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德国女强人默克尔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23日07:48 人民网

  

德国女强人默克尔
11月22日,德国基民盟主席默克尔出席在首都柏林举行的联邦议会全体会议。当日,联邦议会选举默克尔为德国新一届联邦政府总理。

  德国基民盟总理候选人默克尔10日证实,该党与施罗德社民党达成了联合组阁的协议,根据协议,她将成为德国历史上首位女总理。

  施罗德与默克尔之间马拉松般的总理之争结束,被高达11.7%的失业率折磨了许久的德国选民终于松了一口气。德国柏林自由大学政治学教授尼德迈尔说:"德国已经陷入僵局3周了,我们经不起更长的停顿,现在是主角们停止争论的时候了。"

  但是,社民党与基民盟建立联合政府,虽然能解决目前的总理危机,但将在今后的运转和政策制定和执行上产生新的问题。大联合政府如果能够成立,也只是意味着基民盟和社民党的斗争场所的转移,而不是结束。

  英国前首相邱吉尔曾说过:民主是我们能够想得到的所有制度中相对说来最不糟糕的一个。而对于德国选民来讲,这次他们可能赶上了民主制度所带来的糟糕的一面。

  德国选民的选票已经表明了他们对于经济现状的不满。正如施罗德所言,德国的经济急需改革。但是党派的政策分歧使“大联合政府”在经济改革上的前景实在令人忧虑。正如德国汉堡世界经济档案所所长施特劳伯哈尔所说,这种大联合对德国经济来说是能想象的最坏的结果,意味着改革的搁浅。而德国波鸿大学政治学讲师乌尔里希·维德迈尔则指出:“大联合(政府)是没有爱情的婚姻。”

  在东德长大

  默克尔1954年7月17日出生在德国北部港口城市汉堡,她是家中3个孩子中的长女,原名叫安格拉·多罗特娅·卡斯纳。她父亲是一名知识渊博的教会牧师,母亲是英语和拉丁语教师。出生8周后,她就随同父母迁居东德,因为父亲在距柏林北部80公里的东德小镇滕普林得到了福音教会的牧师职位。因此,默克尔是在东德体制下长大并接受教育的,她曾和许多东德青年一样,加入了共青团组织。默克尔说,她的童年很快乐,一家人在东德过着田园式的宁静生活。

  默克尔很小就显露出科学方面的天才,她的中学同学埃尔克·舒尔茨回忆说,老师总是把最高分留给默克尔,同学们因此还嫉妒她,但她的人缘不错。安格拉的班主任多纳特经常劝告她:“取得成就是义务。”尽管安格拉·卡斯纳有时稍有放纵,但大多数时间她是一个勤奋、努力、刻苦、博学多才、聪明伶俐的好学生。到了8年级,安格拉获得了优秀学生称号,并获得俄语奥林匹克竞赛冠军,为此她乘友谊列车前往苏联参加学生交流活动。默克尔还曾两次参加华约国家奥林匹克数学竞赛。她的大学生活是在莱比锡大学度过的,并于1986年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她的论文是关于碳氢化合物反应的速度常数计算。毕业后,她在原东德科学院物理化学研究中心从事科研工作。

  默克尔个性保守,不苟言笑,欧洲几家报纸曾这样描述说,“她的笑容好像是硬挤出来的。”多年来,深黄色短发和深色裤装一直是默克尔的招牌形象。这种装扮使她成为政敌的攻击目标。他们指责她“发型古板、举止不优雅”,“像一个农妇,跟不上时代”。不过,在一年一度的巴伐利亚瓦格纳音乐节上,人们却看到默克尔身穿艳丽的红色低胸露肩晚礼服,和丈夫手挽手走进会场。这是去年她穿的唯一一次裙装,因为她是瓦格纳的忠实乐迷。

  也有不少报道说她是德国的“铁娘子”,但默克尔不愿将她与英国“铁娘子”撒切尔夫人相提并论。她说:“我们都是政坛上持保守派立场的政治家,除此之外我们之间没有任何共同之处。”默克尔在接受采访时称,她最敬佩的人物是法国女物理学家居里夫人。默克尔大学时代的教授曾回忆说:“她从不表达自己的意见。”事实上,从她1973年进入莱比锡大学到1986年获得物理化学博士期间,她并未表现出突出的政治才能,给人的感觉甚至还有些害羞。

  两次婚姻

  默克尔经历过两次婚姻。1975年,默克尔在莱比锡大学读书时认识了同学乌尔里希·默克尔,3年后结婚。但这段婚姻只维持了4年。1982年的一天,默克尔收拾衣物离开了。她事后回忆说:“我当时结婚是因为所有人都结婚。今天听起来这话有点可笑,但婚姻对我来说始终是神圣的。”不过她在解释离婚原因时说:“对我来说,一个人的品质是最重要的,包括用情专一。”但18年后乌尔里希·默克尔对默克尔的评价还是很高:“默克尔是一个充满魅力、热爱生活、自然的女人。”离婚后她也一直保持着前夫的姓氏。

