式,不仅给企业所在地西峡的农民带来了巨大收益,还把这一模式推广到了外地及外省。在河南的焦作和信阳建立了山药、地黄和茯苓基地,在福建和安徽省建立了泽泻和丹皮基地,分别与这些地方共30万农户签订了收购合同,并与他们签订了30年不变的保护价收购合同,为当地农民脱贫致富做出了贡献。按照宛西制药的战略规划,到2010年,其产值达到30亿时,可带动200万农民脱贫致富。 更引人关注的是,G A P 基地建设,使一些地方的穷山恶水变成了宝山、宝水。西峡地处南水北调中线源头——丹江口水库的上游,是丹江口水库的水源地,20万亩中药材基地建设使西峡森林覆盖率提高了3.8个百分点,对改善区域生态环境,确保南水北调水质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已引起各级环保部门的重视。 基地建设推动企业发展,企业发展带动地方繁荣。目前,宛药年上缴利税超亿元,占地方财政收入的一半;基地20万药农,占地方农民的一半;宛药员工6000多人,占地方职工总数的一半,这“三个一半”的“宛药现象”,使西峡逐步发展成为一个稳定、繁荣、百姓安居乐业的新西峡。 宛药值得涉农企业学习 5月24日,省委书记徐光春视察宛西制药公司。 在听取了董事长孙耀志关于企业目前运营情况的汇报及下一步打算后,徐光春书记兴致勃勃地说:“今年宛西制药双喜临门,企业被评为全省明星民营企业,老板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可喜可贺。宛西制药在自身发展中带动了中药产业发展,带动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既对财政有贡献,又对社会有贡献,带动粮农变药农,这个龙头企业大有希望。”他说,宛西制药用工业理念指导农业生产,用工业利润支持农业发展的做法值得全省涉农企业学习。并希望宛西制药做强做大,成为河南省乃至全国中医药行业的巨头。 “我是在农村长大的,能为农民办点实事比吃山珍海味要受用得多。”孙耀志用这句方言表达了对农民的朴实而热烈的情感。他也许没有来得及从更深层考虑自己和企业的努力对解决当前中国“三农”问题的价值,但研究中国“三农”问题的专家学者却注意到了,他们认为,孙耀志和宛西制药找到了解决当前中国“三农”问题的一剂良药。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部研究员崔传义接受采访时说,宛西制药公司所在的河南西峡,有一半农民摆脱了传统的粮食种植,利用当地优势的自然条件,为企业种植中药材,成了企业原材料生产的供应商。这种新型的生产方式使农民既没有脱离土地,又没有脱离种植业,但却脱离了经济附加值低的粮食种植,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农民。这种方式把农业资源进行了工业化的开发和对接,土地和劳动力都成为工业生产的生产资料。工业企业利用当地优势的农业资源,包括低成本的土地和农村劳动力等,实现了企业发展的资本积累,进一步壮大实力,从而为农业提供了更好的发展条件。这样,就实现了工业和农业的良性互动和循环发展。 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社会学所王春光研究员说,宛西制药的做法和温州、苏南等最大的不同是真正让农民不离“土”,把土地作为农民进入市场经济的基本载体,实现了土地生产的商品化。这种做法和一般的“公司+农户”也明显不同,不是简单的“订单农业”,“你种我收”导致公司“旱涝保收”而使农民没有保障。宛西制药是把企业利益和农民利益高度结合,在共有中药材生产基地资源的前提下,企业独有市场渠道和组织能力,而农民独有土地资源和富余劳动力,优势互补,谁也离不开谁。这是市场经济条件形成的新的生产关系,实现了农业资源的工业化,促进了农村的城市化,带动了农民的产业工人化。 “农业产业化”是当前理论界普遍使用的一个词汇,但有专家指出,农业本身就是一个产业,和工业、商业等一样,谈不上什么“产业化”问题。所谓“产业化”实际上就是“工业化”,把农业和工业对接起来。因此专家认为,河南宛西制药的“农业产业化”,准确地说就是实现了“农业工业化”,这是当前研究解决“三农”问题的新的思路。本报记者田宜龙责任编辑:陈要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