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东莞新跨越 五年造新城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23日02:28 人民网-华南新闻

  

东莞新跨越 五年造新城
东莞草塘小区

  驱车行驶在高标准的东莞大道上,大家心情难以平静。5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荒芜,如今花团锦簇的景观大道上车流不息,城市中心广场四周,现代化的高楼林立。曾来过东莞的人禁不住感叹:东莞变了!变靓变美了!过去那个“分不清村镇还是城市的东莞”,如今,中心城区泾渭分明,路宽、山青、水秀,秩序井然,车流如梭,展览馆、图书馆、玉兰大

剧院交相辉映,一座现代化制造业名城的英姿矗立眼前,令你不得不赞叹,东莞5年来城市变化天翻地覆!

  起步:惊人的飞跃

  “今年掀高潮,年年有重点,一年一大步,五年见新城”是2001年东莞市推进现代化城市建设开局的话,言犹在耳。如今,美梦成真!

  5年过去了,围绕建设“现代制造业名城”的目标,东莞以每年投资百亿元的气魄,创出了自己的城市品牌,不仅做到了经济实力更加雄厚、产业优势更加突出、社会生态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同时也做到了城市特色更加明显,科教文化更加繁荣,以新城市形象实现了惊人的飞跃。

  制造业名城首先是规划优良之城。东莞市委、市政府2001年提出“一网两区三张牌”发展战略,围绕“五年见新城”的目标,以“建城、修路、整山、治水”为重点,全面推进城市建设。

  东莞“城市牌”的第一步是按照建设国际制造业名城要求完善城市规划。新规划注意功能整合、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把全市32个镇区作为一个市区来规划,形成不同层次城市组团的城市总体布局;按照符合“绿色城市”和“以人为本”的要求,把最好地段、最美丽风景带用于建设为群众服务的公共活动场所;强化“山”、“水”自然景观特色,使绿色成为东莞风貌的灵魂;新规划以三五十年不落后的标准绘制了东莞现代化新城的美丽蓝图。

  东莞以前所未有的勇气提出“五年见新城”的建设目标,集中打好“城市牌”的重头戏。城市新区规划面积约15平方公里,以9.9公里长的科技大道为纵向中轴,向外控制和规划50平方公里左右,逐步形成新城傍山、旧城依水,数条环路连接山水的市区整体格局。东莞邀请了4家国内著名设计单位对城市新区进行规划,新区分为行政文化、金融商贸、科教研发、居住休闲等功能,既体现出了都市的现代气息和繁华气派,也突出了文化品位、园林艺术和自然风光。就在当年,东莞城市新区启动的各项工作全面铺开,掀起了轰轰烈烈的现代化城市建设浪潮。

  腾飞:五年见新城

  迈开建设步伐的东莞,出手就是大手笔。城市规划得到加强,城市框架迅速拉开,城市新区初见规模,依山傍水格局基本成型。如今,一座座美丽建筑点缀着气度非凡的东莞新城。

  东莞全面启动了现代化新城的建设工作,掀起新一轮城市建设高潮。

  5年来,东莞根据不断变化的形势要求,不断调整工作思路,适时提出“一城三创五争先”的工作要求,按照“高强度投资、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的原则,按照未来1000万人口的城市规模要求,适当超前编制供水、供气、市域交通等规划,加快基础设施网络的规划和建设,全面启动城市新城的建设。

  新城蓝图以城区—同沙—松山湖这“三位一体”形成的发展轴作为新的城市核心来规划:五环路、南环高速、清塘高速、常虎高速等新路项目陆续动工:两年左右时间,新区现代化气派的玉兰大剧院、图书馆、科技馆、展览馆、会议大厦等10项龙头工程相继竣工,这些矗立在东莞新城区的美丽建筑,由于坚持了“面向未来,适当超前”的原则,至少20年不落伍。