  多年后默克尔还是找到了真爱,她遇到了化学教授绍尔。当时两人都在东德科学院物理化学研究中心工作。《默克尔传》中透露,绍尔比默克尔大5岁,在研究量子化学领域享有盛名。两人结婚前曾长期同居,并引起诸多议论。1993年8月,大主教约阿希姆·迈斯内就对德国《图片报》说:“据说现任政府里有一位当部长的基督徒还过着未婚同居的生活。”1991年默克尔成为基民盟联邦副主席之前,她对再婚问题的回答还是“不”,但很快就闪电般再婚。他们事先没有通知任何人,双方父母都没有到场。1999年1月2日《法兰克福汇报》上有一则不起眼的广告公布了这一消息:“我们结婚了。安格拉·默克尔,约阿希姆·绍尔,柏林,1998年12月。”广告仅有烟盒那样大小。默克尔的母亲抱怨说,婚礼后第二天,默克尔才在厨房漫不经心地说:“对了,昨天我结婚了。”

  绍尔非常喜欢“充满柔情、喜欢笑和实实在在的妻子”。周末,他们一起散步;冬天,他们还去阿尔卑斯山滑雪。幸福的默克尔也会“洗手做羹汤”,为家人献上自己做的烤鸭和西红柿汤。

  默克尔没有孩子,2002年她说:“我并不是不要孩子,只是没成功。从政时我已经35岁,也就不再提要孩子的事了。”也许还因为绍尔不想再一次当父亲。绍尔与前妻的两个儿子和母亲一起生活,有时默克尔家来客人,两个孩子也来帮忙。他们的邻居曾经嘲笑默克尔夫妇对环境安静的过分苛求,说绍尔的两个儿子在家时,必须穿着“毛线织的厚袜子”在地上走,以免弄出声音。

  有报道说,作为一个女人,默克尔并不成功――离异而且没有孩子;作为一个基民盟成员,她的履历也算不上“过硬”:来自原东德,是个女性,只能归于男性统治的基民盟的“弱势团体”。但是她却在2000年当选为基民盟主席。在2004年的基民盟大会上,她以其政绩和能力征服了所有当初对她持怀疑态度的党内成员。

  35岁步入政坛

  1989年东德发生巨变,柏林墙一倒,默克尔像许多人一样开始寻找政治归宿。她加入了一个叫“民主觉醒”的组织,在35岁时开始了她的政治生涯。在原东德最后一届政府中,默克尔被任命为政府副发言人,这个职位给她每月带来2500马克的收入,让她兴奋了好久。1990年德国统一后“民主觉醒”加入基民盟。她出身东德的背景被时任基民盟领袖、德国总理科尔看中。科尔有意将其树为东西德平衡的样板。在科尔的提携下,默克尔先后出任德国青年妇女部长、环境部长、基民盟秘书长和副主席等职。科尔曾公开亲密地称默克尔为“小姑娘”,从此,德国媒体一直把她叫做“科尔的小姑娘”。党内高层政治家认为她是“统一总理”科尔一手提携的,是为了政治需要“充门面”的女性;内阁中的男人们经常不拿她的建议当回事。为此,她还跑到科尔的面前哭过鼻子。

  1998年,科尔领导的基民盟在连续执政16年后下野,科尔辞去党主席职务,基民盟主席沃尔夫冈·绍伯勒任命默克尔为该党秘书长。几个月后,科尔被卷入一场政治捐款丑闻,导致基民盟陷入混乱,因为科尔在党内还有很大影响无人敢向科尔说什么。默克尔此时却站出来呼吁基民盟与科尔划清界限,默克尔也就不再是“科尔的小姑娘”了。后来,默克尔成功地修复了与科尔的关系,并因此重建了党内至关重要的内部平衡,她的威信逐渐树立起来。此后,默克尔被推选为基民盟主席,成为该党历史上第一位担任党领袖的女性,也成为德国战后首位女性大党领袖。默克尔把基民盟一步步带出丑闻泥潭,在州选举中接连获胜,民意指数不断创新高。为此就有人猜测,默克尔可能会显露锋芒,争夺总理职务。

  2002年德国总理选举中,民意调查显示由基民盟和基社盟组成的联盟党支持者中有46%的人拥护基社盟主席施托伊贝尔当选总理,默克尔的支持率仅为28%。默克尔审时度势,主动放弃成为总理的机会,并推举施托伊贝尔为联盟党竞选总理候选人。最终施托伊贝尔以微弱劣势败给了社民党的施罗德,但此举成就了默克尔,她在关键时刻顾全大局获得了联盟党一致好评。从此,默克尔确立了在党内的绝对领导地位。

  政策保守

  有分析人士说,默克尔不是一个从党派底层拼搏到中心的战士,在重要位置上也没有建立自己的网络和支持者,基民盟是一个与天主教渊源颇深的政党,以男权思维根深蒂固和保守著称。她能在基民盟走到今天,不能不说是个奇迹。《德国之声》说:“默克尔沉默地、但却是坚定地崛起于德国政治顶层,说明被政治对手或者党内对手低估,未必是件坏事。”

