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国感到踏实(图)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23日06:09 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 ||
今年6月一条消息吸引了我们的视线。武汉大学以百万年薪面向全球招聘国际软件学院院长,留美博士周怀北走马上任后,却只要求特聘教授待遇。百忙之中,周教授接受了我们的采访。 周怀北,湖南湘潭人,吃菜就怕不辣,为人爽直热情,治学严谨踏实。1990年他赴美攻读博士学位,10年后才第一次回国,两年后举家迁回武汉,2005年41岁的他竞聘当上武汉大学国际软件学院院长,同时婉拒了学校的百万年薪。 一年半回了五次国 1990年周怀北赴美攻读马里兰大学无线电物理博士学位。2000年在出国10年后,第一次回国,他惊异于国内的变化。此时他刚去美国时的梦想都实现了:进入中产阶级,有车有房,有两个可爱的孩子,但他与许多留学生一样在这个阶段感到迷失:没有新目标,个人能力也几乎只发挥了1/3。 在之后1年半的时间里,他回国5次。充满活力,充满机会的祖国强烈地吸引着他。2002年他说服妻子,卖掉房子和车,带着两个年幼的孩子回到了第二故乡武汉。 对留学人员来说,进大学是人生的第一个转折;留学是第二个转折,回国则是第三个转折。到底自己适不适合回国、回国做什么、怎么做、期望值是多少、将来能不能取得成功?周怀北的答案是:回来是因为中国需要我,这里有我的机会、发展空间。 两年时间内,周怀北创办了一个高新技术研发中心,聘请美国29个博士为中心顾问,其中3人是美国科学院院士;在担任湖北省留学人员创业园主任时,一年时间吸引20多家高科技企业入驻;任武汉大学教授时,指导20多个硕士和博士研究生,从事无线通讯和软件工程方面的研发。2005年,周怀北与30多名海内外优秀学者竞聘,经过严格的专家评审和面试,当选武汉大学国际软件学院院长。 一百万元是一种激励 武汉大学以百万年薪对全球招聘国际软件学院院长,周怀北上任后主动申请调整薪金,只享受特聘教授的待遇。他坦率地说:“人民币一百万,在美国不算多,在国内外企谋职也能赚到这个数。但是我在学院刚刚就职,付出的时间和努力与百万薪金还不匹配。办教育也要讲成本核算,薪酬标准必须与创造的业绩相符。百万年薪在我看来可以作为一种激励,我会争取有一天我创造的价值能与一百万相配甚至更多,因为办教育是综合系统的过程,靠的是一个团队,而非一个人的力量所能实现。” 回国创业更让周怀北感到踏实,因为这里需要他,能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发挥潜力,实实在在做点事情。他说:“我是在归途中追寻目标,在创业中享受生活。”归来创业者最终获得的是一种事业的成就感,这种力量比一时的薪酬待遇更有意义。 周怀北还积极吸引海外精英回国创业,他兼任北美中国学人国际交流中心执行理事,2004年他作为优秀归国人员在第五届北美留交会上讲话时,华盛顿的演讲厅里座无虚席,许多留学人员站在过道上听他演讲。几年来,他先后吸引了数十名人才回国。在采访的过程中不断有电话插入,商量近期举行的华创会(华侨华人创业发展洽谈会)事宜。周怀北认为“国内的需求与海外留学生的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已基本得到解决,现在面临的问题是如何将已经回国的人才用好。”榜样的力量会吸引更多的鸾凤还巢。 现在是办教育的时候了 周怀北在美国大公司里工作多年,回国后没有开公司、进外企,却选择了教书、带学生。出身于教育世家的周怀北对教育有自己的理解:“现在是办教育的时候了!”近20年的经济发展已经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变化,而教育改革却赶不上经济的步伐。周怀北由衷地感到办教育是一条归国创业的新路,因为这可能影响一代甚至于几代人,由此推动整个国家的综合发展。 留学归来,周怀北发现,在国内经费、设备不是问题,但有两点制约着研发的推进:一是文化,一是效率。他认为观念的改变比投资更重要,办教育正是出人才、改观念的源头活水。改善大学的教育科研环境,建立一种包容、宽松、平等、具有创造性的大学文化,这是他回国后想做的第一件事情。周怀北心中的中国也是一个文化大国,在物质上逐渐发展的中国也得有教育发展相应的文化。 做个踏实肯干的人 不少留学生回国后对国内的环境感到不适应,人情社会太复杂、法律体系有待完善。周怀北始终认为,社会不可能十全十美,归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能把脚步仅止于跨回国门。要用心来感受祖国的脉搏,把在国外积累的经验、先进的理念带回来服务于社会才是留学的初衷。他说:“创业的挑战性就在于当条件不具备时获得成功。”不能希望政府能符合每一个人的要求,不能希望很快让政策和流程都变得非常完美,归来正是为了改变那些“看不惯”的情形。在外生活多年的留学人员,比较熟悉国外企业的运营、政府的运作、大学的管理、政策的制定;在思想观念上,他们也有优势。要把 这些优势发挥出来,留学人员首先自己得做个踏实肯干的人。 周怀北一直喜欢“BePersistent!”这句话。他回国的感受是:在当代中国你有多大的能力,就可以找到多大的舞台,它充满朝气,有做不完的事情等着你去做,与祖国同步,我们才有希望。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05年09月23日 第六版) 作者:张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