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黄鹤楼登临记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23日10:20 人民网

  三峡归来,顿足武汉。到武汉不看黄鹤楼那将是终身遗憾。于是,我们就有了武汉呆一日,到武昌登黄鹤楼的安排。

  天公作美,几天连绵细雨,今天忽然放晴。汽车在武汉长江大桥上行驶,我们打开车窗,探出头来,仰望黄鹤楼,雄伟壮丽,气势巍然,让人肃然起敬。高楼朱柱黄瓦,飞檐翘角,风铃摇曳,飘渺与蓝天白云之中,既古典端庄,又富丽堂皇。

  我对登临黄鹤楼的想望,最初还是阅读毛泽东的诗词而萌发的。“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黄鹤知何去,剩有游人处。把酒酎滔滔,心潮逐浪高。”1927年的春天,大革命失败前夕,毛泽东心情苍凉,亲临此地,站在蛇山之巅,面对乱石崩云,惊涛拍岸;倚危把酒,怀古思今,心潮难平,写下此诗。这首诗词成了我了解黄鹤楼的最初心理印象。后来又读过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故多次想亲临观望而无机会,既然来到它的楼檐下,对如此人文胜景,如此天下名胜,岂能熟视无睹?

  从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出发,步行二百余米缓缓而上,便来到黄鹤楼的背面。

  黄鹤楼位于武昌的蛇山,始建于三国时期,据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最初是用于军事用途,到了唐代以后才逐渐成为名胜之地。黄鹤楼几经兵灾战乱,屡毁屡建,历尽沧桑,今楼建于1984年。历史上,许多名流学士、墨客骚人,登临流连于此,为之吟诗作赋,写下难以胜计的名篇佳作。黄鹤楼也因这些不朽诗文的点染而传美于天下。

  黄鹤楼由主楼、配亭、廊院组成,分布于三层平台之上。从正面拾级而上,到第一层平台,透过镂刻精巧别致的大门,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宝塔,高八米,底部镌刻精致的云神水兽等图案,线条明晰流畅,彰显素洁与神圣,赏心悦目;登上第二层平台,迎面是牌坊,上面赫然写着“三楚一楼”四个金色的大字,四周种植了苍松、古槐、翠柏、香樟、紫竹,并堆石造景,更添雅致,使景区更显古朴秀丽。

  再上一个平台,就是精华所在。黄鹤楼巍然屹立其上,璀璨夺目,气宇轩昂。黄鹤楼为钢筋混凝土仿木结构楼阁式建筑物,屋顶和屋檐面上均为黄色琉璃瓦,全楼由72根大圆柱支撑起的51米高楼,楼外翘角60多个昂然向上。气吞云梦,势连衡岳,雄奇壮丽,令人叹为观止。楼分五层,层层风格不同。

  今天游人登临黄鹤楼不是凭借脚力,而是依靠电梯直到顶楼,然后徒步下楼,一层一层地观光游览。

  我们乘电梯直登绝顶。到达五层,凭栏远眺,楚天一色;潇湘云水的浩浩长江与千里汉水在此汇合,龟山和蛇山隔江矗然对峙,气势磅礴,惊心动魄;江上舟楫如织,楚国风云,江城美景,尽收眼底,长江的浩淼,大桥的气势,历历在目。真是的。面对长江,我们才能领悟到登此楼观此景,心旷神怡,宠辱皆忘的意境。

  拾级而下,第四层有当代名人的墨迹陈挂其间。当你觉得游兴勃发,灵感骤至,希望领教古代名人字画时,第三层大厅内便栩栩如生地再现了李白、崔颢、岳飞、陆游、辛弃疾、黄遵宪、康有为等登楼赋诗的情景。这些人物的传神形象及其传世的诗赋,相得益彰,使人感受到他们诚挚的情怀和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深深爱恋。

  在二楼大厅正面墙上,有用大理石镌刻的唐代阎伯谨撰写的《黄鹤楼记》,它记述了黄鹤楼兴废沿革和名人轶事。楼记两侧为两幅壁画,一幅是“孙权筑城”,形象他说明黄鹤楼和武昌城相继诞生的历史;另一幅是“周瑜设宴”,反映三国名人去黄鹤楼的活动;画中把周瑜的运筹帷幄、多谋善断,赵云的机警智勇,以及人物的皱眉、附耳密谈等表现得神韵逼真,惟妙惟肖。

  底层为一高大宽敞的大厅,正面壁上为一幅用陶瓷镶嵌的巨大的“白云黄鹤”壁画,生动逼真的再现了黄鹤楼的来历,只见画中一位鹤发童颜的老人,正腾云驾雾,悠闲的吹着萧笛,真是仙姿飘逸,浪漫神奇。两旁立柱上悬挂着长达7米的名联:爽气西来,云雾扫开天地撼;大江东去,波涛洗净古今愁。唐代诗人崔颢游黄鹤楼,为其山光水色所陶醉,即兴题了一首诗:“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时隔不久,李白来到黄鹤楼,见大江浩瀚,不禁心胸开朗,诗兴大发,铺纸砚墨,准备一展诗才。他环顾四壁题诗,忽见崔诗,便击节吟哦,连声叫绝,“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遂掷笔扬长而去。诗仙一搁笔,崔颢的诗轰动诗坛,闻名遐迩,黄鹤楼更是蜚声天下,尽人皆知。

  黄鹤楼自唐以来,登临的人士不记其数。登临即席挥毫者有之,登临而归后咏诵者有之,梦游登临者有之,长忆登临者有之,从流传下来的诗文来看,不乏名人名篇,广为传诵的是李白和崔颢的故事。

  过去的故事或凝固在黄鹤楼的壁画上,或流传在民间,或记载在历史上。当今的黄鹤楼不仅为文人墨客所景仰,也是百姓登临观赏的好去处,黄鹤楼地处车水马龙、人货聚散的闹市区,平民百姓登楼游览也极频繁。他们虽不会吟诗作赋,但劳顿之余,到这里休闲游览,也是一件惬意的事。这里可谓是四时皆宜,春夏秋冬,各有特色;风晴雨雪,各有情趣;贵贱贤愚,各有感受。

  游览完黄鹤楼之后,脑海里忽生一种感觉,那就是观黄鹤楼不是观楼,而是观看的一种文化。黄鹤楼所陈列的诗词画卷,像穿越千年的时空隧道,着实是经过了一番华夏文明的洗礼,接受了民族精神的熏陶。我们之所以仰慕黄鹤楼,黄鹤楼之所以名扬四海,并不是因为这座塔状的建筑,而是在乎它厚重的历史人文的沉积和留给后人无穷无尽的文化宝藏。

  是的,一座建筑能够创造自己的历史,不管它是否已经年迈但仍然充满着生命的活力,这正是因为它有文化,而有文化的建筑才是有生命和灵魂的。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