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谢铁骊:从“战场”到“片场”(名人专访)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07日06:14 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谢铁骊:从“战场”到“片场”(名人专访)
谢铁骊近影。

  12月3日,于洋、于蓝、林默予、陶泽如等百余名电影人汇聚江苏南京,为老一代电影导演谢铁骊庆祝80寿辰及其从影55周年。在庆祝中国电影走过百年之际,走近这位艺术生涯跨越半个多世纪的老影人,我们看到的是新中国电影的历史记忆和老一辈艺术家对艺术的执著追求。在前不久结束的金鸡百花电影节上,谢铁骊和谢晋一起被授予“金鸡奖”终身成

就奖。

  “战地才子”跨入电影大门

  在硝烟弥漫的前线,宣传优待俘虏政策瓦解敌人,帮助医护人员输送伤员、掩埋烈士;战斗间歇部队休整时,编排文艺节目为战士们消除劳顿,鼓舞士气……从1940年到1950年,谢铁骊从淮海剧社的小战士成长为新四军文工团的团长,被战友们亲切地称作“战地才子”。

  如今,谢铁骊回忆起硝烟中的戏剧情缘依然兴奋不已:“当时创作时间紧,人员有限,我自己写剧本,自己导演,有时还上场演出。”“我一般晚上写剧本,把衣服袖口打紧,把腿放进水桶里,来防蚊虫叮咬。但是天气热起来时,衬衫就穿不住了。战友们不知从哪儿弄来一顶蚊帐,把蚊帐吊在大树的下面,我就钻进去写,打着煤油灯,脚泡在水桶里,结果惹来好多村子里的乡亲们围观!”

  10年戏剧创作和排演,给予了谢铁骊艺术上的丰厚积淀。他说:“戏剧和电影都是综合性艺术,都需要多层次的冲突。重要的是根据文学剧本所提示的规定情景来发掘冲突,并发掘人物思想情感的变化,根据人物性格推动冲突的发展,我认为这是导演艺术构思的核心部分。”

  新中国成立后,文化部电影局从部队抽调文艺骨干,充实电影队伍。1950年,谢铁骊穿着军装,带着胡琴、剧本手稿和行李,坐着火车从南京来到北京。当时他才25岁,之前仅看过一次电影,还是零碎的几分钟的默片。就这样,他跨入了电影的大门。

  片场“征战”留下影片30余部

  谢导拍了很多耐人寻味的影片,有《暴风骤雨》、《早春二月》、《海霞》、《今夜星光灿烂》、《知音》、《红楼梦》等30余部。曾和他合作过的老影人于洋说:“一个艺术家如果有5分艺术才能,就需有6分组织才能。老谢把部队里走群众路线这个好作风运用到了艺术创作上。”

  在他执导的作品中,6部8集的电影《红楼梦》最能看出一位导演对电影生产的组织能力。几百人组成的摄制组,八下江南,连续3年不停机,历时5年封镜。如果不是一位前线总指挥般的人物担纲导演,这部戏也许会半途夭折。“言教不如身教。每次出发拍外景戏,谢导都是第一个到车门旁边,等着大家。”曾多次担任谢铁骊执导影片副导演的老影人赵元说,“而且只要是谢导的戏,摄制组里就一定有个‘精神文明小组’。”

  导演和演员的沟通至关重要。特型演员王铁成回忆说,“《大河奔流》是我第一次演周恩来,之前我演话剧,对电影表演很不熟悉。有一天,谢导说给我拍一段片子,让我随便演,当天片子就送到北影厂冲洗,转天就拿给大家看。我看到了自己的表演,差点儿没出溜到椅子底下!看完后,谢导没说什么,让我去找张瑞芳谈谈。我这才找到了些电影表演的门道……”

  为了艺术“据理力争”

  “特立独行、宠辱不惊、才华横溢、勤奋终生”,这16个字是谢铁骊的老伙伴马德波对他的评价,也得到了同行们的称许。“服从组织,据理力争”则是谢铁骊对自己艺术人生的点评。

  “老谢是个好人,但不是‘老好人’,他原则性极强。”和谢导相熟的朋友都这么说。当年,《早春二月》曾被打成“大毒草”,之后的《知音》、《红楼梦》等都遭受过不公正的待遇,一度面临中途夭折。平日里说话舒缓、鲜与人争的谢铁骊,这时表露出不容分说的坚持。为了电影他据理力争,宁肯被批斗、被下放,也不肯违背自己的艺术追求而修改剧本、删节影片。正因如此,后人才得以看到一部如诗如画的《早春二月》。

  上世纪50年代初,他曾有机会去苏联进修导演专业。但他想了想,还是没有去。现在回想起来,他说:“搞电影,最重要的不是理论和技巧,重要的是对时代和环境的理解,是对脚下土地的理解。”正如赵元所说:“现在有的电影不错,但更多的作品让人看起来觉得‘冷’,冷眼旁观这个社会的感觉;过去的电影是‘热’的,充满爱和责任。”

  坐在客厅里老式弹簧沙发上读报,走进书房翻阅最新一期的《小说选刊》,戴着蓝色的老式干部帽来到附近菜市场采购蔬菜水果,不高的个子,步子缓慢,目光温和———这是一位退休老人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生活。当我们的目光掠过这样一位老人时,我们也许想不到在他的人生故事中,凝聚着电影人的峥嵘岁月和灿烂时光。

  谢铁骊小传

  谢铁骊,中国电影导演。1925年生,江苏淮阴人。1960年导演《暴风骤雨》。1963年导演影片《早春二月》。后又导演《千万不要忘记》、《知音》等。上世纪80年代末期,把《红楼梦》分六部搬上银幕,获第十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导演奖。

  《人民日报海外版》(2005年12月07日第二版)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