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提升国际竞争力,打造世界一流开发区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23日01:59 人民网-华东新闻

  

提升国际竞争力,打造世界一流开发区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李伯溪

  编者的话

  2005年11月18日,苏州工业园区发展咨询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在园区国际大厦召开。

  本次会议主题为“提升园区国际竞争力”。苏州工业园区开发建设11年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已成为中国发展速度最快、整体水平最高、综合竞争力最强的开发区之一。但是,对照建设最具国际竞争力高科技工业园区的目标,苏州工业园区在开发水准、产业集聚度、科技创新、研发能力等方面还存在差距。为此,园区积极查找与国际一流开发区的差距,更有针对性、前瞻性地提出园区发展新思路、增创园区发展新优势,进一步提升园区的国际竞争力。

  会上,国内知名学者吴敬琏、李伯溪、洪银兴和新加坡软件项目办公室主任谢忠文、野村综合研究所高级行政顾问桥本昌三、日本横河电机株式会社社长内田勲、日东电工株式会社会长山本英树等委员做了大会演讲,课题涉及塑造亲商政府、产业定位、现代服务业、城市设计、生态建设、人力资源建设等内容。

  作为一个长期的新闻热点地区,苏州工业园区的经验和举措总是令人瞩目。这里,特将有关与会专家的发言摘编发表,以飨读者。

  注意工业化道路的选择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吴敬琏

  如何提升苏州工业园区的国际竞争力,重点之一是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要发展高附加值的服务业,完成增长模式的转变。

  1979年以前的中国,走的是旧型工业化道路。重工业畸形发展、农业受到严重损害、服务业十分落后,高投入和低效率的状况一直没有改变。“九五”计划提出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但着重于改变结果———增长方式,而没有着重改变原因———工业化道路。“十五”计划提出要以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作为主线,但问题在于由谁来调整经济结构和如何调整经济结构。

  走旧型工业化道路引发了系列经济和社会问题,如资源高度紧张、生态环境破坏、解决就业难度大、服务业的发展受到抑制、易于引发短期和长期的金融问题等。

  我国资源禀赋的特点,是人力资源丰富、自然资源短缺;资本资源紧俏、生态环境脆弱。在这样的条件下集中力量发展重化工业,显然是扬短避长,妨碍效率提高。

  对企业,当要素价格扭曲和政策向重化工业和简单加工工业倾斜,使不少企业放松了技术创新、产品升级和提高效率的努力。对就业,由于重化工业创造新就业岗位的能力很差,只及轻工业的13,近几年投资驱动的增长难以带动就业状况的好转。

  服务业发展严重滞后,成为必须正视的问题。2001年我国第三产业占GDP比重为33.6%,低于低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45%),近年来不升反降。由于高附加值的服务业和制造业中的服务性业务发展不足,我们只能给外国企业“卖硬苦力”,结果是:“我们消耗了大量不可再生资源,承受着环境污染,背负着‘倾销’的恶名,可是利润的大头却不在自己手里。”

  当投资与消费结构扭曲,又引发一些短期宏观经济问题。

  因此,必须实现工业化道路和增长方式的转变。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节约型发展道路,构建节约型的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的社会。

  转变增长模式方法之一,就是加快科学和技术进步。促进与科学相关联的技术在经济各领域中的运用,鼓励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加大对基础研究和共性技术开发的社会投入,尽快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大力推进教育改革。其次,是加快服务业的发展,鼓励和帮助制造业企业向高附加价值和高盈利率的上下游延伸,发展现代综合物流和供应链管理。再次,是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避免用早期工业化阶段只重物质产品的眼光看待信息产业,通过信息服务促使各行各业以及整个经济的效率得到提高。转变增长模式方法之四是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关键在于加快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实现这些增长模式转变,症结在于将行政配置主导的资源配置方式转变为市场配置为基础的资源配置方式。要改变政府职能错位、越位、不到位的状态。

