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郑军:也谈付彪那悲哀的死亡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07日16:17 人民网

  之所以给文章取这么个题目,是因为人民网科技频道上刚刚发表了一篇文章,名叫《傅彪隆重之死与科学界泰斗寂寞离世》,将演员傅彪的去世与物理学家黄昆的去世并列起来,为科学家的默默无闻鸣不平。黄昆死于七月六日。当时这个频道就已经组织了文章,将黄昆的死与几乎同时的古月的死并列。既哀悼死者,又为公众忽视杰出科学家的贡献而不平。当时似乎没有引起多大关注。这次算是再接再厉吧。

  组织这篇文章的编辑恰好是我的朋友,看到她们的文章,我这也算是有感而发吧。我想告诉她的就是,傅彪的死,哪里有什么隆重可言啊!

  我平时看国内影视作品极少,第一次认识傅彪,就是他在《大腕》里演那位在泰勒模型上扮哭相的广告演员。没想到傅彪“一演成谶”,自己竟然成了现实版《大腕》。今天(九月三日),当我走进天津一家大书店时,已经看到“傅彪影视纪念专辑”在售卖!如果全国各地的书商和音像制品商,正规出版社和盗版的都算上,其中有几百号人准备靠傅彪的死抢发一笔小财,我绝不会惊讶。纵有万众曙目,但人们哪里是为了“隆重”纪念而去报导他的死,完全是在榨取他的“市场残值”。黄家驹的市场残值不是一直被榨取到今天吗?

  死亡不仅悲哀,而且孤独,它人生中最无可替代的难题。而傅彪死前,恐怕最最彻底地体验到了那份孤独了吧:当他一个人顽强地追索生命,抗拒死亡时,门外守着一群“娱记”,等着抢他的死讯。他们盘算着这条死讯如果及时发出,和自己的工资、奖金甚至升迁有怎样的关系。如果比别的媒体晚了一步,又会挨老板怎样的训斥。他们盘算着如果傅彪多拖几天,这趟采访的差旅费怎么报销?用《大腕》里葛优的话就是:到这份上,他不死也得死了!别人不能体验娱记们的心情,参演过《大腕》的傅彪再清楚不过了。唯一值得庆幸的是,据说傅彪死前一直昏迷,可以免于体验此种极端的人情冷漠。

  对“娱记”们来说,名人们如果一定要死的话,最好是象傅彪这样,给他们预留出抢新闻、作版面,甚至搞到“软广告”的时间。别象高秀敏那样突然辞世,搞得本地媒体吃肉,外地媒体喝不着汤。

  在全国人民面前隆重的死去,我确实见过那样的人,那就是1980年去世的宋庆龄。当年我才十一岁,面对一天一次关于国家主席病情的政府公告,我就已经猜测道宋庆龄处在弥留状态了。想到从历史课本上读过的知识,对她充满了崇敬。当时的成年人们肯定比我对她的敬仰更浓厚。全国人民带着对“国母”的追忆,慢慢等待她的死讯。而傅彪的死只是一个娱乐版的新闻,是人们街谈巷议的对象。笔者这几天随处听得到关于他的坊间议论,大家言语间又何曾有半点尊重。

  甚至这个蜂拥去直播死亡的媒体活动本身,又哪里有对死者的半点尊重。傅彪早就知道自己不久于世,难道是他请大家来宣传自己的死吗?谁不愿意在自己家人陪伴下平静地离开人世?傅彪的家人走出病房,看到一排排摄影机,录音笔围上来时,他们又会用怎样的目光去看那批娱记?傅彪死时根本无力阻止别人榨取他身上的市场残值,这样的死除了“悲哀”两字,已经无法挑到再合适的词汇了。

  与这样可悲的死亡相比,物理学大量黄昆那和绝大多数正常人一样的平静辞世,难道不是一种幸福吗?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