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玉兰瑶》从“参演”走向“商演”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07日09:20 南方日报

  《玉兰瑶》从“参演”走向“商演”

  这一音舞诗画剧摘取省艺术节九大奖项后提升再创作将推向市场

  本报讯(记者/周智琛通讯员/唐开宏)东莞花了两个多月时间打造的音舞诗画剧《玉兰瑶》,摘取了省艺术节九大奖项。昨天,东莞为此召开的再创作会和表彰大会透露,《玉

兰瑶》经过提升再创作后将被推向市场。文化界有关人士认为,《玉兰瑶》从“参演”到“商演”这种转变难能可贵,意味着东莞正试图突破文艺创作只求获奖和获奖后马上悄无声息的“怪圈”,这对东莞今后的文化生产有特别的指引作用。

  【总结】

  用莞味打开市场

  舞台艺术具有自身的特殊规律,优秀作品的形成需要在整个创作生产过程中反复不断修改、加工和提高。一部舞台艺术作品的加工修改过程,就是作品不断经受观众检验,不断提高质量的过程。为此,昨天东莞市除了举行大会对全体演职人员进行表彰外,还耐人寻味地邀集专家召开《玉兰瑶》再创作会议,试图把该剧提升加工后再推向市场,现在各项工作已经紧锣密鼓地展开了。

  昨天上午9时,在东莞展览馆举行的再创作会上,东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江凌开门见山地说,《玉兰瑶》仅用这么短的时间就有这样好的成绩,非常不容易,东莞将在现有的基础上对该剧进行完善,既能让专家评审认可,又有商业演出价值,并在明年把《玉兰瑶》搬上玉兰大剧院的舞台上。

  江凌认为,该剧有3点可以修改和提升。一是东莞色彩味道更浓一些。东莞有160万本地户籍人口,这也是目前东莞文化消费的最主要力量,让东莞人认可了,票房大有可为。为此,这次会议专门请来民俗专家张铁文出主意。会议决定把东莞许多原生态的民俗、服饰甚至音乐语言加进剧中。二是《玉兰瑶》要有引人入胜的情节。在原有的唯美基础上找条线,牵引观众的观赏快感。三是艺术上更完美。聚集了国内几位音乐、舞美、灯光领域内的高手,加上有玉兰大剧院国际级的舞台设备支持,这一方面要做到极致。

  会上,各位专家围绕这3个方面各抒己见,并形成共识。据透露,经过1个月的调整后,《玉兰瑶》将代替春节晚会于2006年1月25日呈现在市民面前。此后,再经过深加工,《玉兰瑶》将于明年五六月份正式推向市场。

  【收获】

  创下多个“东莞第一”

  神秘、轻盈、灵动的音乐渐起;特效光隐射舞台中央区,光影下有群东莞先人,摆着不同的造型立于舞台上,用劳作的工作形态,图腾般雕刻着这片神秘的土地,舞蹈造型参差不齐,动作简单的重复,在重复中凝重起来……这就是东莞文化部门原创的《玉兰瑶》,在不久前举行的第九届广东省艺术节上,它征服了国家级专家评委和观众,摘取了九个奖项:艺术节剧目二等奖;《玉兰瑶》主题歌音乐一等奖;音乐和人物造型二等奖;编剧、导演、舞台设计、集体表演、歌手演唱三等奖。创下了多个“东莞第一”:第一次在广东省艺术节获得多项大奖;第一次启用东莞文学艺术创作和奖励专项资金开展艺术节目编创工作;第一次创作整台富于东莞本土民俗风情和岭南文化底蕴的大型文艺节目;第一次将东莞流传数百年的木鱼歌搬上省艺术节的舞台;第一次让“原生态”民间艺人与歌舞团专业演员同台演出;东莞的民间艺人第一次从广东省艺术节上捧回了表演奖。

  【解密】

  取材东莞民风民俗民情

  作为展示“风土人情”的歌舞,《玉兰瑶》最重要的文化指向,是具有浓郁的“地域文化特色”。一方面,它注重体现广东地区表层的地貌和地物的文化,如“盛开的白玉兰”、“碧波荡漾的蕉叶林”、“意味隽永的客家小屋”、“奇丽多姿的海底生物”——这一切均入得歌去,出得舞来。另一方面,它更注重体现这一地域中劳动着、栖息着、欢乐着、痛苦着、眷恋着、进取着的人的文化。地域文化的特色最主要的应该是人的独特习俗、独特礼节、独特生活方式、独特审美尺度乃至独特人生追求。从这一角度看,《玉兰瑶》在“泼水”、“打阁”、“打蚝捉蟹”等一系列节目中巧借“风土”而凸显“人情”,使得地域文化特色得以浓重呈现。通过艺术本身的认识作用客观反映风光、风物及风情,使现代化了的民俗歌舞能牢牢抓住观众的眼球。

  该剧以舞蹈为主,集合优秀的编导,整合省市的艺术资源,由中国歌舞团东莞分团创作演出,是东莞分团成立3年来继《南国之夜》、《南国恋歌》和《共享文化阳光》3台歌舞节目之后,倾力打造的第4台舞台艺术节目。

  该剧在借鉴流行歌舞这一艺术形式的同时,巧妙地融会了独特的广东音乐元素和岭南特别是东莞传统民俗民风丰厚的民间文化积淀,把音乐、舞蹈、民俗表演等多种艺术手段融为一体;音乐舞蹈以东莞的自然风景、民俗风情、人物故事为背景,以景抒情、情寄于景、情景交融,时而悠扬动听,时而明亮轻快,时而激昂亢奋,让人置身其中,如醉如痴、如诗如画、如歌如泣,这是《玉兰瑶》的独具魅力之处。

  有关专家认为,音舞诗画《玉兰瑶》,既不因循传统,也不忤逆传统,大量使用晚会歌舞技法,又不硬搬歌舞晚会套路,拥有与众不同的艺术样式;音乐、服饰、舞美采用时尚元素,使整个作品在流畅的舞台呈现中散发出迷人的风采。《玉兰瑶》不仅是一台代表东莞参演广东省艺术节的歌舞节目,它更是一台今后可以继续完善的舞台艺术作品,可以继续为东莞观众、广东观众和更多中外观众演出。

  图:

  音舞诗画剧《玉兰瑶》剧照。大图:《打蚝歌》。下左图:《甜了》。下右图:《泼水鸳鸯》。张锦洪唐开宏摄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