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留守”还是“大撒把”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11日09:11 新京报 | ||||
1992年夏钢导演《大撒把》,胡雪杨执导《留守女士》展现90年代初“出国热” 学术顾问:陈山、郝建、陆弘石第245期 由冯小刚、郑晓龙编剧的《大撒把》无疑是夏钢都市电影的成熟之作,深受“出国潮”震动的男女留守者走到一起,京味电影独特的幽默自嘲和成熟豁达给了“留守者”以温 暖的怀抱。与《大撒把》几乎同期推出的影片《留守女士》尽管讲述的也是都市留守男女的情感纠葛,但第六代导演、当年刚从电影学院毕业的胡雪杨却选择了迥异的风格,在当时获得的观众反应也完全不同,在“第六代”中第一个获得独立执导机会的胡雪杨在这部影片推出的同时率先提出“第六代宣言”。本报记者分别采访到导演夏钢和胡雪杨,了解在当年“出国热”背景下,两部影片背后的故事。
葛优、徐帆主演的《大撒把》无疑是夏钢都市电影的成熟之作,京味电影独特的幽默自嘲和成熟豁达给了“留守者”以温暖的怀抱。
《留守女士》讲述的也是都市留守男女的情感纠葛。 夏钢:《大撒把》来源于编剧亲身感受 《大撒把》的故事来源是编剧之一郑晓龙的亲身感受,当时他的妻子就不顾他的反对而执意出国,郑晓龙成了“留守男士”中的一员。 《大撒把》几乎夭折 由于王朔比较有经验,所以他写得很快。冯小刚急得天天往王朔的房间跑,看王朔又写了多少字。等剧本好不容易弄出来,上海此时却出来了一部《留守女士》,这使得《大撒把》几乎夭折,北影厂已经决定放弃拍摄。这时要不是因为我的太太梦珠天天去厂里磨,《大撒把》日后的开机根本就是一个梦。可以说,没有梦珠,就没有《大撒把》。 开机时《留守女士》在开罗得奖的消息便传了过来,但是这并没有影响全组人的士气。整个拍摄过程十分顺利,大家的合作气氛也很融洽。剧中有一场戏是要拍爆竹,但是当时北京找不到那么多鞭炮,于是我就决定在1992年的除夕之夜,带领全组人到北京贵宾楼顶拍摄真实场面,当时的激动叫很多人至今难忘。 冯小刚被我榨干 我拍戏习惯将剧本做得细致到精确,于是那段日子冯小刚基本是被我逼疯了。 有一次我要求冯小刚给我加3场戏,因为我发现剧本里老是葛优的状态太单调了,我要加入一些新鲜感,比如只能在全片出现一次却能让观众记住的面孔。冯小刚为此被我关了三天,天安门城楼上的那场戏就是这样出来的。等冯小刚从房间里走出来的时候,他对我说,他再也写不出来了,我已经把他榨干了。 看好从未担任过男主角的葛优 《大撒把》在演员选择上也是经过反复定夺的。当时已颇有名气的冯巩十分想出演这个角色,还承诺可以给我拉来150万元的投资。但是我最后还是看好了从未担任过男主角的葛优。我告诉葛优,这片子如果你自己乐就坏了,我要的是发生在你身上的故事把观众逗乐,而且乐完之后还会心酸。葛优以往的喜剧形象给他带来很大的压力,但是他还是胜任了这个角色,而且夺得了当年金鸡影帝。 间接促成了徐帆和冯小刚日后的爱情 有意思的是,女主角徐帆也是第一次演女一号,她是我的夫人梦珠的父亲介绍过来的。冯小刚那个时候还不了解徐帆,他在私底下曾偷偷地问过我,“徐帆行吗?我觉得蒋雯丽更好。”但是蒋雯丽当时因为面临毕业分配的事来不了。 小刚又说“我觉得宋丹丹也行。”但是我觉得她当时的小品表演痕迹太重了。于是在经过几次试戏之后,我发觉徐帆是一个塑造性很强很有潜力的演员,当时就拍板了。 《大撒把》最终获得了当年金鸡奖的五项提名,但是徐帆却输给了《秋菊打官司》中的巩俐。不过这也间接促成了徐帆和冯小刚日后的爱情,因为冯小刚也没有获得“最佳编剧”的奖项,所以两个失落的人便在同病相怜中有了更多的交流。 口述:夏钢 采写:本报记者孙琳琳 胡雪杨:《留守女士》直指人的“欲望” 85届的这批人毕业了 应该说1989年是北京电影学院继1982年“78班”毕业之后的又一个丰收年,我的同学张元、王小帅、娄烨、路学长、刘冰鉴、唐大年、李继贤等都是这年毕业的。 我们毕业那年没有分配都留在学校,待到了1990年年初逐渐分开。 1989年快毕业的时候,我在校期间拍摄的片子《童年往事》挺意外地获得了美国奥斯卡电影学院电影节的金奖,那个片子算是有版权分配的学生作品,拍摄的一半钱是学校拿,另一半找的投资,53分钟,虽然现在看起来技法上感觉比较粗糙,但我至今记得我的老师韩小磊当时说过的话“我们不在乎这部影片是否会得奖,但希望人们知道中国的大学生电影有他们的文化价值和历史地位。”