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古城古韵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20日02:00 人民网-华东新闻

  “创建园林城市,实际上也是精心孕育临海精神的过程。今年有4次台风袭击,吹倒了多少树木,毁了多少草地。现在,临海人照样让树活起来,让地绿起来。这就是临海人的坚韧1临海市委书记马世宙说。

  将创建园林城市与培育临海精神相结合,与继承、发展相结合,临海人把创建搞活了!

  修古街

  拥有51处国家级、省级、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的临海,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千年府治,隋唐古刹,明清老街,紫阳故里……

  翻开《临海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临海市历史街区和历史地段保护管理暂行办法》等一系列文件,记者看到,临海人把历史文化风貌的保护与城市建设、旧城改造有机结合起来的良苦用心。

  走进紫阳街,宋代留下来的街巷模式,清人经营过的老店尽现眼前。这条街像一条古色古香的彩带,贯穿着古城南北;又像一部丰富翔实的史书,记录着古城千百年的沧桑……这条古街见证了古时的繁华,几经易主的旧店铺,至今还透露出昔日兴旺的影子:南北货铺、王天顺马蹄酥、参茸药行……

  如今生活在古街的人们也过上了现代人的生活:除了外貌照旧,民居中闭路电视、抽水马桶、通信设施一应俱全,但古街上没有一点“蜘蛛网”。

  “修旧如旧。只有让这里的群众生活好,才能说保护好。”马世宙说,“把‘三线’深埋,是基于以人为本保护古城、方便群众生活的需要,这也是临海保护古城的原则之一。”

  继文脉

  曾作为台州府长期驻地的临海,历来是台州区域的政治、文化教育、经济中心。被唐玄宗称为“诗、书、画”三绝,开台州教育之先风的郑虔便安寝在临海之鸡山,城内建有纪念其事迹的广文书院。作为台州古代教育象征的大成庙,如今也被修葺整容,对游人开放。

  教育,毫无疑问是临海承继古代文脉的干系所在。按照浙江省教育厅和财政厅关于中小学布局调整的文件精神,坚持“高中教育资源向县城集中”的原则,临海启动了第一轮高中布局调整工作,加强市区两所省级重点中学台州中学、回浦中学的建设,并合理整合原有低、孝散的教育资源,迅速扩大哲商小学等百年名校的办学规模。

  经过5年多的努力,高中在校生人数已从1998年的1.2万人增加到2004年4.8万人,增幅达387%,去年,临海提前实现了基本普及从幼儿到高中的15年教育。

  今年,临海农村启动中小学食宿改造、中小学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扩面、中小学爱心营养餐、农村教师素质提升等四大工程建设,并完成了农村中小学改水改厕工程……

  “在临海,农村最好的房子是学校1在小芝镇小芝村,村民虞小明不无骄傲地说。“大、中、小,全日制、业余的,综合的、专业的,各类学校应有尽有。”这大大增加了临海人的学习机会。

  育精神

  去年,临海仅用3个月时间,清理道路15条,拆除违章建筑225间、简易棚250间;清除违法搭建铁棚栏260余处,整修破旧房屋65间;清扫卫生死角2400多处,清运垃圾4000多吨;清除乱堆乱放物料5600多处,清运堆放物5000多吨;清理废荒地、闲置地、空闲地、宅基地6.3公顷……同时将清理的垃圾堆和违章建筑场所进行绿化,新增公共绿地13170多平方米,花坛5270多平方米。

  “这样大规模的整治,群众十分拥护、支持、理解。充分体现了临海人奉献、合作、敢打硬仗的精神。”马世宙说。

  “市委、市政府为我们营造这么好的生活、工作环境,我们还有什么理由反对呢?”住在大洋社区25幢一单元的王先生说,“每天走出家门就看见浓浓的绿荫,我的精神都为之一振。”

  沿江镇清潭头村,一排排红瓦白墙的农家小别墅掩映在绿树花草之中,门前是潺潺流水,屋后是绿地凉亭。绿化覆盖率已达到45%以上,村道路硬化率达到100%,村内基本上没有裸露的泥土。若不是细细观察,根本发现不了台风侵袭的痕迹。

  “台风吹不倒,痴心改不了;十年磨一剑,更为临海俏1有人这样赞叹。

  临海在创建园林城市中形成的这种精神,在发展经济中得到发扬。马世宙总结说:“城市环境的改善,市民生活和文化素质的提高,城市竞争力的提升,三者互相作用,互为表里,最终把临海建成浙江中部沿海适宜居注求学、创业、旅游的城市。”

  (本系列报道结束)

  《华东新闻》(2005年10月20日第一版)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