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30年无业者领到第一笔工资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27日14:18 新民晚报

  30年来没有工作的朱琼,日前领到第一笔工资。至今,浦东新区5个街道就业托底安置基地,共让101个像朱琼这样的“双困”人员生活有了着落,如今,他们不出小区就能够坐在宽敞舒适的房间里工作了,今后这种街道就业托底方式将覆盖整个浦东新区,预计4000名“双困”人员将从中获益。

  朱琼珍惜自己工作

  “我最大的愿望就是能有一份工作和比较固定的收入,能够照顾父母自食其力。”11岁患上肾炎的朱琼因药物反应留下后遗症,她始终无法实现自己的愿望。而家中父亲卧床、母亲患病,全家只能依靠退休金省吃俭用维持生计。一直想要自食其力的朱琼每次找工作都被拒之门外,她写信给“市长信箱”,说明自己的情况希望能得到帮助。信发出去后不久就有了回音,有关领导指示要“尽快想办法解决”她的工作问题。曾经心灰意冷的朱琼心里又燃起了希望,不久前她终于有了第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

  如今,朱琼踏进了建在家门口的“联邦上钢自力印刷品包装服务社”,开始学着糊药袋、灯泡盒等,朱琼深知这份工作来得不易,不管什么样的活她都做得认认真真。除了劳动所得外,政府还将为朱琼缴纳“五金”,每月有按照最低工资标准50%发放的补助金,加起来她每月的所得将不少于700元。

  周阿林带头吃苦头

  “这个带头人是带头吃苦头的人。”有人这样劝周阿林不要做就业托底安置基地的带头人。在他之前,曾经有两位当过带头人,一位不愿带头,一位不会带头。然而,失过业的党员周阿林,比谁都明白工作就是“双困”人员脱困之道。走马上任后,周阿林一心扑在了工作上。

  他所在的基地主要从事物品整理包装递送,每完成一件信件报酬是0.035分,却要6到7个工序才能完成,为了保证员工积极性,周阿林想得最多、吃苦最多,得到的却不是最多的。

  周阿林考虑到以后基地可能会接到难度越来越高的加工任务,逐渐加强了对员工的岗位培训。他以身作则的工作作风,无不影响着他身边的“双困”人员,“他会吃苦头,我们也要学他,最后大家都尝甜头!我们是上下齐心,同甘共苦。”

  就业托底基地全覆盖

  像周阿林和朱琼这样的人绝不在少数,正是有这样甘愿带头吃苦的人,有懂得珍惜工作“甜头”的人,就业托底安置工作至今开展顺利。目前,街道就业托底安置基地在浦东新区共有5家,总共安置101位“双困”人员,其中大病、重病特困人员43人。而这一就业托底模式也将向浦东新区其余19个街镇推行。到明年,浦东所有的街镇都将设立街道就业托底安置基地。

  目前,浦东新区共有“双困”(生活困难、就业困难)人员约4000人,明年,当所有街镇都设立街道就业托底安置基地后,50%的双困人员都将能自食其力。

  实习生孙玉本报记者鲁哲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