  理所当然应亲商

  新加坡软件项目办公室主任谢忠文

  初一想,每个现代政府都应该是亲商的。毕竟,商务和贸易能协助资源有效分配,创造财富,更能创造就业,因而成为许多政府的重要议题。

  然而,深入探讨发现,并非所有政府都以相同形式体现亲商精神。那些拥有悠久工业化和私有企业历史的国家,通过征收高额企业税,冒着可能不如其他国家亲商的风险。许多欧洲国家都采取这种方法来重新分配财富和支持昂贵的社会福利计划。经济发展处于起步阶段的国家采取的策略可以介于从进口替代到向外资开放。因此,诸如经济发展阶段、当今的政府目标以及一国的生产要素状况等原因,都能在某些程度上决定政府能有多少亲商。

  并非每个自认亲商的国家或政府都能成功,所以,我们要提这样的问题:“哪些国家或政府做得好,而他们又采取了什么样有效的亲商策略?”庆幸的是,中国有些地方亲商政策实施得非常好。其中,一个典范就在苏州,在苏州工业园区。

  在2004年商务部关于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投资环境的报告中,苏州工业园区名列前五位。在经济增长方面,苏州工业园区更是名列第一。

  当然,苏州工业园区能做得更好。

  就如达到一定规模的成功企业,园区应认真考虑改变环境,并相应地调整其政策和策略。我想提两个建议:第一,迄今,苏州很大程度上依靠制造业投资,以一些重要的产业群如电子、精密机械和化工为支柱。随着世界服务业贸易重要性的日益增大,发展服务业第二平台、以此作为新增长动力的大好时机,可能已经来临。这一额外的力量可以在很多方面给经济更大的竞争力。服务业增长的潜力很大,尤其在技术服务出口更多的情况下。服务业的增长将通过技术转移建立更加丰富的人才库。第二,苏州工业园区在效率和成本效应方面与其它工业园区相比有很大的优势。尽管这些优势使园区在竞争中领先,但这些优势也很容易被别人复制并超越。相反,拥有一个强大的技术基地和以知识创新为基础的竞争能力就不会轻易被其他工业园搬抄。

  为保持战略优势,苏州应考虑在科学技术领域注入更多投资,以鼓励更多当地的创新与提升相关领域的竞争力。这个战略使瑞典、芬兰和荷兰受益匪浅。尽管位于增长缓慢地区,这些国家的经济增长却很快,这完全得益于强大的技术基地和对创新的重视。

  几年前,新加坡决定其再造经济时,也处于类似的情况。直到今天,新加坡人一直持有这样的观点,即我们必须经常意识到外部环境的变化,并在必要时进行经济再造。

  提升国际竞争力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李伯溪

  提高国家的国际竞争力,需要注意的方面很多。择其要者,大致有以下9个方面。

  首先,明确政府、企业和市场的关系。政府是战略引导者、催化剂、协作者、投资环境的改善者、规则的制定者、监管者、某些公共服务的提供者。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市场是资源配置的基础性手段;其次,重视世界发展观、消费观和医疗保健观的变化。世界发展观转向可持续发展,消费观转为重视提高生活质量,医疗保健观转为提高自身免疫力,这3观的变化使一些产业兴起、一些产业没落;第三,人力资本是国际竞争力的直接推动力,在此基础上建立能力体系;第四,确定竞争力的基础要素与核心要素;第五,重视金融实力,它是资产竞争力的核心;第六,重视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它是城市竞争力的基础;第七,国际竞争力成为决定综合国力变化的主导力量,综合国力也成为国际竞争力得以发挥的必要条件;第八,国际化水平是竞争力得以发挥的前提;第九,城市综合竞争力最重要的在于创造一个创新的空间。

  具体到苏州工业园区,如何进一步提高国际竞争力呢?

