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徐光春在全省第三批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工作会议上强调 扎实开展第三批先进性教育活动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07日07:58 河南报业网-河南日报

  本报讯(记者宋华茹)12月6日,省委召开第三批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工作会议,学习贯彻中央第三批先进性教育活动工作会议精神,对全省第二批先进性教育活动进行总结,对第三批先进性教育活动进行动员部署。省委书记徐光春在会议上作重要讲话,强调要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第三批先进性教育活动工作会议精神,扎实开展第三批先进性教育活动,全面推进我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省委副书记王全书、李清林,省委常委、宣传部长孔玉芳,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李柏拴,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王明义,省委常委、组织部长叶冬松,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夏清成,省政协副主席郭国三出席会议。

  省委副书记陈全国主持会议。

  徐光春在讲话中充分肯定第二批先进性教育活动取得的成绩。徐光春指出,6月底以来,各地各单位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紧紧抓住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条主线,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五个更加注重”的要求,扎实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把握特点,突出重点,解决热点,突破难点,体现了落脚点,使广大党员受到了一次深刻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进一步提高,党的观念、党员意识进一步增强,思想作风、工作作风进一步改进;基层党组织自身建设进一步加强,党的工作覆盖面进一步扩大;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各项工作得到有力促进。他要求,各级党组织要发扬成绩,再接再厉,进一步巩固扩大第一、第二批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进一步健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长效机制,进一步开展党的先进性建设理论研讨,努力形成富有时代特色的实践成果、制度成果和理论成果,使先进性教育活动取得实效,成为群众满意工程。

  徐光春指出,参加第三批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党员,主要分布在农村基层、处于农业生产第一线。搞好第三批先进性教育活动,有利于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落实到农村基层,切实增强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有利于进一步巩固发展当前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局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利于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夯实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有利于巩固扩大第一、二批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确保整个先进性教育活动成为群众满意工程。各级党组织要把思想统一到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批示和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上来,统一到中央第三批先进性教育活动工作会议精神上来,以严肃认真的态度,求真务实的作风,开拓创新的精神,扎扎实实地搞好第三批先进性教育活动——

  一是思想要更加重视。我省是一个农业大省,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70%,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原崛起的重点和难点在农村。我们既要明确在农村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的重要意义和有利条件,也要看到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与前两批先进性教育活动相比,农村先进性教育活动有五个突出特点,即数量较多、从业分散、结构较为复杂、发展不够平衡、接触群众更直接。各级党组织要把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作为解决农村突出问题的好机遇,作为加快农村发展的好机遇,作为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好机遇,更要作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好机遇,认认真真安排,扎扎实实推进,实实在在受益。

  二是主题要更加突出。我们要认真贯彻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批示精神,把先进性教育活动放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局之中来谋划、来部署、来推进。要着眼于生产发展、生活宽裕,在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上有新举措;着眼于乡风文明、村容整洁,在建设和谐农村上有新气象;着眼于管理民主、激发活力,在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上有新进展;着眼于服务群众、发挥作用,在党员带头致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上有新提高。

  三是重点要更加明确。要把胡锦涛总书记指出的解决“党组织和党员队伍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解决影响改革、发展、稳定的主要问题,解决群众最关心的重点问题”,作为第三批先进性教育活动的重点,把问题找准,把问题弄清,并采取有效措施,把问题解决,进而使农村党组织和党员队伍有新面貌,党群干群关系有新加深,各项改革有新突破,经济发展有新举措,和谐稳定有新局面。

  四是安排要更加合理。开展农村先进性教育活动,要紧密结合“三农”工作实际,紧密结合农村党员队伍实际,紧密结合农村党员外出返乡的实际,统筹考虑,合理安排。制订方案要突出针对性、指导性、操作性;学习培训要突出灵活性,让农村广大党员有兴趣、听得懂,学得会、用得上,受教育、有收获;分析评议要突出针对性,听意见、深剖析、定措施;整改提高要突出实效性,注重实际,抓好整改,提高水平。