  默克尔拒绝传统的政治游戏,诸如在镜头前亲吻小孩和对选民说一些他们喜欢听的话。她更多的是直接说出自己的想法,毫无保留地抨击德国存在的问题和对手的弱点,不怕得罪人。接受媒体采访时,默克尔总是避免谈及她的私人生活。她极少和丈夫一起出席聚会,一起出现时也没有像其他公众人物那样相互拥抱,他们总作为两个独立的个体生活着。

  默克尔曾公开表示,希望自己能真正代表“东部和西部”。但大多数前西德的老人支持默克尔,反对她的人多在她成长的东部。在她的故乡滕普林,默克尔没有被看做是东德人,他们觉得她是西德人。滕普林的领导人曾说,“在这里她并不是很受欢迎。这里的大多数人并不希望她当选,因为他们不认为她能为这里做些什么。”默克尔的父母依然住在滕普林,作为牧师的父亲对她的政治野心闭口不谈,她的母亲在德国统一后成了社民党的地方议员。

  今日德国的战后一代,将默克尔视为同代人,但默克尔却和那些曾经信仰无政府主义、反战、反传统、反宗教、尝试过嬉皮士生活后又回归主流社会的西德同龄人不同,她一直强调她的宗教自豪感。“我不认为我们可以完全忽略犹太-基督教传统对欧洲的根本影响,大部分的欧洲之根都来源于这两个宗教。”她说,“大部分的欧洲都经历了启蒙运动时期,那是基督教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我们不能忽视这个事实而说我们是中立的。否则,我们的价值观来自哪里?”美国《新政治家》杂志曾报道说:“她的本能、她对男人的不信任、她对阴谋的嗅觉,在她35岁东德解体之际就已经形成了。甚至连她的事业似乎都遵循一个非常个人化的5年计划。”

  西方媒体报道说,默克尔是政治保守派,主张“要激活与美国的跨大西洋合作”,她出任总理,德国内政将会右转,外交上将一改施罗德常与美国总统布什抬杠的作风,会亲美;对英政策,亦当如此。德美关系与德英关系将进入蜜月期,欧洲今后趋势将深受影响,施罗德与法国总统希拉克建立的“反伊拉克战争联盟”将会相对弱化。

  对于德国与几个大国的关系,默克尔有自己的立场。她希望加强德法在欧盟中的发动机作用,但她并不拥有像科尔与密特朗、施罗德与希拉克那样的特殊关系。英国和美国则希望默克尔能成为德国总理。今年6月英国首相布莱尔访德时不顾施罗德的反对,执意会见了默克尔。在美国人看来,默克尔是其伊拉克政策的支持者,希望她能改变目前两国间的尴尬关系,美国主流媒体更是力挺默克尔。

  有评论指出,无论是默克尔还是施罗德,都非常明白:改革必须旨在将德国变成一个更加鼓励竞争的国家,缺乏竞争力和竞争意识正是德国的根本问题。需要克服的是对“残酷的”美国市场经济规则的反感,在效率与公平之间的独木桥上小心翼翼地摸索前行。在这潭沉重的池水中,无论是保守派还是自由派,都很难搅起足够的波澜。因为人们选择保守党,更多地是因为对执政的自由派和绿党感到厌倦,而不是因为他们愿意放弃舒适的生活。

  至于对华政策,有报道说,默克尔的亲美态度,将延伸而影响德国对华政策,默克尔曾表示现在不宜解除对华武器禁售,这个观点甚至比英国更过火。因此,与中国交往时,默克尔可能采取与美英相近的对外政策,以“人权”、“民主”等敏感问题要求对话,也可能对中国的内政发表看法。可观察家指出,在施罗德执政期间,德国与中国保持了稳定而良好的关系,特别是中国驻南联盟使馆被炸后,施罗德代表欧盟访问了中国,站在反美的一面;他还主动提出取消对中国的武器禁售;他不顾国内保守派的反对声音,向中国转让了磁悬浮技术。目前,德国是中国在欧洲最大的贸易伙伴、是对华技术转让最多的欧洲国家、是向中国提供政府贷款和无偿赠款最多的欧洲国家,2004年中欧双边贸易超过1500亿美元,德国独占500亿美元,默克尔也会认识到与中国这样重要的政治和商业大国保持良好关系的重要意义。因此,尽管默克尔是保守派,但她也秉承了基民盟老一代领导人科尔的政治主张,所以在此基础上,德中关系不会发生很大变化。当然,如果施罗德继续执政,德中关系无疑将得到一贯和密切的发展。在他执政的7年中,保持了前总理科尔每年访华一次的习惯,是个“中国迷”,对中国的关切也极为了解。施罗德曾表示:只要在位一天,就不会卖潜艇给台湾。

  有报道指出,默克尔曾多次强调,“我们需要增长,我们需要工作,我们需要安全。”她的竞选纲领主要集中在创造就业、减少高达12%的失业率上。很显然,任何政治家都首先关注国内事务和民族利益,无论德国哪个党和谁执政,都是国家利益决定其政策走向。

  《大地》(2005年第十九期)

  

德国女强人默克尔
11月22日,在德国柏林的联邦议院,即将离任的德国总理施罗德(下)在向新当选的德国总理、德国基民盟主席默克尔(上)表达祝贺后离开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