  苏州工业园区国际竞争力的基础是园区企业的竞争力,因此,苏州工业园区提升竞争力的着眼点是改善投资环境和商业环境,为此发展和运行创造更好的条件。

  苏州工业园区要提高高端产业的聚集能力。我国沿海一些城市的产业集群,从整个产业链分析,按技术和价值来看,高附加价值部分不在我们这里。苏州工业园区要做的是增加对高端产业的吸引力,使投资者到苏州来发展高端产业比在其他地方更有力。

  苏州工业园区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从全球发展的态势看,自主创新能力是提升竞争力的基础,园区应出台鼓励增加研发投入和吸引跨国公司研发中心或是创新企业、风险投资公司来园区的政策。

  苏州工业园区是重视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园区,表明是要在未来竞争中继续取胜的园区,或者说是决胜于未来的园区。

  苏州工业园区是最好的开发区之一。从发展速度和能耗指标来看,或者说从发展区可持续发展能力来看,处于领先水平。表现在基础设施配套能力很强,硬件设施好;商务成本竞争力强,人力资源素质高,成本低,有很强的竞争力;园区管理水平高,为企业的服务意识强;园区内优惠政策形成的软环境好。

  关于产业结构升级问题,结构升级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制造业本身的高度化,另一是服务业比重的上升。苏州工业园区制造业和服务业协调发展是成功经验,特别是已建国家软件园、国家动画(动漫)产业基地等,为苏州工业园区发展特色服务业奠定了很好基础。

  培养人才留住人才

  安德鲁公司集团总裁约翰·德萨纳

  安德鲁为在中国发展的20年历史和在此区域内取得的技术成果而深感自豪。公司20%的劳动力来自于中国,也成为其所在区域重要的纳税单位。安德鲁目前在中国有3座研发中心,还有3座制造中心,其中最重要的两个中心分别位于苏州工业园区和深圳。

  我们的成功,提高了苏州的活力。我们愿意就我们在世界各地投资的经验,特别是在吸引高素质人才方面的经验,与苏州共享。

  先看我们在墨西哥的制造业基地。墨西哥政府在培养专业劳动力方面提供教育支持,包括政府返还薪金的80%补贴新员工的专业技术培训。教育支出可以从应纳税中100%退还,当地技术学校在过去5年增长了150%,为当地工业培养了专业技术人才,教育课程基于工业需要等等。

  我们在墨西哥的公司在人才管理方面,提供有竞争力的薪资和福利,指导经理和主管运用奖励和赞誉,提供健康、安全和舒适的工作环境,改进沟通机制,发展重要雇员的继任计划和事业计划,等等。

  再看我们在捷克共和国的投资。捷克处于欧洲的中心位置,具有优良和不断改善的交通,正在加入欧盟的过程中,具有受过良好教育并拥有熟练技能和灵活的劳动力,他们高效而又廉价。从投资优惠讲,还有政府承诺的补贴教育和培训。

  在英国,苏格兰的就业率变化趋势是从制造业向服务业转移,虽然有来自于中欧、东欧等低成本地区的激烈竞争,英国广泛的竞争为制造业吸引并且留住了有知识技能的工人。在英国,人才投资标准(IIP)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商业工具,激励和挑战企业,使其员工做到最好并且意识到他们的贡献。一个在实施IIP的企业工作的员工相比较于一个在没有实施IIP的企业工作的员工,每年可以多产出1105英镑的利润,IIP使得苏格兰每年多产出6200万英镑的GDP值。

  安德鲁在苏州的员工发展计划方面,我们将持续地寻找和吸引富有经验的人才,使供求达到平衡,扩大满足园区企业需求的专业培训计划,提供合适的住房;同时,减少企业的人才流失率,减少人才向区外流失———实行优惠政策来鼓励人才在园区的长期工作和生活;最后,要支持有关税务优惠,政府债券等方面的培训和发展计划;考虑对新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培训及指导的支持(第一份工作计划);考虑对管理及监督技能培训计划的支持。

  制造业基地如何发展现代服务业

  南京大学教授洪银兴

  无论在今天发达国家,还是在今后一个时期的中国,服务业的地位和作用都将有明显上升。这一点,不仅得到经济学家的肯定,也一再为实践所证实。

  国外经验表明,在信息技术影响下,当今服务业的增长,主要来自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所谓现代服务业,是指产生于工业化高度阶段、具有高知识密集型和高附加值型特性的服务行业。总的来说,江苏正迎来加快服务业发展的难得机遇和条件。可以预料,像金融保险、物流、信息服务、技术咨询以及法律、会计、广告等在江苏都将有较大发展。

  那么,在像苏州工业园区这样的制造业基地,如何发展现代服务业呢?

