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网友:中国作家的教材情结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20日15:13 人民网

  中国作家是最多情的,他们有着许多浓而不化的情结,除了众所周知的诺贝尔文学奖情结以外,还有一个教材和教辅情结,人更众,情更浓。近日,赵忠祥刚刚著成一本50万字的电视主持行业的学术用书。赵忠祥一再强调,这本书并非大众读物,更不是时下经常出现的名人自传。书的内容比较专,主要是从主持人行业的入门、进修、工作技巧等方面进行阐述和分析。赵忠祥说:“虽然我写的不是教材,但作为一本学术用书,能在中国传媒大学等学校的主持播音系里当做参考书,当然是我希望的1很明显,赵忠祥是想自己的书进大学成专

业参考书。与赵忠祥的希望稍低一点,新华社记者唐师学写书的目标是只要能进入学生的视野就满足了。他在新书《我的诺曼底》即将出版时说:“我出书有一个原则:定价要低,便宜了,学生才买得起,我特希望学生们能看到我的书,我想让他们避开我当年的困惑与幼稚而借鉴我的某些长处,他们有青春有时间能拿生命赌,所以我愿给他们看。”

  当然,有教材情结或希望进入参考书范围的作家不在少数,而且这个传统可谓由来已久。早在几十年前,我刚当记者时就看到不少介绍名记者的说法:某某记者的作品入选大学参考书或中学教材。作为一名新闻记者,作品能入学生参考书应当是不小的荣耀。现在虽然有了许多奖,但是如果作品能进入教材哪怕是课外读物,也是了不起的,所以,有些作家在总结创作成绩时一般不会漏掉这方面的内容,真是沾点学校就光彩。

  造成这种现象,主要是我们多年来一直在神化教材。的确,能进教材或作为参考书的作品都是名人名篇。在我们的记忆里,进教材的作家都是鲁迅、茅盾、朱自清、杨朔、叶圣陶这样的大师级人物。这样一来,谁的作品如能进入教材,便意味着和泰斗们平起平坐了,这怎能不让作家梦寐以求?其实,我们过分夸大了教材的作用,把教材看的过于神圣,无形中就把作品能否进教材作为一个好作品的尺度。而这个标杆是很不科学的。大家知道,我们的中小学语文教材的改革相当滞后,比如一篇朱自清的散文可以一呆就是半个多世纪。我们的作家太多,我们的好作品也太多,但是教材的容量毕竟有限,因此,能否进教材不应成为衡量作品的标志。教材只是代表了一种引导和方向,它是好作品,但不是唯一的,更不可能囊括中国作家的所有文字。

  神化教材的结果是必然涌现出一大批教材的捍卫者,也必然出现一批削尖脑袋朝教材和参考书里钻的作家。继金庸的武侠小说选入高中教材之后,王小波《一只特立独行的猪》爬进高中教材,MM、晕菜成为课本新词汇,罗大佑唱到《大学语文》,《贾平凹的书法》入选中学课本等涉及教材类的文化事件不断掀起波澜。语文教材,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让人关注,引发争议。人们争执不休之际,我不禁暗自好笑:你看,中国作家的教材情结多重呀!如果我们看淡教材,如果我们不把教材当成颠峰,反映还会如此强烈吗?如果不是因为教材及教辅图书占了出版社利润的一半,吸引了学生的眼球,利益丰厚,我们作家的教材情结还那么热烈吗?

  公众围绕语文教材改革、教材内容所引发的屡次争议不难理解,但是我们发现,教材的教育功能一度被神化了,这结果导致一些作家的教材情结很重。作家萧乾曾说,中国作家必须彻底摆脱诺贝尔情结,套用一下,中国作家也必须彻底摆脱教材情结----特别是那些想进教材好卖的作家。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