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麻江在红蒜产业化道上面临两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20日08:44 贵州日报

  自麻江县在网上发布红蒜加工引资项目以来,已一年有余,不少客商前来咨询、考察。然而客商兴致而来,却遗憾而走。

  是不是当地投资环境不理想?县委、县政府专门出台各种招商引资优惠政策,由招商、国土等部门组成的专门机构,属本县权限内的项目,在接到项目申请及应提交的资料后,7天内办完全部手续。为重视招商,县里还采取重大引资项目由主要领导亲自抓等等相关措施。

  是不是投资红蒜加工不赚钱?也不是。据介绍:将其加工蒜片、蒜粉利润可达5倍以上,如果加工成大蒜素粉利润更为可观。5吨大蒜可提取1吨大蒜素粉。按时价每吨大蒜的进价为1500元,除去各种成本,每吨大蒜素粉在国内市场上的净利润应在20万元左右。而国际市场上,每吨大蒜素片的售价为近50万元人民币。

  真正的原因是什么呢?种植的规模太校考察者获知红蒜种植规模还不到2万亩后,掉头就走。“等有了种植规模了,再来考虑投资建厂。”这一事实,记者在县招商局、乡企局、农业局采访时得到了证实。“没有种植规模,客商来了也会走,有了规模后客商不请自会到。”

  为了扩大红蒜的种植规模,麻江县委县政府不遗余力,近两年来,每年投入数十万专项资金扶持。从2001年的5000亩发展到2004年的1.58万亩。在麻江红蒜种植规模最大的贤昌乡,许多农民种植红蒜走上了致富路。

  当地农民给记者说,种植1亩大蒜可收蒜苗600公斤,按每公斤2元,可收入1200元,收蒜果750公斤,每公斤3元,可收入2250元,除去成本净赚2000元以上。2003年麻江被评为红蒜之乡,一些乡镇也纷纷种植红蒜。贤昌乡的规模也从过去的几百亩迅速发展到现在的5000多亩,面积扩大后,出现卖蒜难,商贩压价,蒜果低价时每公斤不到4角钱,挫伤了农民种蒜积极性。“卖蒜难”的背后,县里认识到其实是农业产业化、工业化之难。

  产业化必先有种植的规模化。麻江县制定了发展红蒜的目标,近期发展红蒜4万亩,远期达8万亩,2005年要达到3万亩的种植规模。从去年开始,在全县每个乡镇办示范点,各乡镇不低于200亩。“现在这点规模都出现了卖难,还要增大种植规模?”这一决策的出台引来议论。

  龙山乡龙山村的黄丽琴,见到记者便倒苦水,5分地的收入还不到400元,连投入的本都捞不回来,原因是自己第一次种植红蒜没有经验,种出的红蒜个头小,产量低,在市场上卖不起价。“拿到乡里的市场上卖,半天卖不了几斤,拿25公斤到县里去卖,卖的钱也才够来去的车费。”索性让家里的那几麻袋红蒜任其烂掉。记者问她今年是否还种红蒜时,她说:“不种了。”

  这种情况的发生还不只是黄丽琴一家,销售价格没有保障,农民种红蒜的积极性自然受到影响。

  前不久,一份韩国一家公司的传真传到县农业局,传真上说,需要购大量麻江红蒜。拿到这份传真后喜忧参半,喜的是麻江红蒜的这块品牌国外的公司都知道,忧的是在短时间内无法提供标准化生产的且数量庞大的红蒜。遗憾之余,也在寻思,没有一定规模的龙头企业来带动单家独户的种蒜的农民是不行的。

  山东省发展大蒜产业的做法让麻江红蒜看到了自己的差距。被称做“中华蒜都”的山东金乡县,刚开始发展蒜产业,同样面临麻江县遇到的尴尬。而金乡县采取了先培育品牌和市场,让种植户标准化、规范化种植,按照“大规模、高起点、外向型”的发展思路,短短的数年种植大蒜达50万亩,200多家加工企业入驻金乡县,建起了700多个恒温库,建起十余处大型大蒜批发市场,大蒜产品远销60多个国家。金乡县农民自豪地说,“10个农民8个种蒜,还有2个在贩蒜。”

  看金乡县找麻江县的红蒜发展思路,正如县农业局一位干部对记者说,麻江红蒜走产业化道路任重道远。当务之急稳定红蒜的销售价格,让种蒜户有钱可赚,激发农民种蒜的积极性。然后引导农民规模化种植、建红蒜批发市尝建恒温库等等。在县里采访,记者欣喜听说已有一客商准备在贤昌乡投资建红蒜加工厂。

  麻江的红蒜产业刚刚迈出了第一步,做大做强这一产业,要做的事还很多。总之,该由政府做的政府不要缺位,该由市场配置资源的政府要大力扶持。

  作者:王斌来源:金黔在线—贵州日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