  第一,要在经济国际化中发展现代服务业。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发达国家不仅将制造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其现代服务业例如金融、保险、通讯、网络等服务业也在进入发展中国家。据去年联合国贸发组织统计,近几年服务业国际直接投资增长明显加快,服务业占国际直接投资比重目前已达67.4%。不仅如此,据麦肯锡咨询公司估计,2002年美国服务外包市场规模达到320亿—350亿美元,到2008年美国的服务外包市场规模超过1000亿美元。印度是当前服务业国际转移的最大受益者,许多发达国家企业都将印度作为服务外包的首选地。

  必须注意到,依靠自身条件要在短期迅速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是不可能和不现实的。这不仅是源自自然要素禀赋对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要性正在下降,更是由于在开放条件下影响现代服务业发展因素的流动性和可塑性大大增强。因此,江苏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根本对策,是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中,充分考虑和利用目前产业国际转移所提供的难得发展机遇。

  第二,在城市现代化中发展服务业。对城市化达到较高水平的江苏来说,进一步城市化的内容主要是推进城市现代化,包括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

  制造业的生产和消费在时间上和空间上可以分开,其发展不依赖于本地的市场容量,因此可能出现制造业基地进入农村的状况;而服务业的生产和消费在时间和空间上是不可分的,服务业的规模对当地的市场容量依赖性很强。因此服务业基地需要聚集于城市。城市越大,市场容量越大,服务业规模越大越经济。

  同时,任何城市的容纳能力是有限的,如果把城市作为一个区域的发展极,在城市聚集的要素只能是先进生产要素,聚集的产业只能是主导产业,包括服务业和制造业的研发中心,聚集的企业只能是公司总部及其营销中心。

  相互借鉴科学发展

  野村综合研究所高级行政顾问桥本昌三

  上世纪90年代后期,日本决心对社会结构进行彻底改革,金融界、综合商社、钢铁、造纸、造船、流通、机电等众多行业进行了结构调整。其结果是,日本经济今年出现明显好转。在东京证券市场,1—9月的股市纯增8兆日元,相当于6100亿元人民币资金流入市场。这一规模的资金流入是创历史记录的,也是市场对金融结构调整改革所期待的结果。

  中国从明年开始将进入新的一个5年规划期,面临进一步的对外开放和经济体制改革。在新的发展时期,我认为,借鉴一些日本的经验和教训是有益的。

  中国“十一五”规划期间,城市与农村的经济差异,沿海地区与内陆地区的经济差异,已成为中国今后发展的重大问题。

  关于城乡和地区差别,日本在上世纪60年代经济高速增长时期也出现过。1962年起,日本通过制定以10年为单位的“全国综合开发计划”,着重解决地区间的经济均衡发展问题。另外,运用把发达地区征集的税金,通过国家统筹向地方财政进行转移的制度,加大地方的基础建设公共投资。

  日本是一个缺少资源的国家。为此,社会各方都在为如何使经济生活、社会生活更加效率化而努力。政府方面,1967年制定“公害对策基本法”,1993年进一步制定“环境基本法”;企业方面,采取各种举措,减少公害、节约能源的理念几乎被所有企业接受并贯彻。从单位GDP所花费的能源来看,以日本为基准计算单位的话,德国是日本的1.4倍、美国是日本的2.8倍、中国是日本的9倍、俄罗斯则达到日本的18倍。因此可以说,日本在节约能源方面是走在世界前列的。

  近年来,解决环境问题与企业自身业务发展联系在一起的战略已引起广泛关注。丰田汽车公司的混合动力汽车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丰田汽车公司通过这一具有高度技术水平的产品开发,在扩大销售和利润的同时,也为地球环境保护做了贡献。换言之,一个产品的开发可以同时达到两个目的,使企业的发展和企业的社会贡献达到双赢。

