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的哥本地化”并非灵丹妙药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20日09:30 大洋网-广州日报

  徐锋

  近日,“出租车司机本地化”的话题又一次被重提———几大出租车公司纷纷表示,将加快“的哥”本地化进程;劳动部门也表示,将与出租车公司协商,降低本地下岗人员入行的门槛。

  出租车司机是本地人好,还是外地人好?这个问题肯定得不到统一的答案。不过,以己度人,我相信大多数乘客都会表示“无所谓”。为什么说无所谓呢?因为的士乘客的消费弹性足够大,对于目前外地司机占主流的广州出租车行业现状,乘客已经大抵接受了。服务态度也罢,道路熟悉程度也罢,好像都在乘客的容忍范围之内。在这样的情况下,维持现状是最明智、最经济的做法。相反,任何一厢情愿的变革,花费不菲的成本不说,能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还实在难说。

  或者,如果我们假设“的士司机本地化”确实是利大于弊,那么,为何广州最终会形成今天外地司机占多数的格局呢?答案很简单:市场使然。正是在价格和成本差异的作用下,劳动力的自由流动,才让外地司机“闻风而至”;也正是出于成本和收益比的考虑,对大多数广州人来说,开出租车并非最佳选择,因为如果选择开出租车,也就意味着可能放弃从商等其他更容易致富的机会。我注意到,新闻报道中提到:“业内人士称,外省司机能吃苦,而且不需要企业提供住房公积金和购买多种保险”。“不需要”当然是一种无奈,反映了劳动保障监管的漏洞,不过这也进一步证实,出租车公司之所以大量雇用外地司机,着实是出自成本考虑。

  而既然是出于成本考虑,则可以想象,“的哥本地化”很难成为出租车公司的真实内在诉求,此风会不会再次面临无疾而终的命运,尚未可知。而劳动部门推动下岗人员再就业的努力,虽然值得肯定,但路径似乎还需斟酌。(来源:广州日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