  五是载体要更加丰富。要进一步深化拓展近年来我省农村抓“双强”、促“双创”的成果,深入开展“四学双争双创”活动,即:学理论、学政策、学技能、学先进;争当政治上强、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能力强的“双强”党员,争当领导班子好、党员干部队伍好、工作机制好、小康建设业绩好、农民群众反映好的“五好”村党支部;创富民村、创和谐村。要丰富“四学”内容,推进“双强”工程,实现“双创”目标,把农村党员、干部的精力集中到创富民村、和谐村上来,把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引导到创富民村、和谐村上来,把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体现到带领群众创富民村、和谐村上来。

  六是组织要更加得力。第三批先进性教育活动事关整个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成效。各级党组织要从讲政治的高度,更加重视、切实抓紧、务必搞好,特别要注意克服急躁情绪、松劲情绪、厌战情绪,加强领导,精心组织,扎实开展好这批教育活动。省委要发挥指导作用,省辖市委要发挥领导作用,县(市、区)委要发挥组织作用,乡镇党委要发挥实施作用,村党支部要发挥落实作用,各级督导组要发挥督促作用。

  徐光春说,根据中央要求,各级纪检监察部门和党委组织部门、宣传部门、直属机关工委参加第三批先进性教育活动。这些单位在加强党的建设方面担负着重要职责,是各级先进性教育活动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既要组织好第三批先进性教育活动,抓好巩固扩大第一、二批教育活动成果工作,又要严格按照方案要求,把自身的先进性教育活动搞好,充分发挥表率作用。在教育活动中,要努力做到认识要更深一些,要求要更严一些,效果要更实一些,使党员干部的作风明显改进,机关工作效率和工作水平明显提高。

  徐光春强调,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要按照省委七届十次全会要求,切实增强机遇意识、发展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忧患意识,深入扎实地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推动我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

  一要推进现代农业建设。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任务。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要以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动力,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建设,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要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规划好农业科技的发展,加快农业产业化,促进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二要推进农村综合改革。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动力支撑。各级党组织要抓住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有利时机,下决心深化农村改革,推进体制创新,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增添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活力,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三要推进劳务经济发展。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现实途径。我们要借鉴固始县抓党建、带劳务、保先进、促发展的经验,在发展劳务经济上下功夫、做文章,把加强引导和制定政策结合起来,把自发外出与有组织输出结合起来,把提高就业技能与树立良好形象结合起来,把加强管理与强化服务结合起来,积极打造河南劳务品牌,树立河南外出务工人员的良好形象。

  四要推进农村公共事业。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要搞好规划,坚持以人为本,因地制宜;要加大投入,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实施农村公共事业投资多元化;要突出重点,加快发展农村文化、教育、卫生、公路、通信等各项事业;要强化管理,确保农村公共事业发挥最大的效益。

  五要推进和谐农村建设。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目标。要突出科学发展,突出社会稳定,突出村风建设。切实改善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保障农民群众安居乐业,在广大农村形成言行讲文明、衣食讲卫生、办事讲规矩、做人讲诚信、相处讲和谐的良好风气。

  六要推进农村党的建设。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保证。要以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切实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选配一个“双强”的好支书,建设一个“双强”的好班子,培养一支“双强”的好队伍,理出一个创“富民村、和谐村”的好思路,建立一套增强村党支部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的好制度,使村党组织真正成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

  省人大、省政协、省高级人民法院、省人民检察院党组负责同志,省委先进性教育活动领导小组成员,各省辖市有关负责同志,省纪委、省委组织部、省委宣传部、省直属机关工委先进性教育活动领导小组成员和办公室主任,省国资委、高校工委负责同志,省直有关单位负责同志,省委先进性教育活动第三批督导组组长在主会场参加会议。各省辖市、县(市、区)设分会场。

  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我省从2005年12月到2006年3月,在农村和部分党政机关开展第三批先进性教育活动。之后,用2-3个月的时间,做好巩固提高工作。②10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