  但是,即便解决了行业结构调整、企业经营改革这些问题,并不意味着问题都解决了。如何构筑应对现代社会生育减少及高龄化问题的社会体系,如何通过政府相关机构的精简来缓解财政赤字问题等,都是今后需要重点探讨和解决的问题。

  是什么吸引了我们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会长山本英树

  日东电工(苏州)是在调查数家开发区的基础上决定落户苏州工业园区的。我们主要考虑两个方面,一是经济性(初期投资、劳动力、税收优惠),二是信赖性(财政、政治、协作体制)。于2002年10月开始生产全工序的精密线路板(FPC),2003年4月开始生产液晶用偏光板等光学材料。现在,已经消除累计亏损,为更进一步发展扩大,工厂正在建设中。

  能够急速成长壮大的原因,一是在于苏州逐渐成为电子产业聚集地,二是工业园区行政机关的很好的合作和指导力,快速决策和先进系统的引进,以及完备的基础设施(电力、道路)。

  今后,我认为应该进一步确立国际竞争力(资本力、人才力、技术力)。首先是人才的确保,包括技术人员的确保(包括在中国的产品设计人才);其次是经营管理的本地化;三是吸引用地球规模的视点考虑环境的企业向开发区聚集。与其他工业开发区区分开,策划提高苏州园区品牌价值。不仅要重视空气、水,更要对在损益计算表、财务报表以及环境报告书中没有记述的外部经济、社会在环境方面的情况予以重视。

  在苏州建全球化企业

  横河电机株式会社社长内田勲

  横河作为尖端技术的领导者,专注于测量、控制和信息技术。这些技术对于21世纪的工业发展至关重要。公司成立90年来,横河已成为世界领先的工业自动控制产品和系统的供应商之一,我们的目标是到2010年成为世界第一的工业自动控制生产商。目前,我们在29个国家设有83家子公司,拥有1.8万名员工,今年的总销售额达到40亿美元。

  我们希望对中国的工业发展和全球化有所贡献,同时也希望与中国共发展、共繁荣。我们在中国的业务可以追溯到1957年,当时我们和中国的技术研究部门进行了技术交流。此后,我们陆续在中国进行了技术转移,设立了多家合资企业。进入21世纪,我们把大规模在中国开展业务,寻找合适的地点设厂,向世界提供我们的工业自动控制产品作为实现发展目标的措施之一。经过对中国多个城市的考察,我们的项目组开始聚焦在苏州,因为这里适合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同时,苏州对于横河也有着特殊的含义,因为苏州横河电表公司是苏州地区的第一家合资公司。苏州工业园区也特别引起我们的注意,因为它是中新两国政府的合作项目。

  根据我过去在新加坡的工作经历,考虑到今后20年、甚至30年后的发展,我决定在苏州工业园区建设一座国际一流的厂房作为工业自动控制仪器的生产基地。主要原因有两点:第一,我感觉到了园区管委会成员的工作热情,正如我32年前在新加坡看到的情景一样。第二,对于横河来说,在中国建立一个稳固的生产基地,向全世界和中国市场提供工业仪器产品非常重要。而苏州具备快捷连通中国各个工业地区和世界市场的优势。

  2002年10月1日,横河电机(苏州)公司在苏州注册,前后只用了短短3天,体现了管委会承诺的“一站式”服务。在管委会帮助下,我们克服多种困难,依靠100多名员工,在2003年10月1日开始生产工业用记录器。此后,我们的新产品相继面世,员工数量也增加到约900名。

  对设在苏州的横河电机公司,我们习惯称之为横河中国,因为我们希望它是帮助横河实现全球化的综合企业之一。现在,所有的技能和生产专门知识都从横河集团转移到了横河电机(苏州)公司,最先进的产品和测试仪器也一并转移过来,包括一座世界一流的利用GPS技术的实验室。横河电机将伴随着园区的发展,不断地成长与繁荣。

  《华东新闻》(2005年11月23日第四版)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