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高昂的教育成本为何得不到相应的回报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07日00:02 红网

  有位中山大学医学院的2006届硕士毕业生前去应聘广州一家颇具名气的医学单位。可是这家单位规定,无论本科生,还是硕士生、博士生,第一年的月薪都是1500元。这位硕士生觉得薪资待遇低得可怕,这样的用人成本也未免太低了。因为他认为,从本科到硕士至少学习8年以上。8年中,投入学习成本近10万!中山大学就业指导中心李主任表示“是十分合理的!”他认为,研究生读了这么多年书,毕竟有个成本问题,这个薪资要求并不为过,用人单位应该合理接受。(见2005年12月6日《信息时报》)

  现在是市场经济社会,高学历的人就业讲究成本的合理收回和收获成本所应该赚取的利润,这是无可厚非的。问题是成本的收回和获取应该的利润,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得由市场说了算。由于高等教育“大跃进”式的扩容,像硕士生、博士生,在大城市的劳动力市场,特别是在硕士生、博士生所向往行业的劳动力市场,可以说是饱和的,甚至是供大于求。在供大于求的条件下,商品的价格往往会偏离其价值,甚至这“偏离度”非常的大。劳动力这种特殊的“商品”我想大概也是如此吧。用人单位自然用最经济的成本聘用员工,这是没有办法的事,不能以我们的主观意志而决定。

  再说,成本的回收是不能一下子就能够完成的,得有个过程。做生意的人都知道,当年的投资企图当年收回是不可能的,特别是大型投资。收回投资,赚取利润,来个“立竿见影”是不现实的。作为花了上十万元的硕士生,要很快地收回“投资”,这心情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但是得尊重市场的规律和市场的现实。像广州这家医学单位就明确地告诉,如果三年后试用合格,成为正式工,那么薪水就可以大幅增长,把三年试用期所欠的全都补回来。所以,我们高学历的求职者要有一种“来日方长”的思想准备,有一种先在事业上干出点名堂来的敬业精神。过于计较成本的收回和利润的赚取对于就业是不太有利的。

  还有一个很不合理的现象,这就是成本由学生承担,“产品”也有学生自我推销。而制造“产品”也就是培养学生的学校一点都不负担成本收回的风险。我们知道,工厂生产的产品,既要承担成本,又要将生产出来的产品迅速地卖出去,将成本收回,并且获取利润。虽然学校培养学生与工厂生产产品有着本质的区别,但是在成本回收、“产品”销售上其道理应该是相同的。可是现在是学校不是为学生着想尽量地降低教育成本,而是为了自身利益一个劲地抬高教育成本。同时他们又不考虑培养的学生是否符合社会的需要,也就是学生毕业后能够及时地找到工作。打个不恰当的比方,现在一些学校好似一个不善经营的工厂,生产出来的产品不但成本高而且又不对市场的路。但是学校却比工厂“潇洒”,学校既不承担高额的成本,又不承担产品积压的损失,并且还从学生身上赚取丰厚的利润。这是没有道理的。既然学校对学生收取教育成本,那么学校就应该承担相应的“消化成本”的责任,向劳动力市场提供成本合理、人才合格的劳动者,而不是一切都由学生独自承担。

  现在学生处于非常弱势的地位,无论付出高昂的学习成本,还是努力地将自身价值用货币去体现,尽快地收回巨大的投资,都不能由学生说了算,都得由他人去决定,承担所谓市场造成的风险。这是有违公平、公正的原则的。我想,我们应该确实在教育和用人的制度、机制上去寻找原因,消除其弊端,让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劳动者人尽其才,并按照“按劳分配”的原则,体现他们应有的价值。

  (稿源:红网)

  (作者:匡生元)

  (编辑:潇湘行)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