  一大批重大基础设施的相继竣工,特别是规划建设东莞大道、东江大道、中心广场、环城路、松山湖大道等项目使东莞的城市功能日趋完善。东部快速、常虎高速、北环、北深“六横四纵”高速公路网,日渐完善的国道、省道,联网公路,极大改善了城市外围的交通状况,仅去年,东莞33项市属重点工程就完成工程投资26亿元,竣工建筑面积7万平方米,改造新建道路55公里……

  以绿化、净化、美化、亮化为重点的市容市貌整治和城市管理强化工程取得成效,治污力度加大,生态环境逐步改善。加大投入、编制规划,初步形成比较完善的环保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体系。建设黄旗山城市公园、同沙生态公园,打造城市“绿肺”、打造“山水嘉园”,加大治水、治污力度,至去年底投入近11亿元建成污水处理工程17项,污水总处理规模298万吨/日,污水处理率13.45%,比去年初的6.1%提高了7.35个百分点。

  如今的东莞人,漫步在城市中心广场和黄旗山城市公园,饱览着东莞的巨变,享受着东莞新城焕发的魅力,体味到一个活力城市的骄傲与自豪。崭新的东莞新城,极大地提升了东莞形象。

  提升:美丽新东莞

  一年百亿,五年打造新城的浩大工程,让东莞告别了城乡一体化阶段。对于今天的中国,东莞不仅是一座制造业名城,更是一座现代化的美丽城市。这座新城的建设速度和急速变化令人措手不及。在这样一座飞跃发展的城市面前,城市管理和内涵也面临不容回避的深刻变化。

  从农业社会到现代工业社会的快速转变,给东莞的城市管理留下了很多“老大难”问题。例如,违法建筑数量大、范围广、反弹快,破坏了城市规划和城市景观,引发大量的社会问题,已成为严重影响城市发展的“毒瘤”和“顽症”。又如,在镇区边缘地区,存在大量养殖场,大部分没经过防污处理措施,对水源、城市环境景观影响很大。

  营造城市形象是东莞城市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提高东莞品位和内涵的重要举措,为此,从今年4月7日开始,东莞在全市开展以清理违法搭建、清理违法用地、清理养殖业污染和清理无证照经营为主要内容的“四清理”工作,以此为突破口,进一步加强社会管理。半年多整治成效明显。目前,城区内主要道路两侧、重点景观地区,违法违建建筑已基本拆除,城市环境大大改善。城市化步伐加快,村镇建设大范围、上档次地铺开,形成了市镇联动、同步推进的喜人局面,如今的东莞,中心市区和32个镇区市容整洁划一,多样化的建筑群各具特色,各具特色的广场、栏杆、路灯等重要城市元素形成了独具珠三角城市特色的东莞城市新貌。

  崭新的城市需要独具特色的文化品位和内涵,新东莞也不例外。现代化新城如何迈向文化名城?继东莞市委、市政府2001年提出要打造“文化新城”之后,东莞在城市品牌建设上也迎来一次新的跨越,他们提出了创建图书馆之城、博物馆之城、广场文化之城的目标。与此同时,已正式启动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工作,并力争用5年时间完成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任务。

  为开创文化名城的繁荣局面,东莞先后兴建了玉兰大剧院、展览馆、图书馆等一大批标志性文化设施。同时加快文化体制改革,创立了全面发展的新博物馆体系,举办公益文化招商项目,通过整合历史文化资源,充分挖掘东莞作为岭南文化重要发祥地、中国近代史开篇地和华南抗日主要根据地的内涵。这些举措分别从硬件和软件建设上,既使城市文化有了良好的载体和表达形式,又在机制上确保了城市文化能生生不息、长期繁荣。

  文化名城的建设对东莞而言,是挑战更是机遇,毕竟拥有了独特城市文化内核的东莞才是东莞人值得骄傲的东莞,也才是更多人向往的东莞。东莞用5年的时间走完了西方城市建设史需要百年的进程,东莞的城市品位和内涵需要多久才能形成她富有生命活力的城市精神?相信这一天不会太远。

  《华南新闻》(2005年11月23日第三版)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