应该说这句话对我的电影创作非常重要,现在想起来都很感动。后来我再拍的《牵牛花》其实就是《童年往事》的“续篇”,应该说有很多相似的情感在里面。 毕业后成了“留守男士” 1990年年初我回到上海,分配到上海电影制片厂。 我做过孙道临和石蜀君两位导演两部片子的场记,后来就直接做了导演,而且是独立执导。当年在沪上也正上演着《留守女士》的话剧,电影是和话剧同时进行的,厂里给了我《留守女士》的剧本,我觉得本子看起来还不错,就想拍这个了。 1987年我哥哥去美国了,毕业的那年我的父亲去世,1991年我的妹妹也出国了,不久后妈妈也被接到国外,当时我就是一个人在上海,开玩笑说成了“留守男士”,当时很年轻也不觉得什么,而且那是“出国潮”最猛烈的时候,但我对出国却提不起兴趣。其实对这个本子感兴趣并不是因为它反映的“出国潮”,而是含在里面的对年轻的都市知识分子生存状态和心态的探讨,我认为这才是我要用电影表述的“核”。 和《大撒把》没有可比性 我觉得在《留守女士》中尝试更多的是在风格和电影语言上,有人会觉得这部影片为了艺术追求陷入近似孤芳自赏的境地,但我现在回过头再拿出来看,会感觉“这是我拍的吗?”的确有很多“较劲”的地方,但是那种敏锐的气息是现在不可能再有的了,它在那部影片中弥漫。 提到《大撒把》同时涉及到“出国潮”背景下的“留守”族,我认为两部影片真的是不一样,或者说没有相似的可比性,当然评论对两部影片的态度也很不一样。 当年初出茅庐去开罗参加国际电影节连一张海报和宣传册都没有,后来获得最佳影片和最佳女主演之后才引起了一些重视。《留守女士》能够感觉到“欲望”,这在后来我拍的《湮没的青春》中更充分地表达了,那一个时期应该是最有电影热忱的一段时间。 其实被后来研究者所提到的“第六代宣言”,是在1992年第十一期《电影故事》上说起的,就是我们在校期间拍摄《童年往事》时提到的“89届5个班的同学是中国电影的第六代工作者”。应该说当年的年少轻狂和自信,是我们同学中都拥有的,后来实践发现并不拥有整体性,还是比较个人的东西多一些。 口述:胡雪杨 采写:本报记者张悦 ■电影笔记 最后的梦想者 吴文光为他在1990年拍摄完成的纪录片《流浪北京》后面加上了一个注解:最后的梦想者!片子中的五位自由艺术家生活在1980年代末的北京,出生在梦想浸透过的60年代。他们或放弃老家的工作,或毕业后留在北京,以他们自己认为的艺术身份,实现艺术的梦想。对于这部在现在看来已显“简陋”的纪录片,如今仍有许多切割面可以细读,其中的一个切割面吴文光给出了一个小标题:出国之路。这后来引出了他的另一部纪录片《四海为家》。 其实提到这部纪录片有些“借题发挥”,他所定位的“梦想者”让我们看到的是一种今天看来已经陌生的属于那个时代的“真实”。 说起80年代末、90年代初期的“出国热”,其实现在看来它在很大程度上并不是以某种真实的需求为载体,而是为理想而流浪的“乌托邦精神”。1992年当夏钢筹拍《大撒把》、胡雪杨已经完成《留守女士》的时候,上海《青年报》刊登了一封大学生来信,就“我该怎样选择生活”提出一系列非常实在的人生问题:“现代人注定要捧着灵魂生活,既不愿把它交给天使,因为这太吃亏,也不愿把它交给撒旦,因为这太卑鄙。有没有既不吃亏又不卑鄙,既完善人格又不碰得头破血流,既有价值又不失感官生活快乐的道路可走?”这个命题现在听来都是如此“心悸”。 在《大撒把》、《留守女士》中看到的深受“出国热”震动的男男女女如果还是有一些矫情和雕饰的话,处在“天堂”和“地狱”之中的“北京人”王起明在纽约的故事无疑更牵动人心,《大撒把》的编剧冯小刚和郑晓龙作为《北京人在纽约》的导演把“留守”和“出国”的故事讲了个完整,在1994年引起荧幕收视热潮的同时,也为这一波“出国热”画了个句号。 记得吴文光提到《流浪北京》时说:“我和片子里的人物有过类似的生活,希望过也失望过,痛苦过也快乐过,幼稚过也疯狂过。这部片子完成之后,整个八十年代这一页已被翻过。对于一些中国青年来说,也许是一种浪漫的梦想主义时代的结束。进入到九十年代完全是另一种面目,即便是《流浪北京》里的人物,他们操行的‘艺术人生’也可能会变成‘人生艺术’。”5年之后,在吴文光的《四海为家》里,片中小标题写着他们定居的国名:家在中国,家在法国,家在意大利,家在奥地利,家在美国。《流浪北京》到《四海为家》的过程里,想过好的物质生活,曾经拥有目标和理想,所谓追求生命意义的出国者,一切棱角和孤异都被抹平了。“最后的梦想者”也在“世界”的怀抱中失落了什么。□张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