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红学界“缺席审判”刘心武? 《是谁误解了〈红楼梦〉——从刘心武“揭秘”看红学喧嚣》月底出版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23日06:34 河南报业网-大河报

  昨天,记者从陕西人民出版社了解到,《是谁误解了〈红楼梦〉——从刘心武“揭秘”看红学喧嚣》一书即将于11月底出版。

  这本书虽然号称是“拷红”的年终终结本,实际上,却更像是红学界对刘心武学说的一次“缺席审判”。该书从引领“红楼热潮”的刘心武的“秦学”切入,集结了红学界内外诸多抨刘的声音,对红学“索隐派”和“考证派”给予了全面反思,把长期以来封闭在红

学界内的种种问题暴露出来。据介绍,在《是谁误解了〈红楼梦〉》一书中,刘心武被指有几大“罪状”。红学家蔡义江将刘心武的研究称为新索隐派。“之所以这样区别,是因为老索隐派所认定的影射对象还确有其人其事,而新索隐派连影射的对象也是虚妄的。”他认为,《红楼梦》没有什么“密码”,是不能用“破译”或“揭秘”的方法来弄清的。

  《红楼梦》研究会秘书长孙玉明认为,刘心武陷入了五大误区:“想当然尔”、“生造”、治学不严谨、缺乏历史常识、不顾人之常情。

  此外,该书的最后一篇文章《红学界外别样红》在紧张刺激的唇枪舌剑之后,也给读者营造了一个阅读交流的平和空间。这些红学票友们一直活跃在红学网络上,他们的感怀和妙想见诸纸媒体的机会不多,实际上不代表他们缺乏真知灼见。有学者认为,从这一点上来说,刘心武先生所呼吁的“允许外行的人说话,要让那些哪怕是最刺耳的不同见解发表出来”的说法还是深得民心的。

  本书编辑李向晨认为,面对众说纷纭的“红学”,读者头脑要清楚,应该带着批判的眼光接受新鲜事物,应该回到小说《红楼梦》本身来,不要非在里面研究政治谜语,应该充分肯定《红楼梦》是虚构性的作品或想像力的产物。□郑媛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