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4万化粪池七成无人管 拟逐步取消,老城区首选海珠试点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20日09:26 南方日报

  报料新闻

  南方热线:020-87360888

  本报讯(记者/刘静 实习生/赖海绮 通讯员/卢绍琨)“我是江南西路一居民,106号楼下的化粪池因为长期无人管理,可能是爆满的原因,屎尿已经浮上地面,附近四五栋大楼

的必经路口满是屎尿,臭气熏天!”昨日,记者接到市民陈先生的报料后,赶往现场,发现原本园林风格的小区,部分路面却尿水横流、污迹斑斑,路人只好捂鼻躲闪,唯恐避之不及。

  小区现场

  粪水蔓延数十米20余天无人理

  昨日中午,记者来到江南西路106号门口时,惊奇地发现这里竟有数十米长的“青苔路”,走近一看才知道原来是化粪池水泄漏所致。据了解,从化粪池盖缝冒出来的臭水已经流了近一个月了,这两天特别严重,盖子周围更凝结了厚厚的青苔,不计其数的蚊虫苍蝇盘旋其上。由于紧邻江南西,路过此地的人很多,大多数人经过时都掩着鼻子。

  记者在该楼大门处看见一张杏园社区居委会贴出的告示:由于使用的化粪池已经淤塞,02房(楼房中化粪池发生淤塞的其中一边)住户请速到杏园社区居委会商讨解决化粪池淤塞一事,事关重要……。告示所署日期为9月23日,距离现在已经有20多天,但不少住户反映,至今也没有人来解决此事。

  全市现状

  粪便无害处理仅三成化粪池多难定期清掏

  据了解,广州市在居住区兴建化粪池的历史已有100多年,目前全市共有各类化粪池4万多个。然而,由于市民对化粪池缺乏了解,大部分化粪池长期得不到清洗,存在诸多隐患。

  据了解,目前广州市区每天产生粪便约2000吨,其中通过化粪池收集后进入无害化处理厂的仅有600—800吨,仅占三成左右,其余粪便要么长年存积在化粪池内,要么通过管网直接排入河流。由于粪便中含有大量的有机污染物和细菌,给广州市水环境造成了极大污染。

  根据国家规定,化粪池应该3个月至1年清掏一次,但目前广州大部分化粪池都难以做到定期清掏,这很容易造成化粪池里的粪便板结下沉,时间长了则从附近管道、沙井内溢出,甚至发酵产生沼气,引发爆炸。

  广州市一家长期从事化粪池清洁的公司负责人表示,居民区化粪池清理难的问题已存在很多年,主要是因为很多化粪池建在内街内巷中,抽粪车进不了,只能靠人工掏粪,而随着人力成本的提高,一些有资质的公司不愿做,而不具备资质的清洁公司则偷工减料,不经过无害化处理,将粪便偷偷倒入河涌等。

  政府对策

  中心城区新楼无化粪池老城区改造在海珠试点

  市政部门有关负责人介绍,去年8月份化粪池被明确为市政排水设施的一部分,广州市市政园林局已制定了《广州市新建建筑取消化粪池实施方案》,开始逐步取消市区化粪池。目前,大坦沙、猎德、西朗、沥滘四大污水处理系统服务范围内正开展相关工作,其中,天河、越秀、荔湾、海珠等中心城区已对新建房屋推行不设化粪池,有8家房地产开发商的14宗不设化粪池的申请已得到批准。今后将逐步扩大到市区内污水处理厂所能覆盖的全部范围。

  而老城区要取消化粪池,还要先将管网改成雨污分流制后才能实施,对此,市政部门仍在摸索之中。该负责人解释,目前全市4万多个化粪池中已取消的才570个,主要集中在珠江新城等新开发的城区。对旧城区现有的化粪池,将先在海珠区工业大道一带进行试点,成功后再在老城区内逐步推广。

  (报料人:陈先生 奖金:100元)

  相关

  结合截污工程整治“水浸街”

  投入千万元25个工程年底可完成

  本报讯(记者/刘静 实习生/赖海绮 通讯员/卢绍琨 滦福田)笔者昨日从市政园林局获悉,今年市财政投入1000多万元专项资金用于解决城区“水浸街”现象,重点对市政道路水浸点路段进改造,计划完成的工程项目共25个。

  据介绍,至今年八月中旬为止,工业大道昌岗立交桥底、广州大道金穗路口、寺右村排水改造工程、荔湾区彩虹街西园地、荔湾区新都里、荔湾区南岸社区、荔湾区长乐社区网管改造、荔湾区西场大街区管改造等八个水浸点路段排水改造项目已竣工。元锡巷、德馨街区排水改造工程等17个项目正在加紧施工,争取年底完成。

  据悉,市政部门将积极把“水浸街”改造与污水处理系统建设有机地结合。在今明两年,结合污水治理截污工程,有条件地区逐步进行雨、污分流,完善内街的排水系统。同时,在维护管理和应急抢险方面也将加大力度,缩短暴雨期间的积水时间,力争在停雨后的半小时内,排除水浸地段的积水。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