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中小学学生诚信观何以淡薄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23日02:47 人民网-江南时报

  加强中小学的诚信教育、建设诚信社会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诚信也是学校各种规章中对学生的基本要求。一、诚信缺失的典型表现在校园里,中学生的诚信

  状况如何呢?虽然大部分学生都能够以诚待人,言行一致,但在少数学生身上仍有一些典型的不诚信的行为,让我们来了解几例发生在校园里的不诚信行为:其一,每次考试

,尽管学

  校都加强了考风考纪教育,但作弊现象依然屡禁不止。

  其二,一些学校为了争得某项荣誉,编造出一堆假数字、假事件;为了应付上级名目繁多的征文活动,有些教师让学生做“文抄公”,或者干脆为学生“捉刀”。

  其三,每天都有学生不交作业。

  其四,教师要上公开课,为了保证教学“成功”,则对班级进行重新组合。同时,教师还叮嘱学生,举手要踊跃,不管会不会都要举手。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一些不诚信的行为,导致诚信缺失的原因有哪些呢?二、诚信缺失的原因分析第一,成人世界的道德失

  范、享乐主义、拜金主义、追逐个人利益、封建迷信、黄赌毒等丑恶现象的不良影响。

  第二,少数教师成为学生不诚信的“楷模”。这是学生不诚信行为出现的一个重要原因。学生几乎是整天和教师生活在同一个“圈里”的,因此,教师的有些不诚信行为就为学生所“学习”。比如,不让学生玩电脑游戏,自己却在办公室内玩得热火朝天;要求学生向老师问好,自己却态度冷漠;要求学生遵守公共秩序,自己却在教室内抽烟等等。

  第三,同龄人之间的相互仿效。中小学生在生理、心理等方面处在同一阶段,在许多方面有着不稳定因素,也由于他们在学习、生活等方面的“同步性”,造成他们之间的言行往往具有很强的“传染性”,使得一些学生中已经有了不诚信行为的学生会影响一些自制力差、不能明辨是非的同学,从而使得不诚信行为在学生中间呈愈来愈蔓延趋势。

  最后,文化娱乐节目、影视作品和传媒内容良莠不齐;人际关系中的信用缺失;信仰的迷惑;网络信息的泛滥等等,也从不同的角度或深或浅地影响着学生的不诚信行为。同时我们还要看到,一部分成年人的国家观念淡漠,法律意识模糊,对生活前途产生困惑,对社会产生不满,价值选择混乱,诚信和责任心丧失,道德判断的利己主义倾向等行为,对学生的不诚信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三、诚信教育的解决渠道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得

  出这样的认识:让学生成为讲诚信的人,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而学校则是诚信教育的主渠道。

  第一,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营造诚信教育的良好氛围,让学生在德育实践中发展自己的道德判断能力。例如,可以开展以“至诚、至信、至善、至美”为主题的系列活动,“诚信立德,诚信做人”的签名活动,开展查找发生在同学中、校园内的不诚信事例,并思考如何净化校园小环境;开展“呼唤诚信”班会课,以编排小品、班级讨论等活动形式,解决学生对诚信的困惑,有条件的学校可组织学生做社会调查,并写出调查报告。

  第二,所谓“教育者先受教育”,教师对学生起着言传身教的作用,理应成为中小学生诚信教育的表率和楷模,要通过完善制度,促进教师认真履行教书育人的职责,规范其行为,使之为自己不诚信的行为负责。

  在结束主题讨论之前,此处引用一个关于诚信的经典故事来结尾。

  以色列耶路撒冷有一家颇有名气的“芬克斯”酒吧。老板是一位名叫罗斯·哈尔斯的犹太人。它虽然是一个不足30平方米、仅有一个柜台、5张桌子的小酒店,但却因为一件小事而声名大噪。

  一次,美国国务卿基辛格出访以色列,作为犹太人后裔,他一直想领略一下犹太民风。一次公务之余,他突然想到此酒吧消遣。于是他亲自打电话到酒吧,说与10个随从一起到贵店,希望到时拒绝其他顾客。

  像这样一位显赫的国家要人光顾小店,是一般老板求之不得的事。不料,酒吧老板客气地说:“您能光顾本店,我感到莫大的荣幸,但因此谢绝其他客人,是我做不到的,因为他们都是老熟客,是曾支持过这个店的人,如果因为您的来临而拒他们于门外,我无论如何也做不到。”

  对此基辛格只得遗憾而又不满地挂了电话,自然放弃了光顾。

  不料此事被正在消费的顾客们自豪地作为美谈传出,小小的“芬克斯”酒吧就幸运地被美国《新闻周刊》杂志选入世界最佳酒吧前15名,理由是它对顾客绝对忠诚。从此,该酒吧经常宾客满座,不少名流也经常光顾。

  诚信教育,已经引起全国上下足够的关注,作为教育工作者,也应该重新审视我们自身的人格力量,用人格去感染学生,以诚信的态度和方式引领学生成长,再通过学校的辐射作用,去影响更广阔的社会人群,以形成人人讲诚信的大环境!

  诚信教育,从学校做起!从教师做起!从自身做起!让诚信之花遍种人间!

  《江南时报》(2005年11月23日第二十九版)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